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65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青浦区城市化中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浦区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一个由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与经济5个子系统构成的开放巨系统。文章通过提出综合衡量系统“协调性”和“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青浦区在城市化中人居环境复合系统内5个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度情况。并运用回归模型,探讨协调发展度与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城市化进程必须与其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82.
评述了初始环境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两之间的差异之处和内在联系;探讨了两可以相互促进,以进一步完善环评工作,这也为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提出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3.
构建了Klebsiella oxytoca d7和Shewanella sp.F1 2种纯菌燃料电池,探究了产电菌在产电过程中电子介体传递电子机制.结果表明:K.oxytoca d7只有作产电呼吸时,才会产生电子介体,而Shewanella. sp.F1在好氧呼吸、厌氧呼吸、产电呼吸下均能产生介电体,说明电子介体的产生与产电菌种类有关.两种菌介电体氧化还原电位相当(-250,210mV),且介于呼吸链NADH和辅酶Q之间.其介电体在胞内呼吸链上截获的电子均源于NADH,说明电子“逸出”位点只取决于介电体本身.K.oxytoca d7在碳源充足和不足时,电子介体产电量分别占总电量的60%和41%;Shewanella. sp.F1分别是57%和50%,说明在碳源充足时,2种菌的产电呼吸都以电子介体机制为主.介电体传递电子过程直接影响了阳极底物的转化和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  相似文献   
84.
从研究灰色局势决策的原理出发,综合黄石市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运用FuzyGrey模型进行黄石市环境质量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隶属度确定模型,使之能更适合于实际情况.同时,应用加权超标法确定出各因子权重.最后得出多目标综合决策矩阵D(Σ),再通过列最佳局势Sij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并将上述过程编成程序,使之更具有实用价值.在中小城市的环境质量评价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85.
厌氧反应器中污泥迅速颗粒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实验室规模的厌氧膨胀污泥床反应器(简称EGSB)内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影响活性污泥迅速颗粒化的因素,以加快絮状污泥的颗粒化进程。采用对比的实验方法,分别在反应器内加入小球藻和活性炭为载体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小球藻和活性炭的加入在迅速提高COD去除率,污泥粒径增大和增强颗粒污泥沉降性方面有明显优势,胞外多聚物的含量均比接种时和对照实验中的相关数据有明显增加,颗粒污泥表面以产甲烷丝状菌和杆状菌为主。小球藻和活性炭的加入有助于加快活性污泥的颗粒化进程。  相似文献   
86.
壳聚糖对染料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亮  高亮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3):140-142,145
通过壳聚糖吸附酸性染料普拉蓝RAWL和阳离子蓝染料X-GRRL的试验,研究了壳聚糖对这两种水溶性染料吸附的动力学行为,包括吸附速率K和颗粒内有效扩散系数Di′,同时通过对吸附焓△H的试验计算,初步分析了它们的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87.
2019年3月1日起施行的HJ 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相对于原评价导则,在修订中增加了环境风险潜势初判内容,改进了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针对导则的新要求,以海洋油气开发工程中配建的陆上油气终端为例,划分了该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对物质危险性进行识别,进行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分级,对大气、地下水、地表水环境敏感特征进行分析,得出环境敏感特征分析结果。据此,得出终端工程环境风险潜势判定结果。对此类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本文于2015年对湘江(松柏段)上、中、下游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四个季节的采样,用ICP-MS进行了Pb、Zn等元素的分析,结果显示Pb夏季浓度最低,秋冬季最高,这与雨季河流水量增大沉积物再悬浮造成重金属快速释放有关。鉴于沉积物中各元素形态的复杂性,还需利用高能和高强度同步辐射产生的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检测出重金属邻近原子间距、数量、化学价态和配位结构等,从而进一步论证沉积物重金属迁移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89.
西北部地区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各项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形势较为严峻,近几年频发的重污染过程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开展西北部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十分必要。研究选取西北部主要城市展开讨论、分析,并初步总结了主要城市2013—2015年的空气质量分布特征、预报影响因素、预报要点等,为环境监测系统预报工作人员在未来预报业务工作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环境空气中PM2.5自动监测方法比较及应用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在PM2.5监测受到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对β射线法和微振荡天平法(TEOM)这2种主要的PM2.5自动监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概述,给出了国内现有β射线法和TEOM法的比对测试结果,对今后开展全面系统的PM2.5自动监测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