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汨罗市作为我国循环经济重要领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历史悠久,已初步建立社会化的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加工利用系统和废弃物资无害化处置系统,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面向“十一五”的新时期,汨罗市必须针对再生资源产业存在的“两散一低”问题,立足科技创新,完善技术开发体系、创新网络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管理服务体系,依托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园以产业集群的理念谋划再生资源产业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02.
将采用沙壤土培育的苦草幼苗(Vallisneria natans)放置于60-170 cm的水深范围内,每10 cm一个处理,使用光照计测定不同水深的光照强度并用 Skalar 水质流动分析仪测定试验水体的理化指标,观测苦草在不同的水深梯度下形态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以研究水深梯度对沉水植物的个体生长发育及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30 d后,在60-130 cm的水深范围内,苦草株高随水深的增加而增高,在130-170 cm的水深范围内,随水深增加而降低,130 cm处苦草的平均高度最大,达67.9 cm;试验60 d,苦草的叶片长度、宽度、面积都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小,且在150-170 cm水深范围内叶片长度明显变小,苦草的生长速率随水深的增加显著下降;(2)不同试验组苦草的叶片长度、宽度、面积以及生长速率与水深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而叶绿素含量与水深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叶片面积在140-150 cm水深范围内减小最明显,且在140-160 cm水深范围内苦草各叶绿素指标较高,尤其是chl a+b在水深160 cm处高达1.876 mg·g^-1;(3)苦草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光强降低)而升高,其变化幅度为0.369-1.876 mg·g^-1,其中叶片叶绿素a随着水深的增加呈波动递增的趋势,且在水深80 cm处较低(0.268 mg·g^-1),而叶绿素b在60-170 cm水深范围内总体较平稳,在水深160 cm处达到最高(0.505 mg·g^-1),chl a/b变化幅度较小,仅在2.49-2.84 mg·g^-1之间;(4)试验60 d后,各试验组总生物量的较大值主要集中在100-140 cm水深范围内,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平均占全株生物量的89.5%,地下部分生物量只占10.5%,生物量的分配随水深梯度变化不明显。说明水深梯度的变化对苦草的叶片生长及叶绿素含量有影响,但对生物量的分配作用不明显。研究表明在100-140 cm的水深范围内?  相似文献   
303.
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质指标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太湖浮游植物群落指标与水质指标间的关系,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太湖7个点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指标(水温、透明度、pH、溶解氧、电导率、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氟化物、生化需氧量、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溶解性磷酸盐和叶绿素a)进行月度调查,研究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湖泊水质的时空分布;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浮游植物密度、浮游植物多样性与水质指标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指标。结果表明:太湖7个点位共获得124种浮游植物物种,其中蓝藻门(Cyanophyta)30种、绿藻门(Bacillariophyta)47种、硅藻门(Chlorophyta)34种、隐藻门(Cryptophyta)3种、裸藻门(Euglenophyta)6种和甲藻门(Dinoflagellate)4种;其中蓝藻门的微囊藻属(Microcystis spp.)为绝对优势种群,优势度为80.8%;太湖浮游植物总密度与蓝藻门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1.000,P<0.0001);绿藻门和硅藻门占浮游植物总密度百分比分别和蓝藻门占浮游植物总密度百分比呈极显著负相关(r=-0.497,P<0.0001;r=-0.814,P<0.0001)。太湖7个点位水质首要污染物为总氮,其次是总磷和化学需氧量;西太湖污染物浓度最高。从空间上看,太湖浮游植物总密度最高值出现在贡湖湾(远离其入湖口处),且贡湖湾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相对低于太湖其他点位,同时贡湖湾微囊藻属密度百分比达90.1%,远高于太湖其他点位;从时间上看,太湖浮游植物总密度最高值出现在12月份、其次是6月份;通过浮游植物群落指标与水质指标相关性分析,水温、透明度、总氮、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是影响太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质指标。控制太湖入湖口水质污染物浓度排放和修?  相似文献   
304.
通过喷淋吸收和旋流强化吸收的"联合效应"、重力场和旋流力场的"联合力场"作用原理,研制了脱硫除尘喷淋泡沫柱。分析了喷淋泡沫柱脱硫除尘过程及原理,考察了烟气SO2浓度、吸收液pH值及烟气在柱体中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O2浓度为866.1 mg/m3、粉尘浓度为1 077.2 mg/m3烟气经喷淋泡沫柱处理后,其脱硫、除尘效率分别达到90.9%和97.3%。  相似文献   
305.
基于雷电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加油站防雷预案执行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应急预案无准确执行依据的问题。方案引入近几年成熟的电场监测和雷电定位技术,对加油站周边地区的电场和雷击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基于监测数据和加油站业务特点建立数学模型,结合先进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在雷电发生前获得高精度的短时雷电预警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加油站防雷预案执行方案,最后对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6.
光志 《劳动保护》1992,(8):36-36
电业工人在维修供电线路和安装电气设备时,佩戴电报警安全帽进入作业区,对保证人身安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这种安全帽(见本刊第5期插页广告)能根据作业者与带电设备的距离,发出不同强弱和快慢的声响,提醒操作者保持安全距离。为了正确使用电报警安全帽,本文拟谈几点有关事项。 一、电报警安全帽分A、B、C三种型号。A型主要供厂矿、农电、铁路水电段、油田、冶金、化工、建筑等作业工人检修220伏至35千伏线路使用,也可用作检测各种用电器具是否带电、漏电。B型主要供电力系统工人检修35千伏以上高压供电线路使用。C型只供铁路系统供电段、…  相似文献   
307.
为增强劳动仲裁的公信力,使劳动争议当事人对案件能否胜诉作出比较理性的判断,减少不服仲裁起诉到法院的案件比例和与案件处理有关的涉劳信访量,维护和保障社会稳定,使劳动仲裁工作取得“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实效,笔者认为当前有必要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中的释明问题作深入研讨。本文试就如何正确行使释明权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08.
过去曾有许多报道论述白鲑鲺能损伤若干鱼类的皮肤,这种危害在多数情况下主要是由于鲺的摄食活动所致。曾有人指出这样的损伤是鲺在摄食时由口前部的唇片组成的口针,刺(?)鱼的皮肤,同时分沁毒素所造成的。本研究是对白鲑鲺口器中是否存在毒素问题的探讨,并将结果在许多鱼体上检验其毒效. 实验用的白鲑鲺(Argulus coregoni)长6~10毫米。实验鱼为虹鳟鱼(salmo gairdneri和  相似文献   
309.
以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对河南县泽曲河4个监测断面2008年至2013年的监测数据位基础,根据模糊学的原理,建立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质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该方法不仅计算简便而且充分体现了其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也体现了各个评价因子对水质的综合影响,评价结果对摸清泽曲河水质环境状况和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10.
通过对商丘市毛堌堆镇若干村落地表灰尘磁化率进行测试,对比自然村落和集聚村落地表灰尘磁化率、集聚村落与城市地表灰尘磁化率,以及探究集聚村落内部地表灰尘磁化率差异,定量研究农村村落的地表灰尘磁化率特征。结果表明:灰尘磁化率(Xlf)变幅为50.12×10~(-8)~266.97×10~(-8) m~3/kg,平均值为115.51×10~(-8) m~3/kg;频率磁化率(Xfd%)变幅为0.93%~5.97%,平均值为2.73%;磁化率与频率磁化率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地表灰尘磁化率升高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集聚村落地表灰尘磁化率大于自然村落但小于城市;集聚村落中心地表灰尘磁化率大于外围;灰尘磁化率值与村落规模呈正相关。农村地表灰尘磁化率可以揭示各农村村落地表灰尘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