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44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探讨纤维过滤材料的吸声效果,扩展吸声材料的选择范围,并为噪声粉尘一体化控制提供指导,通过实验分析不同等级一般通风用纤维层滤料的过滤性能和吸声性能,研究叠加方式及空腔设置等对滤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滤料的过滤效率越高吸声性能越好;单层滤料吸声效果较差,通过多层叠加,可显著提升吸声效果,达到吸声材料水平;不同等级滤料组合叠加,按过滤效率降序排列整体吸声性能更好。滤料作为吸声材料应用时,在其后侧设置空腔可明显增强吸声效果;兼顾过滤和降噪时,考虑粗效对中效滤料的保护作用,可在粗效加中效滤料后再附加粗效滤料,达到在不显著增加阻力的同时改善吸声性能的目标。  相似文献   
92.
松毛虫遗传多样性研究中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松毛虫为材料,对T4 DNA连接酶不同用量、预扩增中的Mg~(2+)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以及选择性扩增巾的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Mg2~(2+) 浓度、dNTP浓度、引物浓度和Taq酶浓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建立了适合松毛虫的AFLP反应体系.用优化的AFLP反应体系,以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马尾松毛虫为材料筛选引物,从81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图9参17  相似文献   
93.
以南亚热带常见的先锋乡土树种藜蒴(Castanopsis fissa)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萌发试验,分析了种子质量、凋落物覆盖和掩埋对种子萌发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藜蒴种子能否成功萌发并形成幼苗的决定性因素是种子的掩埋深度.掩埋显著抑制了藜蒴种子萌发及形成幼苗的过程,随掩埋深度的增大,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掩埋对幼苗的存活和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提高幼苗根部生物量的分配.深度掩埋时,质量大的种子在幼苗形成过程中具明显优势;而置于土壤表层或浅埋的种子成苗率与种子质量的相关性较低.大质量种子形成的幼苗更易于存活,在生物量的积累方面也表现H{一定的优势.凋落物覆盖未抑制幼苗的出土,且对幼苗的存活和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可提高幼苗的相对生长率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另外,凋落物的覆盖明显提高了幼苗生物量在其冠部的分配.因而,若利用直接播撒藜蒴种子的方式改造南亚热带退化草坡.理论上应尽可能选用大质量的种子直接播种于地表,并覆以原有的地表凋落物,以促进藜蒴幼苗成功建立.  相似文献   
94.
土壤中异味污染物的风险管控已成为我国农药化工等行业污染地块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为筛查土壤优先控制异味污染物,研究基于土壤中挥发性异味污染物的迁移、暴露过程和危害效应的系统量化与分析,建立了污染地块异味污染物优先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综合评价权重,分析了异味污染物优先度的影响因素,并选取3个农药类案例地块进行验证性评价。结果表明,构成地块异味污染物优先度排序指标体系第二层次的4个准则中,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为:危害性、迁移性、防护性与暴露性;第三层次15个要素主客观综合权重范围为0.033 6~0.149 6,其中嗅阈值权重最高。案例地块异味污染物基于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的优先度评价等级与基于实测数据通过异味活度值和健康风险影响评价的等级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异味污染地块优先控制异味污染物的筛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乐果是常规饮用水处理技术难以去除的一种典型有机磷农药。为了能够控制并去除饮用水中的农药残留,达到进一步净化水质的目的,建立了降解动力学模型,采用模拟降解饮用水中乐果的方法,对比了乐果在紫外(UV)、氯(Cl2)、紫外/氯(UV/Cl2)、真空紫外/紫外(VUV/UV)和真空紫外/紫外/氯(VUV/UV/Cl2)5种工艺下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乐果初始浓度、Cl2投加量、溶液p H、水中共存天然有机物(NOM)和无机阴离子(N O_3~-、Cl-、HCO_3~-、SO_4~(2-))对VUV/UV/Cl2工艺降解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VUV/UV/Cl2对乐果的降解效率最高,乐果的去除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适当增加Cl2投加量,可提高乐果的降解效率;提高p H有利于乐果的降解;NOM对乐果的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中共存无机阴离子NO_3~-、Cl-和HCO_3~-可以捕获反应体系中的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HO·),对乐果的降解起到抑制作用,而SO_4~(2-)因其捕获HO·的速率很低,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6.
某气田采出水外排压力大,污水拉运成本高,通过研究须家河组分别与蓬莱镇组、沙溪庙组流体与流体、流体与储层之间是否配伍来论证须家河组采出水在蓬莱镇组和沙溪庙组就近回注的可行性。开展了须家河组与蓬莱镇组、沙溪庙组采出水混合水样的浊度、结垢趋势预测,以及须家河组采出水对蓬莱镇组和沙溪庙组的储层伤害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须家河组与沙溪庙组混合水样配伍性较好,虽然两种混合水样在地层条件下均会产生CaCO_3和BaSO_4垢样,但须家河组与沙溪庙组混合水样产生垢量低于和蓬莱镇组混合水样产生垢量,须家河组采出水注入沙溪庙组岩心渗透率损失率39.68%,低于蓬莱镇组岩心渗透率损失率69.34%。须家河组和沙溪庙组流体配伍性较好,须家河组采出水对沙溪庙组储层伤害较小,优选沙溪庙组作为须家河组采出水回注层。  相似文献   
97.
文章对影响含硫-催化剂污水中氰化物测定的主要干扰因素进行了剖析,采用氨基磺酸法预处理含硫-催化剂污水中的亚硝酸,可提高氰化物含量测定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8.
生物炭和微生物在改善Cr(Ⅵ)污染土壤质量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以生物炭-微生物制备的复合材料(BC-MT)在Cr(Ⅵ)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促生效果鲜见报道。以玉米秸秆生物炭为载体吸附铬还原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制备BC-MT,综合考察了BC-MT修复Cr(Ⅵ)污染土壤最佳条件及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藤黄微球菌能成功附着在生物炭上,BC-MT对Cr(Ⅵ)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显著,在BC-MT投加量3%(质量分数,下同)、氮源投加量10g/kg、土壤含水率14%的条件下,修复25d,Cr(Ⅵ)去除率为64.35%,可提取态铬从27.01mg/L降至7.72mg/L。在3%BC-MT作用下,植物生长12周后地上、地下部分总铬含量分别降低了65.15%、49.76%,Cr(Ⅵ)分别降低了94.11%、87.74%,植物株高增加了17.7cm,生物量(以干重计)增加了132mg,叶绿素增加了4.65mg/g,可溶性糖增加了1.69mg/g。由此可见,BC-MT不但能有效降低土壤Cr(Ⅵ)含量,而且促生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粉煤灰理化性质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粉煤灰的形成过程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系统论述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及综合利用分类。  相似文献   
100.
水解——好氧——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涤纶厂聚酯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涤纶厂聚酯废水所进行的中试。当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进水CODcr浓度为1200mg/L,经水解-好氧工艺处理后,好氧池出水的CODcr浓度为169.1mg/L,进一步混凝沉淀处理后,出水CODcr达8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