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东苕溪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IBI)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样点来自2个不同的生态区,共建立了2套不同的IBI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上游支流样点均来自浙闽山地常绿阔叶林生态区,从而建立了东苕溪上游支流的IBI指标体系:即鱼类总物种数(M1)、平鳍鳅科鱼类物种数百分比(M5)、中国土著鱼类物种数百分比(M6)、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7)、无脊椎动物食性鱼类个体百分比(M13)、植食性鱼类个体百分比(M14)、敏感性鱼类个体百分比(M1)7个参数指标.中下游样点均来自长江三角洲城镇及城郊农业生态区,建立了东苕溪中下游区域的IBI指标体系:即鱼类总物种数(M1)、虾虎鱼科鱼类物种数百分比(M4)、中国土著鱼类物种数百分比(M6)、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7)、上层鱼类物种数百分比(M8)、中上层鱼类物种数百分比(M9)、植食性鱼类个体百分比(M14)、借助贝类产卵鱼类物种数百分比(M21)、鱼类总个体数(M22)、畸形、患病鱼类个体数百分比(M23)等10个参数指标.河流健康状态划分为5个健康等级:即“健康”、“一般”、“较差”、“极差”和“无鱼”.应用IBI指标体系评价东苕溪流域的45个观测点的河流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东苕溪流域绝大多数河段的健康状况处于“一般”和“较差”水平.2011年,东苕溪中下游河段的健康状态较2010年有所改善,然而上游支流的健康状态较2010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松树近旁土壤酸化的二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土壤酸中和能力的一种新定义方法:土壤水的pH值降低到4.7时100g土壤消耗的H+量,研究了土壤断面的酸化特征。选择了南方的红壤和北方的褐壤,详细研究了松树近旁土壤pH、酸中和能力、以及对SO24吸附等断面的二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松树近旁土壤的pH、酸中和能力、SO24吸附能力在水平层变化不明显,在垂直深度方向逐渐变大,表层小于下层。从土壤断面ANC的特征揭示出我国南北方土壤表层均受不同程度的酸化。  相似文献   
13.
一、加拿大地盾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黑矿矿床的比较 1.矿石的产状和成份(?)图1是加拿大地盾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模式断面图。从下而上为:网状矿石→块状矿石→不含矿的燧石。矿床上部有锌、金、银的富集。黑矿矿床中相应的带状分布为:硅矿矿石→黄矿矿石→黑矿矿石→铁石英。  相似文献   
14.
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组成与土壤采集地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种子库作为区域自然植被恢复的途径之一,在实际应用之前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土壤种子库出芽植物组成与土壤采集地自然植被的关系就是一个需要弄清的问题。文章从土壤种子库的生态学意义出发,首次对森林表土作为城市自然植被恢复绿化手段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试验材料取自日本大阪府箕面市大阪国际文化公园都市建设地,选取面积为20m×20m的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群落,采集林下5cm厚森林表土;试验场地设在大阪府枚方市山田池公园的一隅荒地,共设置4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7个试验处理,计28个试验小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组成与表土采集地的植被关联性较低,但与种子散布型关系密切;表土的不同铺撒厚度在木本植物出现的种类、出芽个体数、生存个体数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