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81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180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91.
以天然山竹壳(Man)为原料,采用KMnO4氧化法制备得到改性山竹壳(Mn-Man),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Mn-Man进行了物化性质表征,研究了Mn-Man对水溶液中Cd2+、Cu2+、Zn2+的吸附特征,在此基础上将Mn-Man投入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研究其钝化效果,分析了钝化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稳定性.结果...  相似文献   
292.
基于LEAP模型,构建了适用于X市的LEAP-X分部门测算模型,设置了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强化低碳情景和2023年达峰情景等4种碳排放达峰情景.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仅在强化低碳情景与2023年达峰情景下可以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强化低碳情景达峰时间约在2025年但实际可能推迟,峰值约为1.7亿t.工业是碳排放量最大部门,石化行业是工业中占比最大行业,不同情景下其占比始终保持在30%左右,发电与钢铁行业占比逐年降低,净调入电力逐渐增加.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是X市碳达峰主要驱动因素.强化低碳情景下单位GDP碳排放量在2030年将较2020年下降41%左右.  相似文献   
293.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査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査,是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在浙江省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査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浙江省普査办”)的指导下,以平原洪涝与城市内涝为重点开展普査试点,采用“总-分-总”的工作方式,发挥平湖市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査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平湖市普査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督察指导作用,各灾种部门积极参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普查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294.
潜水丁坝在湖滨带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护和稳固湖滨带,在太湖梅梁湾进行生态恢复研究,并成功地实施了示范工程.沿湖滨带共构筑14道潜水丁坝,每道长23~28 m,坝间距为40~80 m,坝上种植芦苇和菰.构筑的潜水丁坝能经受住太湖常见大风袭击和湖流淘蚀,芦苇和菰等长势良好,湖滨原有芦苇带在一定水深范围内每年向湖延伸2~5 cm,坝上其他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螺蛳等自然繁衍.潜水丁坝所起作用为利用自然力改变岸边流场,使泥沙在湖滨带预定沉积区内沉积,减缓岸边侵蚀和降低沉积物再悬浮,从而为湖滨带水生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研究发现,在微风条件下,潜水丁坝群能有效拦截麇集于岸边的蓝绿藻,并在湖滨带进行消化降解.研究提出的构筑潜水丁坝并种植水生植物的方案为湖滨带生态恢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295.
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三维电极法处理印染废水。考察了反应器槽电压、电解时间、电导率、进水pH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处理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器槽电压25~30V、电解时间120~180min、进水pH6.5~7.5。处理后废水色度及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0%、50%以上,废水的BOD5/COD从0.21提高至0.32。但废水去除效果受槽电压、电解停留时间及进水pH的影响较大,且不同电极处的出水COD存在一定差别,废水处理耗电量受原水电导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96.
气温和土壤湿度变化对3种典型荒漠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种子发芽对气温和土壤湿度变化的响应是气候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影响的关键. 为了分析荒漠植物种子发芽对气温和土壤湿度变化的响应趋势,选择典型荒漠植物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a)、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和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在人工气候箱中分析在3种土壤湿度(3%,5%和15%),2种气温(16 ℃/22 ℃ 和21 ℃/27 ℃)和浸种(12 h)与不浸种处理下种子的发芽趋势. 结果显示:沙拐枣和泡泡刺种子的发芽率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浸种下随气温的升高其发芽率增幅比不浸种下大;不浸种下气温升高麻黄种子发芽率增幅比不浸种下大,浸种下土壤湿度为3%时气温升高其发芽率增幅比土壤湿度为5%和15%时大(P<0.05). 3种植物种子发芽指数随气温的升高和土壤湿度的增加而增加,不浸种下气温升高沙拐枣和泡泡刺种子的发芽指数显著增加,浸种下其发芽指数增幅不大;不浸种下气温升高麻黄种子发芽指数增幅较小,浸种下其发芽指数增幅较大. 3种植物种子均在培养初期发芽速率增加较快. 荒漠植物种子发芽受气温和土壤湿度的共同影响,不同植物种子发芽对这些因素的变化有不同的响应.   相似文献   
297.
本文重点介绍河中重力式大型公路桥的爆破拆除方法,为类似拆除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98.
若尔盖高原生态战略地位突出,在维持地区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有助于为在高寒草地以及全国其他类似地区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以若尔盖草地不同恢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对比研究了生态治...  相似文献   
299.
通过对汉江上游的考察,在郧西段归仙河口(GXHK)发现了典型的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剖面。采集滞流沉积层样品,进行粒度、磁化率等分析,证明研究地点具有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层。通过地层学对比分析,确定两次古洪水事件分别发生在3 000-2 700 aB.P.和公元100-200年(即1 850-1 750 aB.P.)。利用沉积学、水文学方法计算出GXHK的古洪水流量介于63 090~64 320 m3/s之间。用2010年、2011年大洪水洪痕的现代水文学验证和美国学者Baker提出的河流流域面积与大洪水洪峰流量关系进行对比分析,证明古洪水水文学计算结果合理可靠,从而为汉江上游的工程建设及沿岸地区的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0.
为了循环利用牛仔布丝光加工工艺过程产生的废碱液,实验采用臭氧、双氧水以及二氧化锰为净化脱色剂对废碱液进行了脱色净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3种脱色剂均有效果,以臭氧效果最佳。因此,重点探讨了臭氧的净化脱色工艺及条件,对于碱浓度为80 g/L的丝光废碱液,当臭氧曝气量为0.25 m3/h、接触反应时间为4 h时,脱色率可达到99.3%,经臭氧净化的废碱液能在牛仔布丝光工艺中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