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8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75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ASE)-固相萃取净化(SPE)-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17种有机氯农药(OCPs)的方法。采用ASE技术对土壤中OCPs进行提取,选用二氯甲烷∶丙酮=1∶1作为萃取溶剂,减少了组分的损失,17种OCPs的提取回收率达71.7%~113.4%。以弗罗里硅土小柱为净化载体,选择不同的淋洗溶剂形成4种方案进行净化试验,结果表明:方案1采用丙酮∶正己烷=1∶1为淋洗溶剂时的净化效果最好,17种OCPs的回收率为71.0%~97.6%,方法的检出限为0.16~0.28μg/kg。利用所建立的方法进行3个水平(0.01 mg/kg、0.02mg/kg、0.05mg/kg)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除了添加水平为0.01mg/kg时异狄氏剂和环氧七氯的回收率较差外,其余OCPs的回收率均达到72.3%~108.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6%,方法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均满足土壤农药残留检测中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2.
在江苏南京、苏州和南通三个城市中选取10个采样点,以采集的扬尘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灼烧减量和扬尘组分.结果表明:南京、南通与苏州元素占比排列基本一致,排列前几位的为Si、Ca、Fe、Al;扬尘化学组分在不同地区有较大差别,南通和苏州扬尘的有机挥发性物质含量较高,城市扬尘主要来源于土壤沙尘的微小颗粒物;同一城市不同用地类型采样点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施工区域的SiO2含量最高,商业区和住宅区Al比其他区域高.  相似文献   
123.
东营市孤岛地区土壤中类二噁英类PCBs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4月采集了东营市孤岛地区20个表层土壤样品,采用索氏提取-弗罗里土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的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测定,揭示了该地区表层土壤中类二英类PCBs(dioxin-lik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DL-PCBs)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DL-PCBs的含量范围为1.4~7.4μg·kg-1,平均含量为(3.5±1.7)μg·kg-1;DL-PCBs的毒性当量为1.2~31.8 ng·kg-1,平均值为5.4 ng·kg-1,超过了加拿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4.0 ng·kg-1).各采样点间DL-PCBs的同系物组成相似,均以四氯联苯和五氯联苯为主,两者之和超过DL-PCBs总量的80%;从孤岛城镇到郊区,DL-PCBs的含量逐渐降低,这与许多化工厂分布在城镇周围有关.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中DL-PCBs的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与黏粒含量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732和0.687,P<0.01),而与土壤砂粒含量负相关(R2=-0.438,P<0.05).  相似文献   
124.
采用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法,实时测试七氟丙烷、三氟甲烷和六氟丙烷等洁净气体灭火剂与火焰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氟化氨质量浓度,对灭火剂在不同体积分数下产生的氟化氢量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灭火速度对氟化氢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灭火剂体积分数低于临界灭火体积分数时,灭火剂的体积分数越高,灭火剂与火焰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氟化氢质量浓度越大,在距临界灭火体积分数还很大时,产生的氟化氢质量浓度就超过了4 000mg/m3.当使用洁净化学气体灭火剂熄灭燃烧杯火焰时,灭火速度越慢,灭火过程产生的氟化氢就越多.3种灭火剂熄灭燃烧杯火焰时产生的氟化氢质量浓度随灭火时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当灭火时间高于10 s时,产生的氟化氢质量浓度均超过了4000m/m3.  相似文献   
125.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进步,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世界信息产业的物联网新型技术应运而生。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2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  相似文献   
126.
所说的与环境协调的经济增长。如同对于一名饮酒过量的人在寻求一种有节制的饮酒方法一样。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迫切希望实现环境同开发的协调发展。前不久颁布的环境基本法,就成为实现这个课题的基本方针。以往以公害对策基本法为中。!的环境对策,是公害发生之后的对症疗法。是亡羊补率的做法,我们期望能有一种具有预防性质的环境对策。环境基本法要确立在企业制造商品之前,由于产品的使用和废弃会给环境带来影响,基本法要求企业家负有努力减少这种影响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国民屯有责任和义务努力减少EI常生活给科境终采的专Z响。…  相似文献   
127.
两种土壤质量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土地利用和管理在时空尺度上影响着土壤质量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了解土壤的变化非常重要,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可以了解方法本身的差异和优缺点。选取卧龙自然保护区6种典型的土地利用类型,以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式,研究森林次生演替,人工林种植及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采用了综合土壤质量指数法(QI)与土壤退化指数法(DI)两种定量研究方法。结果皆揭示灌丛有着较高的土壤质量值。依次为灌丛→自然林,次生林→撂荒地→人工林→坡耕地,坡耕地土壤质量值较低。为更好的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提出了QI的相对指数值(QI'),结果显示QI'和DI有着非常好的线性相关,退化指数法的方法简单,比较易用.而综合质量指数法有着较好的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8.
饮用水中有机物组成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组成及其去除评价指标,并指出了各类有机污染物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水中各类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方法:强化混凝、颗粒活性碳、膜过滤、光催化氧化、臭氧一生物活性炭及生物预处理技术等。最后总结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去除有机污染物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北京市压缩天然气公交车的环境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对北京市2007年公交车队的详细技术构成与实际运营情况的调研,发现北京市公交车队的主力车型为国三和国四车辆,应用修正的COPERTIV模型计算出北京市各技术水平的汽油、柴油和压缩天然气(CNG)公交车的排放因子.2007年北京市国三CNG公交车PM2.5和NOx单车排放因子分别比国三柴油车削减了97%和30%,而公交车队中排放控制最为严格的EEV天然气公交车的PM2.5和NOx单车排放因子分别比国四柴油公交车削减了93%和69%.但由于CNG公交车的CH4排放水平较高,导致CNG公交车的总碳氢化合物(THC)单车排放因子显著高于相近控制水平的柴油公交车.在单车排放水平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市公交车排放清单,2007年北京市公交车排放的CO、NMHC、THC、NOx和PM2.5分别为9051t、955t、1222t、8553t和161t.与没有CNG公交车的对照情景进行比较,在使用了CNG公交车后,2007年北京市公交车CO、NMHC、NOx和PM2.5排放总量分别削减了293t、62t、775t和33t,削减比例分别为3.1%、6.1%、8.3%和17.2%.2007年北京市通过在公交车队中使用CNG车辆共减少了柴油消耗量约5.0×104t,相当于北京市各行业柴油总消耗量的2.6%.2007年北京市公交车尾气排放的温室气体的CO2当量为8.3×105t,比不使用CNG车辆的情景略微增加了2.4%.  相似文献   
130.
三峡库区巫山段175m试验性蓄水前后水质时空分布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峡库区长江巫山段2006~2009年枯、平、丰水期和2008年175m试验性蓄水加密监测水质监测数据,结果表明:长江干流水质保持相对稳定,而支流由于回水顶托,各项水文要素均发生了变化,这些水文要素的变化相应地会带来水环境要素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