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234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前国内大部分净水处理厂都是采用预加氯消毒工艺,但在预氯化的过程中易生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三致”物质,降低了出厂水的安全性。文章以上海石化水厂微污染水源水为对象,针对折点预加氯工艺的不足,研究了采用高锰酸钾预氧化作为辅助手段的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预氧化辅助氯消毒工艺比单独预氯化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并能有效保障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最后对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62.
超小型液体旋流分离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是用超小型液体旋流分离器从水中分离固体粒子的性能实验。在旋流分离器下向流排出口内插入一个圆锥流量调节器。实验中使用的固体粒子为玻璃球,平均粒子径为4.84μm。通过实验发现了装有圆锥流量调节器旋流分离器有较好的性能,与普通型的相比,其压力损失约减少7%,分离效率增加10%。  相似文献   
63.
添加粉煤灰对污泥比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中重要的一环。本研究采用电厂废弃物粉煤灰对未脱水污泥改性,经过改性的污泥比阻降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并对产生这一现象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4.
针对浮升力存在的不稳定条件,在Kataoka方法基础上,通过调整阻尼函数来产生大涡模拟所需要的入流湍流条件。之后,应用标准Smagorinsky模型对处于不稳定边界层的建筑群内的线源污染扩散问题进行模拟。计算结果与风洞数据对比表明,在不稳定条件下,使用大涡模拟方法能够较为精准的预测流场变量的平均值及变量的脉动成分。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街道峡谷内的空气流动和污染扩散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街道峡谷内的空气发生了循环流动,从而形成了一个大的涡系,对峡谷内的污染扩散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5.
阴霾天气PM_(10)的微观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图像分析技术(IA),对北京市2004年12月一次严重的阴霾天气条件下采集的PM10(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的微观形貌、粒度分布、主要颗粒物类型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质粒DNA评价法对阴霾和非阴霾天气条件下的PM10样品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阴霾天气时PM10样品中以粒度较小的烟尘及其集合体为主,且多呈湿状,含有较多的二次颗粒物,并发现了残余的有机液滴颗粒。质粒DNA实验的结果显示,阴霾天气PM10样品的水溶和全样样品的TD20值(造成20%DNA破坏时所需要的样品剂量)分别为93μg.ml-1和50μg.ml-1,而同一月份非阴霾天气条件下PM10样品的水溶和全样样品的TD20值分别为200μg.ml-1和160μg.ml-1,表明阴霾天气PM10样品比非阴霾天气样品具较强的生物活性,即对人体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且无论是阴霾还是非阴霾天气条件下的PM10的全样样品均较水溶样品具更大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6.
材料产业是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责任者之一,并由此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分析传统材料产业发展带来的能源和环境危机,阐述了环境友好型生态材料的内涵与研发内容,说明只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了解与掌握发展环境友好型材料的技术途径,大力推广其研究与应用,才能最终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7.
以采集自云南滇池的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壳聚糖和聚合氯化铝对云南省常见的硅藻土进行改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两种改性黏土对水华束丝藻的去除效果。通过去除率的比较,得出两种改性黏土去除水华束丝藻的线性拟合方程。每毫升藻液壳聚糖改性硅藻土投加量(m L)与藻细胞光密度OD_(680)、叶绿素a质量浓度(mg/L)的关系分别为y=0.0377x-0.0014和y=0.009x+0.0002;每毫升藻液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投加量(m L)与藻细胞光密度OD_(680)、叶绿素a质量浓度(mg/L)的关系分别为y=0.0135x+0.002和y=0.0039x+0.002。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和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去除水华束丝藻的最适pH值范围分别为5~8、5~9,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39.77%、45.44%,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64.92%、78.01%。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去除水华束丝藻的最适pH值范围较宽,且其除藻过程中对TN、TP的去除率均较高。用透明溞(Daphnia magna)对其进行生态安全性试验,得出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和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除藻至48 h死亡率分别为30.77%、0。  相似文献   
68.
选取瓜子皮、茶叶、树叶、玉米秸秆等常见农林作物废弃物为研究对象,进行水热炭化实验,并对炭化后的液相产物和固相产物的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质水热炭化后,液相产物COD急速增大,其中秸秆液相产物COD达到43 098 mg/L。固相产物含炭量增大,高位热值增加,并且炭化后的固体较炭化前的固体出现了微球状结构。  相似文献   
69.
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带能谱的扫描电镜(SEM-EDX)对哈尔滨市春季市区大气PM2.5的物理和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微观图像表明PM2.5颗粒类型主要为矿物、烟尘集合体、飞灰和超细颗粒物;从各种颗粒的数量-粒度、体积-粒度分布及矿物元素分析表明,哈尔滨市大气PM2.5颗粒中,矿物、烟尘集合体、飞灰是颗粒的主要成分,分别来源于扬尘、燃煤燃烧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70.
本文报告了川江上游核排污水环境中90 Sr 的监测结果。表明:90 Sr 在河水和底泥中的含量与排污距离密切相关,在不同水生物种之间的蓄积分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底泥和含钙高的生物对90 Sr 有较强的浓集作用。所以,选用指示性物种能提高90 Sr 监测灵敏度,是核污染监测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