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01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为了准确地计算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必须判定各元素浓度的概率分布类型,其方法为拟合优度检验。分布函数的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很多。在重庆地区土壤11种元素背景值的研究中,共采用了柯尔莫哥洛夫一斯米尔洛夫检验,维斯捷利乌斯置信带检验,皮尔逊 x~2检验,偏度峰度检验和夏皮洛—威尔克 w 检验等五种方法,现将这五种方法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63.
64.
血铅生物半衰期较短,只能反应人体短近铅中毒状况,存在一定局限性;骨铅生物半衰期较长,能够反应人体铅负荷的累积效应,有必要进行检测。体内X射线荧光骨铅检测系统从发明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文章根据激发源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系统进行分析讨论,作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系统(RS)(简称"2S技术")在水文和环境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如何在大流域尺度开展水生生物时空分析和退化诊断仍然是当前水生态学科的难点问题.本文面向新时期国家水生态质量管理重要需求和水生生物时空诊断学术前沿,全面梳理总结了近20年来2S技术在水生生物领域的研究进展,分别从GIS和RS的技术方法和应用等方面阐明了2S技术的适用性和优缺点.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内外针对2S技术在水生生物时空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水生植物和叶绿素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GIS技术在流域水生生物时空分析中的常用方法包括缓冲区分析法、叠加分析法和空间插值法,可以进行缓冲带划定、水生生物时空信息获取和趋势分析;RS技术可实现长序列水生生物数据的快速获取,主要包括经验模型、半经验模型和机理分析模型,可从空间尺度实现对水生生物的反向溯源和正向模拟预测.2S技术的联合应用将是未来大尺度水生态问题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发展趋势,能更好地定性和定量识别流域水生生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加快研发水生生物自动监测与快速识别等智能监测设备,实现5G技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AI与2S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是今后大尺度水生态时空问题诊断的重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6.
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装备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装备的装备概况、生产概况与发展趋势,旨在对促进我国生物安全防护装备的研发与生产,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水平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7.
1 监测条件的选择和控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三版)要求高锰酸钾浓度准确到0.01mol·1-1,实际调配较难,只要在标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在10±0.5ml范围内即可.滴定、标定 高锰酸钾与草酸钠反应,合适温度为60-80℃,这就促使滴定、标定要迅速,时间要短.取出处理后的样品,先观其颜色,如仍为紫红色,那么滴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常在5ml以下,如为棕红色,则滴定时消耗的高锰酸钾常在7ml以上.知道所需高锰酸钾的体积,就能控制滴定速度  相似文献   
68.
69.
70.
<正> 地质概况 苏联东北部的地质构造单元,可分为以下四个区(图1)。 1)最东部的勒拿—科累马—楚科奇区; 2)西部的蒙古—鄂霍次克区; 3)包括锡霍特山脉的远东褶皱带(及北北东向延伸的鄂霍次克—楚科奇火山岩带); 4)堪察加—千岛群岛岛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