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21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燃煤电厂烟气排放“协同控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燃煤电厂烟气排放"协同控制"技术,以及国内目前实施的主要方案,探讨分析了烟气"协同控制"技术各个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物质和文化保障,安全生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转型升级期,从速度看,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动力看,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93.
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和氮沉降对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规律.采用原位试验的方法,选择不同地下水位梯度〔低水位(-75 cm)、中水位(-69 cm)、高水位(-39 cm)〕和氮添加〔缺氮处理(430 g/m2)、空白对照(0 g/m2)、低氮(4.32 g/m2)、中氮(8.64 g/m2)、高氮(17.28 g/m2)〕(其中缺氮处理添加量以碳元素含量计,其余处理以氮元素含量计),研究升金湖消落带湿地物种丰富度、陌上菅(Carex thunbergii)地上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学指标对地下水位和氮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①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地下水位主要影响物种丰富度、陌上菅地上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学指标;氮添加主要影响土壤养分含量和陌上菅比根长、根比表面积及根组织密度;地下水位和氮添加的交互作用对陌上菅比根长和根平均直径影响显著(P < 0.05);相对而言,水位对陌上菅的影响大于氮添加.②地下水位对陌上菅地上生物量和根系形态学指标有显著影响.地下水位升高会降低陌上菅地上生物量、根系比根长和根组织密度,同时增加其根平均直径和根比表面积,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 < 0.05).在空白对照处理下,相比于低水位,高水位下陌上菅地上生物量、比根长和根组织密度分别降低了97.6%、46.1%、86.1%,根平均直径和根比表面积分别增加了326.1%、198.5%.③氮添加主要影响陌上菅根系形态学指标.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陌上菅比根长和根比表面积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根组织密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高水位条件下,相比于空白对照,低氮处理下陌上菅比根长和根比表面积分别减少了36.1%、41.8%,陌上菅根组织密度增加了182.4%,且差异显著(P < 0.05).研究显示,地下水位升高与氮添加对陌上菅地上生物量和陌上菅比根长的影响呈相互抵消的态势,这体现了土壤水分增加对陌上菅生长的胁迫作用;水位升高和氮添加对根比表面积和根组织密度的影响表现为协同效应,揭示了在水位胁迫条件下陌上菅对养分获取策略的变化.   相似文献   
94.
UBF-物理化学组合工艺处理Zn5-ASA医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滤-UBF厌氧-絮凝沉淀工艺处理高浓度Zn5-ASA医药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OD为8000-10000mg/L,色度7000-9000倍的Zn5-ASA废水,加石灰乳和H2SO4预调,经砂滤柱过滤后,COD会去除20%左右;再进以聚丙烯环为填料的厌氧UBF反应器,HRT为10.57h,COD去除率达83%-89%;出水再经化学絮凝沉淀后,无色透明,COD浓度远小于1000mg/L,符合GB8978-96三级排放标准要求,且色度小于10倍。  相似文献   
95.
乌鲁木齐市PM_(2.5)和PM_(2.5~10)中碳组分季节性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1月至12月在乌鲁木齐市区用膜采样法采集了大气PM_(2.5)和PM_(2.5~10)样品,并利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通过OC与EC的粒径分布特征、比值和相关性的分析,初步分析了乌鲁木齐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碳质气溶胶污染特征,并用OC/EC比值法估算了二次有机碳(SOC)的浓度.结果表明,PM_(2.5)和PM_(2.5~10)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2.8μg/m~3和64.7μg/m~3.PM_(2.5)中OC和EC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3.85μg/m~3和2.38μg/m~3,PM_(2.5~10)中OC和EC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2.63μg/m~3和0.57μg/m~3.OC和EC四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季浓度最高.碳组分主要集中于PM_(2.5)中,OC/EC比值范围为3.62~11.21.夏季和秋季的PM_(2.5)和PM_(2.5~10)中OC和EC的相关性较好(R20.65).估算得出的PM_(2.5)和PM_(2.5~10)中SOC的估算浓度为2.31~11.98μg/m~3和0.38~1.49μg/m~3.  相似文献   
96.
活性污泥法产生的剩余污泥处理困难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本研究通过外加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菌剂丰富污泥中微生物种群,延长微生物种群食物链,达到降低污泥产率的目的。实验主要研究了菌液投加量、操作温度等参数对活性污泥工艺中的污泥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操作条件为:菌液与污水比例为0.005%;最佳温度是30℃;停留时间根据工艺过程在6~18 h范围内选择。通过污泥增殖实验和内源代谢实验确定了微生物生长动力学参数:外加EM菌组污泥衰减系数为0.005 4,真实生长比率为0.356 8;未加EM菌的空白对照组衰减系数为0.004 7,真实生长比率为0.426 6,结果表明外加EM菌可增大污泥系统的内源代谢速率,有效降低污泥产率。  相似文献   
97.
新疆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发展程度高,危害严重.目前,新疆的荒漠化面积为104.4×10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5.25%.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影响下,新疆的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威胁到绿洲生态环境.近几十年来,新疆过度开垦和人口增长过快已经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加剧了水资源的耗用和土地荒漠化的进程.因此,防治荒漠化,是实现荒漠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简要论述新疆日趋严重的荒漠化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和见解.  相似文献   
98.
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复合床(UBF)、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3种厌氧工艺处理金霉素废水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了反应器的结构特点,从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和传质过程、工程投资等方面分析了3种厌氧工艺对金霉素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IC反应器在容积负荷(Nv)为5.5 kg/(m3·d)(以CODCr计)时, CODCr去除率平均值为84.36%;UBF反应器在容积负荷为3.5 kg/(m3·d)时,CODCr去除率平均值为75.04%;UASB反应器在容积负荷为3.0 kg/(m3·d)时,CODCr去除率平均值为71.43%.IC反应器与UASB和UBF反应器相比,在容积负荷,CODCr去除率和工程投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是处理金霉素废水可取的厌氧工艺.   相似文献   
99.
新疆奎屯河流域地下水砷富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0.
为了优化沉淀-微滤组合除碘工艺,开发预除氧-沉淀-柱式膜分离组合工艺处理模拟含碘放射性废水,考察了小试实验的除碘效果、出水水质及连续出水、间歇出水模式的柱式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使用Na_2SO_3作除氧剂、Cu~(2+)作催化剂对原水进行预除氧,投加量分别为150 mg·L~(-1)和1 mg·L~(-1);沉淀剂CuCl投加量为100 mg·L~(-1)。实验装置连续运行216 h,累积处理水量为2 160 L,运行稳定后,I-平均去除率为93.9%,出水水质较稳定,出水Cu2+须进行后续处理。产生污泥的体积较小,浓缩倍数为8 640。间歇出水模式有利于减缓膜污染,柱式膜的最终膜比通量降至初始膜比通量的47%。与沉淀-微滤工艺相比,预除氧-沉淀-柱式膜分离组合工艺装置简单,运行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