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9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研究巷道风流参数的影响因素、预测风流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合热湿交换理论,建立了风流与围岩壁面之间热湿交换的数学模型,以及贴体坐标系下围岩内部温度场的导热微分方程;利用数值方法,将围岩内部的导热问题与影响风流参数变化的热湿交换问题耦合起来,并以大柳塔煤矿52505综采工作面为例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实测参数较为一致的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风流温度受原始岩温、入风流温度、局部热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风流相对湿度与入风流温、湿度以及井下湿源的数量和强度有关;巷道壁温作为将围岩温度场与风流参数之间关联起来的主要因素,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其数值取决于壁面与风流之间热湿交换以及围岩原始岩温。  相似文献   
12.
以质量比9∶1的活性炭和乙炔黑制备气体扩散电极,着重研究电流密度、pH值、曝气量等因素对H2O2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较大范围内均适用;电流密度控制在50~75 mA/cm2,曝气量确定为5 L/min时,反应产生H2O2较多.另外,利用该气体扩散电极做阴极,石墨电极做阳极,以Na2SO4为电解质,研究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pH值、初始苯酚浓度、曝气量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为75 mA/cm2、曝气量为5 L/min、初始pH=3的条件下,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80 mg/L时,1 h后其去除率达77%.  相似文献   
13.
投加氯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自1972年美国首先报导在自来水检出可疑的致癌物质—氯仿、四氯化碳等低磷卤代烃后,各国都广泛地进行研究.大多数文献报导了自来水中低碳卤代烃来源于水源的河水受城市  相似文献   
14.
智能控制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智能控制的适用范围及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特征进行了简单分析。对智能控制的3大主要分支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及专家控制系统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应用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评论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引入智能控制是一种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方法,国内在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应用研究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国内的研究及应用还处在发展阶段,应当加强。最后对污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MnO2负载树脂的制备及对As(V)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大孔和DH302 2种MnO2的负载树脂。并用SEM、EDS手段表征了负载树脂,实验了负载MnO2后树脂对As(V)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负载树脂对As(V)的去除效果比原树脂有很大提高;吸附As(V)后的2种负载树脂,均能较好地解吸并可重新用于对As(V)的吸附实验。  相似文献   
16.
常温内源反硝化脱氮过程中pH和ORP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BR反应器,在25℃下,以不同比例的NO3^-N和NO2^--N作电子受体,对内源反硝化脱氮过程中的pH、ORP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RP在内源反硝化过程中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当反硝化结束时突然大幅度降低而出现特征点;内源反硝化过程中的pH值变化则与起始pH值和硝态氮浓度有关,当初始pH值较小、硝态氮浓度较低时,内源反硝化过程中pH极大值只出现一次,pH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性变化,指示反硝化结束的特征点准确出现;当初始pH值较高、或者硝态氮浓度足够高时,则pH值在反应后期将维持在某个值附近并波动,指示反硝化结束的特征点不明显,此种情况下,以ORP来指示内源反硝化过程的结束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7.
环境公益诉讼进展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遏制严峻的环境形势,立法机关加快了环保立法进程,环保部门加大了执法监管力度.实践证明,环境公益诉讼不仅产生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同样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因而值得国家推广,也值得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实现以及如何评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的核心议题。回顾近三十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北大核心和CSSCI认定期刊为主要文献来源,通过文献计量法与文献研究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2—202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热点进行追踪与透析。研究表明:(1)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时间跨度长,拥有丰富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机构间合作联系相对紧密,其中部分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2)其研究热点主要围绕社会、经济、生态多维度及多尺度展开,集中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经济增长、环境与资源、“三农”问题、区域发展、知识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研究。(3)从总体的发展脉络和知识演进来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经历了概念引入与本土融合、政策实践与研究领域横向拓展、跨学科交叉与纵向深入三个阶段。三十多年来,中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话语体系、内容体系以及方法体系上,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4)展望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作为研究核心将依然是研究的重点,“双碳”目标与数字低碳经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绿色“一带一路”、生态...  相似文献   
19.
针对BER(电化学生物膜反应器)的传质问题,设计了MBER(磁场-电化学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对不同电流强度下BER和MBER中NO3--N,NO2--N,NH4+-N和TN去除或产生情况的对比,以及不同电流强度下电流利用效率的分析发现,在HRT为10 h,温度为25℃,进水pH为7.8,进水ρ(NO3--N)为30 mg/L的运行条件下,MBER对NO3--N的去除率高出BER13%~38%,MBER对TN的去除率高出BER 10%~30%.且MBER在电流强度为70 mA时就达到最高去除率,而BER则需要电流强度为80 mA时才能达到最高去除率.试验证明磁场的存在促进了BER反硝化,提高了电流利用效率,使得MBER可以在较低电流强度下达到优于BER的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黄葛榕落叶中可溶性有机质(DOM)和不可溶性有机质(NDOM)为研究对象,分析用DOM、NDOM和DOM+NDOM改良碱性(Al-P)、中性(Ne-P)和酸性紫色土(Ac-P)后,土中Cu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各改良紫色土中离子交换态Cu含量均明显降低,碳酸盐结合态Cu含量基本保持不变,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Cu含量均逐渐增加。老化后,供试改良紫色土中Cu表现为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离子交换态的趋势,Cu迁移能力整体降低,降低幅度为44.22%~68.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