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中国北方菲律宾蛤仔同工酶电泳的初步分析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中国北方五个各体的菲律宾蛤仔的酯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磷酸葡萄糖异构酶、苹果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等曲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的同工酶电泳结果具有明显的地理群体特异性。  相似文献   
22.
根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的规定和当前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研制了ZC—1000型大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和ZC—150型中流量总悬浮微粒采样器。 一、理论分析 (一)采样气速:根据总悬浮微粒的定义,采样器采集的样品必须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0μm以下的微粒。为了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必须保持样品气体垂直上升速度(即采样气速)等于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00μm的微粒的沉降速度。  相似文献   
23.
我国虾夷扇贝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s, YTXs)是甲藻产生, 并可在滤食性生物体内累积的一类多环聚醚海洋微藻毒素。由于其经常与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中的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和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s, DTXs)共同存在, 所以YTXs最初被划分为腹泻性贝毒。研究表明YTXs并不会诱导腹泻, 也不具有抑制蛋白磷酸酶2A活性的能力, 而是对动物的心脏、肝脏、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所以研究人员将其从DSP组中分离出来。随着对YTXs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不断深入, 科研工作者已从贝类和甲藻中分离出100多种YTX同系物, 其中仅有约40种衍生物的结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和核磁共振技术(NMR)得到证实。YTXs毒素广泛分布于全球海域, 其潜在威胁不容忽视。本文对虾夷扇贝毒素的来源、分布、毒性以及国内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深入研究、制定监测规划、预防和消除其危害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南昌钢铁公司焦化厂提高粗苯回收率,降低洗油消耗的措施及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5.
海洋微藻产生的溶血毒素(Hemolytic toxins)对海洋生物影响极大,是造成鱼类和贝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外对于溶血毒素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海洋微藻溶血毒素的成分非常复杂,对于毒素化学结构的分析是制约溶血毒素研究的关键因素。本文总结了已经报道的溶血毒素的化学结构,共分为五类,即糖脂类(Glycolipids)、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长链多羟基多烯类(Long-chain polyenes)、聚醚类(Polyethers)以及卟啉类(Porphyrins)化合物,为深入研究溶血毒素性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