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8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光电催化降解2,4-二氯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纳米TiO2/导电玻璃薄膜电极,应用XRD表征了TiO2薄膜的物相和粒度,以上述电极为工作电极和光催化剂,研究了2,4-二氯苯酚溶液的光催化和光电催化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外加阳极偏压为0.7V,时间100min时,光电催化降解率为85%,高出光催化降解25%,2,4-DCP初始浓度(C0)与反应速率(r0)的关系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当C0≤0.50mmol.L^-1时,光电催化降解速率可用一级动力学模式来描述。  相似文献   
82.
针对油料泄漏引起池火灾的危害特性,重点研究池火灾热辐射作用范围的影响因素以及油料储存设备设施的安全间距问题。通过对汽油泄漏池火灾的燃烧特性参数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油池直径对安全间距的影响,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汽油池火灾的热辐射危害范围进行了经验估算和CFD仿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油池直径从10 m增加到40 m时,热辐射通量增大了11倍;当油池直径大于40 m后,热辐射通量随油池直径的增加以0.25倍的速率稳定增长;案例火灾发生时,救援人员应在距离火源220 m以外的区域展开救援。该研究结果可为油料泄漏引发的池火灾事故救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现在的建设项目大多建设停车场,其排放的污染物中一氧化碳的浓度最大,但是,鉴于经费制约,实测比较困难.确定排放量最关键的参数为等速工况单车排放因子,本文用五种方法对其进行拟和,并通过结果的比较,认为小型车适用指数法,大中型车适用多项式法(二次),并给出了CO等速工况单车排放因子拟和公式,相关系数均在99%以上.最后给出了停车场CO排放量的计算公式,希望对广大环评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4.
<正> 矿物包裹体(以下简称包体——编者)成分分析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真空热爆裂法是一种提取矿物包体中气相成分的可靠方法(何禄卿、刁培良,1980、1981)。但是热爆裂法不能用于碳酸盐类矿物、硫化物矿物包体中气相成分的提取。因为这些矿物的基体在包体爆裂温度下发生分解,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特别是硫化物矿物基体放出来的硫化氢在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以α-乙酸萘酯作为血清胆碱酯酶的底物,邻氨基苯甲酸萘-1,5-二磺酸重氮盐作为显色剂,使用酶法测定水中微量有机磷杀虫剂。实验结果表明:鸭酶的检测灵敏度比马酶高一个数量级;鸭酶与抑制剂的作用时间为5min,为马酶的1/2。方法灵敏、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86.
浅谈土壤微生物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刁治民 《青海环境》1996,6(2):68-71
本文介绍了土壤微生物对无毒污染物的分解净化作用,对有毒污染物通过其矿化作用和共代谢作用可以改变毒性谱和部分或全部降解毒性。同时提出防治土壤污染措施,保护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87.
云贵高原是长江上中游和珠江上游等河流的生态保护源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基于MOD17A3年均NPP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云贵高原植被NPP的时空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植被年均NPP总体上呈现出其西南部最高、东北部较少、中部最少的分布特点,尤其是贵州部分区域年均植被NPP较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区植被NPP存在明显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林地、草地、农作物与自然植被镶嵌体、永久湿地、农作物及灌丛等。近15年间植被NPP略有减少,云贵高原年均植被NPP为767g/m~2·a;NPP绝大部分集中在716~833g/m~2·a之间,所占比例约为70%~85%;植被NPP在西南部和南部地区明显减少,在北部和中部明显增加。云贵高原大部分地区年NPP呈现增长趋势,但呈退化趋势的区域NPP减小值较大。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灾害频发,自然灾害史研究成为热点。通过对大陆地区辽、宋、西、夏、金时期自然灾害史研究的总结得出,这一时期自然灾害史的研究中,关于宋代自然灾害的研究较多,其他政权的研究成果较少;宋代灾害研究成果以荒政为主,各类自然灾害研究中生物灾害、海潮灾害等研究较少;还有不少使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成果,有利于提高灾害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热解时间(1,2,4 h)对污泥炭理化性质、结构和重金属总量的影响,并对污泥炭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时间逐渐延长(1~4 h),污泥炭产率和H/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其灰分含量和比表面积都显著增加,污泥炭芳香化程度也明显提高。与原污泥相比,热解后污泥炭中各重金属(Cu、Zn、Pb、Cr、Mn、Ni)风险系数均显著降低。当热解时间为2 h时,污泥炭中除Zn之外,其余5种重金属都呈低风险或无风险状态,该结果可为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0.
采用CMAQ模式和自适应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相结合的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对2014年1—12月全国252个环境监测站的PM_(2.5)浓度逐时预报值进行了滚动订正,分析了订正前后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重点研究该方法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适用性.结果表明:CMAQ模式预报的PM_(2.5)浓度年平均和秋冬季季节平均偏差表现为非均匀空间分布特征,即辽宁、山东部分地区、川渝地区及华中、华东、华南大部分地区预报偏高,京津冀和西部大部分地区预报偏低;订正后PM_(2.5)浓度与实测值的空间分布较一致,上述偏高和偏低地区的PM_(2.5)浓度预报误差显著减小;秋冬季PM_(2.5)浓度预报和订正偏差均大于年平均值.全国区域平均PM_(2.5)浓度实测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1—3月和11—12月较大,其他月份较小;PM_(2.5)浓度预报误差较大,多数时刻预报偏低,尤其是1—3月和11—12月偏低较明显;订正后PM_(2.5)浓度与实测值较接近,而且时间变化趋势较一致,秋冬季PM_(2.5)浓度预报和订正偏差亦明显大于春夏季.秋冬季4个重点污染区域中,京津冀地区PM_(2.5)实测浓度的区域平均值较大,川渝地区次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较小;珠三角地区PM_(2.5)浓度预报和订正效果较好,川渝和长三角地区次之,京津冀地区相对较差;经滚动订正后,全年和秋冬季时段PM_(2.5)浓度订正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均显著增加,误差显著减小,尤其是秋冬季订正效果较好.川渝地区的订正改进幅度最大,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次之,珠三角地区较小.本文方法均适用于非污染日和污染日全国范围的PM_(2.5)预报浓度订正,两种天气过程PM_(2.5)浓度的订正效果均较好;该方法对于改进京津冀地区污染日的PM_(2.5)浓度预报更有效,其他3个地区非污染日的订正改进效果优于污染日.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改进空气质量预报、重霾污染天气预警和防治提供新技术途径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