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8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252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本文从地形地貌、岩性、降水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赣州高级技工学校滑坡的成因,并通过定量计算,分析了滑坡在天然及饱和状态下的稳定性,提出了滑坡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2.
<正> 目前,仪器中子活化分析主要是采用比较法。该法影响因素甚多,如测量装置、照射条件、几何条件、样品重量、样品性质、标准参考物等。其中标准参考物对分析的影响最大。如对STM-1(霞石正长岩)的分析,若用G-2(花岗岩)作标准,所测元素其误差>10%的几率可达56%。就是说,分析100种元素,其中就有56种超出了允许误差。相反,若用AGV-1(安山岩)作标准,所测元素其误差>10%的几率仅为1%。这说明,标准参考物  相似文献   
133.
134.
模糊数学是七十年代产生的一个新型数学分支.它是研究自然界中事物模糊性的一种数学方法,是沟通人与机器思维之间的桥梁.模糊集理论的诞生为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等许多学科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研究工具,也为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研深度与科研精度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科学的深化要求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5.
本文通过对东湾金矿矿区的地质概况、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得出东湾金矿是岩浆热液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代属燕山晚期,燕山期岩浆活动不仅提供强大的热动力条件,而且还从矿源层中携带大量的成矿物质,在构造有利部位,尤其是NNE向断裂构造部位沉淀富集成矿,总结出了找矿标志和预测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6.
选择中国南方某铀尾矿库周边2条背景剖面(B1、B2)和3条潜在污染剖面土壤剖面(S1、S2、S3),通过比较各剖面中重金属元素分布,讨论铀尾矿库土壤中外源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迁移行为.研究表明:(1)相较于背景剖面,邻近铀尾矿库周缘土壤主、微量组分呈显著外源输入特征.(2)应用主成分法分析铀尾矿库周缘土壤外源重金属元素来源,发现尾矿库是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直接来源,并向周缘土壤输送As、Pb、Sb、Cd、U等重金属污染元素.(3)分析铀尾矿库周缘土壤中尾矿库源重金属元素(As、Pb、Sb、Cd、U)同主、微量组分与理化参数的关系,发现潜在污染土壤中各金属元素与LOI(烧失量)、K、P呈较密切相关,与Na、Ca、Mn、pH、Fe存在次等相关性;由重金属淋溶迁移程度可知,重金属在潜在污染剖面(S1、S2)呈显著富集特征;各重金属横向迁出特征表明,其迁移至铀尾矿库周缘土壤具有不同的迁移方式.(4)铀尾矿库周缘近源土壤(距尾矿库30m左右)As、Pb、Sb、Cd、U呈显著污染,含量远大于国家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和所在省份土壤元素背景值,应对该尾矿库潜在风险进行及时管控.  相似文献   
137.
通过2013年1月1日~2017年7月31日兰州市呼吸系统疾病逐日就诊资料和气象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方法,分析0~30d滞后影响,研究极端低温对不同年龄(<15岁、16~45岁、46~60岁、>60岁)和性别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就诊人次的影响.结果发现:日均最低温度对相对危险度(RR)的最大RR变化范围为0.89~1.41,变化趋势整体呈现出V字型,在低温附近,温度越低,RR越高;滞后0~4d,极端低温代表的冷效应影响最为显著;滞后5~19d,在日均最低温度0℃附近,出现新的峰值,冷效应对RR的贡献有所下降,热效应对RR的贡献完全消失;滞后20~30d,日均最低温度为-10℃时,出现RR最小值,0℃温度点附近维持RR峰值;滞后22d时,滞后影响完全消失.在极端低温条件下,呼吸系统疾病对低龄人群表现出长期滞后性和高发性,对高龄人群表现出短期滞后性.男性比女性患病的滞后效应更长,患病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38.
以五水硝酸铋,氯化钾,乙二醇和P123为原料,用微波水热合成法制备出具有花球状的BiOCl.通过优化微波功率,温度和微波保持时间3种因素,发现微波功率为600W,温度为120℃,保持时间为30min时制备的BiOCl在模拟太阳光下对甲硝唑的降解效果最为显著.利用XRD和SEM对制备的BiOCl进行表征,考察了BiOCl的晶体结构和表面特征.同时研究了BiOCl投加量,甲硝唑浓度及pH值对甲硝唑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当BiOCl的投加量为2g/L,甲硝唑的初始浓度为5mg/L,体系初始pH值为3时,BiOCl对甲硝唑的降解效果达到98.3%.通过自由基捕获剂实验,发现光催化降解甲硝唑反应中的主要活性物种为空穴(h+)和过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39.
海陆交互带土壤及河流沉积物中镉含量及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镉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研究土壤中镉的空间分布可以用来评估对人类和环境构成的风险.通过分析海陆交互带不同埋深土壤中的重金属镉(Cd)含量及形态,揭示了土壤重金属镉的富集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广州南沙区地表水中Cd质量浓度均低于0.0001 mg ·L-1,河流沉积物的理化性质以上横沥水道为界呈现空间差异,重金属Cd主要沉积在上横沥以北,总Cd均值为2.71mg ·kg-1,上横沥水道及以南河流沉积物总Cd为0.062~0.39mg ·kg-1,对海洋环境危害小;②土壤剖面Cd含量随土壤埋深增加逐渐减小,埋深0~20、20~50、50~90、90~140和140~200cm等5层剖面Cd含量中值依次为0.51、0.50、0.45、0.42和0.33mg ·kg-1,且离散程度随埋深增加逐渐减小,pH小于5的土壤中Cd在垂向上的迁移量及迁移深度显著增加;③土壤中残渣态Cd约占40%,随埋深变化趋势基本持平,弱酸提取态Cd占比中值与pH的变化一致,均随剖面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可还原态Cd占比中值与铁、锰含量的变化一致,随剖面埋深的增加而减小.这些结果对城市周边农田土壤Cd污染的区域防治、污染土壤治理修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0.
分析了核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核领域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体系为我国《核安全法》出台提出的外在和内在的要求,介绍了《核安全法》在立法过程中遵循了围绕核安全目标展开、立法的正当性来源于确保人民群众的利益、核心在于调整社会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等原则,以此展现《核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和思路原则等重要内容,为公众理解《核安全法》提供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