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是企业和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不仅直接的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2002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利国职业病防治法》,为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奠定了坚买的法律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危害仍然是影响职工生命健康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2.
阿特拉津在水环境中的残留及其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特拉津是中国及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目前已存在于某些地区的湖泊和地下水中,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饮用水源造成潜在威胁.介绍了阿特拉津的应用概况,综述了阿特拉津在水环境中的残留状况及其对生物的生理生化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阿特拉津对生物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生殖毒性、蓄积毒性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阿特拉津与其他污染物对生物的联合毒性作用和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3.
吴季松简历:1944年生,辽宁省沈阳市人,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技术经济学博士.曾任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第六届世界科技工业园区大会(1998,澳大利亚帕斯)组织委员会副主席.  相似文献   
114.
115.
初始pH对产氢发酵液厌氧产甲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啤酒厂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对葡萄糖废水产氢后的发酵液进行间歇式中温厌氧发酵产甲烷实验.研究了不同的进水初始pH为5.5±0.2、6.0±0.2、6.5±0.2和7.0±0.2时对产氢发酵液产甲烷的影响,并以产氢发酵液的原始pH(4.2~4.4)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产氢发酵液厌氧产甲烷必须添加一定量的碱加以调节,进水...  相似文献   
116.
王璐  陈秀荣  闫龙  何怡萱  施震东 《环境科学》2015,36(4):1406-1411
利用处理含4-氯苯酚(4-CP)模拟废水的剩余污泥经离心得到的上层清液和下层污泥的提取液分别培养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以达到处理剩余污泥上清液和提取液与培养小球藻的双重目的.试验在500 m L的锥形瓶中进行,将BG-11培养基与处理含4-CP模拟废水的剩余污泥提取液和上清液分别按不同比例混合,在光暗比14∶10条件下培养小球藻.试验考察了藻细胞数目、叶绿素a,藻细胞酶活性,油脂、液相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毒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小球藻培养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污泥提取液与上清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及毒性,其中TN和TP去除率分别达到40%和90%以上;污泥提取液可促进藻密度的增殖但不利于合成叶绿素a;培养10 d后,50%污泥提取液组的藻密度增加20倍,但其单位藻细胞的叶绿素a含量却小于空白组.纯污泥提取液和上清液组的小球藻单位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高于空白组,这说明污泥提取液和上清液的毒性物质对小球藻具有一定的刺激效应.以小球藻内油脂积累作为其资源化价值的关键评价指标,结合液相氮磷和毒性物质的去除,最优的小球藻收集时间为培养第5 d.  相似文献   
117.
湖南省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工作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在湘资沅澧四流域建设了20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率先安装了重金属自动监测仪.通过对站房选址、站房建设、仪器配备与选型、系统集成和平台建设等方面优化配备,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并在河流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运营模式、运维工作内容、质控管理、数据质量判断等建设与运维管理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为实时监控河流断面水质的特征污染指标和水质现状,建立湖南水环境监控预警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8.
EM发酵菌在畜禽粪便自然堆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畜禽粪便污染是农村主要环境污染,目前农村普遍采用自然堆肥方式处理.本实验模拟自然堆肥方式,加入EM菌微生物菌剂,在高温期进行翻堆通风,通过厌氧和好氧堆肥共同作用,粪便达到腐熟.堆肥过程中跟踪测量堆体温度、并对TOC、TN、TP、TK等技术参数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加入EM菌剂后,发酵周期缩短为自然堆肥腐熟周期的1/3,有效提高高温期最高温度15℃,营养成分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9.
堵塞是影响人工湿地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针对人工湿地堵塞的过程和成因,对堵塞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人工湿地堵塞相应的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人工湿地的应用及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0.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鱼类,研究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PCBs(多氯联苯)后鱼肝组织中EROD酶活性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了2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鲫鱼在PCBs中暴露后,其肝脏组织中EROD酶被诱导,酶活性随PCBs浓度增大而增强,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EROD酶活性随暴露时间延长而上升,10 d后达平衡;鲫鱼血清中睾酮含量随PCBs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雌二醇含量则显著上升,表明PCBs对鱼类具有环境雌激素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EROD酶活性与血清睾酮含量呈负相关,与血清雌二醇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可用鱼肝EROD酶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协同变化作为污染生物标志物来评价PCBs的早期污染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