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34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432篇
基础理论   146篇
污染及防治   205篇
评价与监测   49篇
社会与环境   42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a suitable method to stain the nuclei of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with a flow cytometer equipped with a 488-nm laser to detect the DNA. Exponentially growing cells were fixed using a 70% ethanol, a 1% glutaraldehyde and a 1% formaldehyde solution, respectively. The samples were treated with RNase A and were then stained with propidium iodide. Samples not treated with RNase A were stained with SYBR-green I. All these samples were observed under a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nd the content of the nuclear DNA was quantitated by flow cytometry. Specific fluoresce spots indicate that fluorescence was detected only in the nuclei of cells stained with SYBR-green I and non-RNase A treated, using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The result of flow cytometry showed that the DNA histogram of cells stained with SYBR-green I had distinct G1 and G2/M peaks, with a fit degree (RCS) of about 3, and a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 of around 8.6%. However, the DNA histograms of cells stained with propidium iodide had a higher CV value, a poor fit degree, and no obvious G1 and G2/M peak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YBR Green I is an adequate detection method for nuclear DNA quantitation in cells of P. tricornutum using a flow cytometer equipped with a 488-nm laser, and without RNase A treatment. © 2018 Science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992.
有机磷酸酯作为溴代阻燃剂的替代物,在各种环境介质及生物体中不断被检出,因其可能具有生殖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和致癌性等效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太湖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两种典型有机磷酸酯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CIPP)和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开展人体健康水质基准研究.基于太湖流域的人群暴露参数和生物累积系数,推导出太湖流域TCIPP和TCEP的非致癌效应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值分别55.62 μg·L-1和35.43 μg·L-1,TCEP的致癌效应人体健康水质基准值为1.266 μg·L-1.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TCIPP和TCEP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但TCEP存在致癌健康风险,值得关注.本研究可为我国有机磷酸酯的环境风险管理及相关水质标准修订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3.
采用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磺胺二甲氧嘧啶(SDM),4 d后SDM的去除率达74%,降解速率达3.24 mg·L-1·d-1.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降解SDM后的菌株与对照组菌株进行测序,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能显著富集到与降解相关的“氧化还原酶活性”途径,及与应激反应有关的“ABC转运体”路径.通过对高表达高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分析,得到了耐受和降解SDM的功能基因.水通道蛋白、ABC转运蛋白及甲基转运酶基因等在黄孢原毛平革菌对环境的耐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乙醇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和糖苷水解酶等在黄孢原毛平革菌对SDM的降解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从转录组水平分析了SDM的降解机制,为黄孢原毛平革菌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94.
MCM - 41中孔分子筛对铜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MCM-41中孔分子筛(简称MCM-41)为吸附剂,对含Cu^2+的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CM-41对Cu^2+的吸附量较大,约为283.0mg/g;Cu^2+的去除率随吸附液pH的增大和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加;MCM-41对Cu^2+的吸附性能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的特征;Cu^2+的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995.
海平面上升对珠江口水位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兰  陈晓宏  张强  彭涛 《生态环境》2010,19(2):390-393
珠江三角洲水位变化存在着大量不确定性、不精确性,这些特性既具有模糊特征,也具有灰色特征。在分析珠江三角洲灯笼山站年平均水位的变化特征和闸坡站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利用灰关联法分析代表站灯笼山站年平均水位与流量、海平面、潮差等8个因素的关系,年平均水位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灰关联度均大于0.7,说明各因子对年平均水位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海平面变化与年平均水位的灰关联度为0.736,说明海平面变化是年平均水位的重要影响因素。选取灰关联度较大的(马+三)流量、闸坡站海平面、灯笼山站的年最高水位、年最低水位、年平均低潮、年平均潮差这6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为径流潮汐作用,第二主成分的代表因素为海平面上升,第三主成分的代表因素为年最高水位;其中海平面上升为代表的第二主成分对年平均水位的贡献率为20.1%。因此,海平面上升对灯笼山站年平均水位的影响虽然弱于径流潮汐作用,但其影响也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996.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日后的临床操作水平.教师通过结合临床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课前复习导入新课,列表比较鉴别,案例教学,肢体语言教学,课后总结,综合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参5.  相似文献   
997.
水库疏浚底泥农用对芥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浚底泥重金属污染是限制底泥农用的主要因素。采用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底泥与土壤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对芥菜生物量、重金属、硝酸盐、维生素C(Vc)、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m(底泥):m(土壤)=2:1时,施加20mg·kg-1的碳酸钙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影响,以及对芥菜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水库底泥可以显著促进芥菜的生长,随着底泥加入比例的增加,芥菜地上部生物量表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以m(底泥):m(土壤)=2:1芥菜地上部生物量最高,是对照的1.71倍。底泥处理均能显著地增加芥菜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其中以全底泥处理芥菜地上部鲜质量Zn、Cd质量分数最高,分别是53.3、0.595mg·kg-1,是食品卫生标准的2.67、2.98倍。施用底泥可以提高芥菜地上部Vc、降低其硝酸盐含量。在m(底泥):m(土壤)=2:1的土壤上,施入20mg·kg-1的碳酸钙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重金属质量分数,有效态Cu、Zn、Pb、Cd质量分数分别下降到对照的58.7%、75.4%、59.8%、44.0%,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芥菜对重金属的吸收积累,施加碳酸钙处理后,芥菜地上部Cu、Zn、Pb、Cd分别下降66.1%、83.2%、70.5%、53.1%。施加碳酸钙处理不仅可以促进芥菜生长还可以提高芥菜品质,与对照相比施加20mg·kg-1的碳酸钙处理后,芥菜生物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Vc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3.2%、6.0%、27.5%,而地上部硝酸盐质量分数降低了24.4%。  相似文献   
998.
金城山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2×2列联表的χ2检验、Ochiai关联度指数、Pearson 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研究了南充金城山植被24个优势种群共276个种对的种间关联(或相关).结果表明: 1) χ2检验有15个种对呈正相关, 3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5.0,其余258种对联结程度不显著; 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23个种对正相关, 1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23.0,其余252种对联结程度不显著;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24个种对呈正相关, 5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4.8,其余247种对联结程度不显著; 2)χ2检验只能反映出种对间联结性显著与否,经χ2检验不显著的种对并不意味着其间没有联结性,故只有与Ochiai关联度指数结合,结论才比较合理; 3)与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相比, 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4) 按照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24个优势种可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同一生态种组内,各种间具有较强的正联结,表明其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要求相似,而不同组间联结较为松散,主要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所致.桤木、千筋树、插田泡、乌蔹莓和小叶菝葜等呈独立分布.图4表4参19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在铬污染区土壤中的叶菜类吸铬量是果菜类2~3倍,以及硅酸盐或腐植酸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的最佳施用量研究较少的问题,为保障蔬菜的品质安全,文章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硅酸盐、腐殖酸不同用量对Cr污染土壤中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生理指标和吸铬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低质量分数的硅酸盐(1.0 g·kg-1)效果最佳,既能提高受Cr污染小白菜的生物量、叶绿素相对含量,又能减轻Cr毒害对抗氧化酶系统中SOD酶活性的抑制,缓解小白菜受到的过氧化胁迫,有效降低小白菜吸铬量;高质量分数硅酸盐(2.0 g·kg-1)对生长产生抑制.腐殖酸在设计的3个质量分数水平上均不能有效降低小白菜吸铬量,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据调查鉴定,流经广西河池地区的红水河、龙江和四堡河的鱼类资源有156种,分隶7目19科97属。其中有91种为本区第一次记录,有土著鱼类153种,并发现金线鲃属鱼类有4个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