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1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08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利用太原市主城区2000年、2010年和2019年3期Landsat影像反演出地表温度,用均值-标准差法将地表温度划分为6个等级得到相应的太原市主城区热岛区分布图并对其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原主城区的热岛面积呈先减弱后增强的态势;热岛区与建设用地扩展范围在空间上较为吻合,为沿平川地带向南发展;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线性负相关,植被覆盖度每增加0.1,地表温度下降约0.8℃左右;建设用地的地表均温最高,是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的主要因素,植被覆盖区及水体的地表均温较低,有利于缓解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72.
城市空间扩展作为城镇化在空间上最显著的特征,不仅可以衡量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还可以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以成渝城市群(Chengdu-Chongqing Urban Agglomeration, CCUA)为例,基于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首先,分析了成渝城市群城市空间扩展的冷热点分布特征;其次,结合研究区域生态空间约束条件,构建了最小累积阻力面模型,模拟了成渝城市群城市空间扩展冷热点格局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成渝地区空间扩展的冷热点在不同的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在1992~1996、1996~2002、2002~2009、2009~2015年4个时间段内,城市空间扩展的自相关性逐渐减弱,冷热点分布的全局特征逐渐趋于随机化,局部特征体现出城市空间扩展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热点区域经历了"点状扩张-点环扩张-点轴扩张-轴带辐射"的格局转变过程。成渝城市群空间扩展的冷热点演化趋势在不同规模的城市扩张模拟中,热点区域不断增加。在城市空间扩展5%时,只有4个以成都、绵阳、达州、眉山为主的热点城市,当在城市空间扩展20%时,所有城市(共16个)其空间扩张强度均超过10%,发展成为城市空间扩展的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73.
针对高速公路对其两侧土壤的破坏现状,本文以衡昆高速公路为例,定性地研究了高速公路对两侧土壤的影响大小和范围,并应用模糊数学法对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4.
应用(改良)香根草等高植物篱技术治理与稳固昆明九乡喀斯特(岩溶)地区石漠化病害边坡.试验结果表明,与周边30m范围内发生大量山体滑坡的边坡相对照,该生态恢复工程明显发挥出了防止侵蚀、稳定边坡的作用,且大大改善和恢复了喀斯特石漠化病害边坡的生态环境,突破了土石方工程方法单一、造价高、景观差且阻断该区域植被系统形成的现状.  相似文献   
75.
76.
介绍了滇池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分析了非点源污染的特性。认为滇池流域农村面源主要由村镇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物、化肥施用、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和流失、畜禽养殖粪便构成。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措施。  相似文献   
77.
简述了在河流上修建水利枢纽后,改变了河流的水流条件和河流中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从而影响到河流水质状况,以赣江万安水库为分析实例,阐述了大型水利枢纽对天然河流库尾段,坝前段和坝后段水质的影响,并根据环境水利学的基本理论,分析这种影响的形成机制和探索减少不利影响的途径。  相似文献   
78.
潮滩植物翅碱蓬对Cu、Zn、Pb和Cd累积及其重金属耐性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辽宁盘锦双台子河口潮滩湿地生态系统一种常见土著植物翅碱蓬(Suaedaheteroptera)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u、Zn、Pb和Cd在该植物体内的累积分布、迁移规律并对其重金属的耐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其对Cu、Zn、Pb和Cd四种重金属在不同潮滩均有比较明显的累积效应,累积量均表现为Zn >Pb >Cu >Cd ,而累积吸收系数分别达到4.7、4.6、3 .1和4.9,生物富集吸收系数分别为0 .97、1.73、0 .41和2 .2 3 ;研究结果还表明,由于该植物对上述四种重金属有一定的选择吸收耐性,其累积在植物的不同部位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Cu表现为根>茎>叶,Zn表现为叶>根>茎,Pb表现为根>叶>茎,Cd表现为根>茎≈叶,而迁移效率表现为Zn >Cu >Cd >Pb。  相似文献   
79.
利用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测量了百花湖水中溶解有机质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百花湖水中溶解有机质(DOM)主要以分子量小于3500道尔顿(Da)的组分为主,其中重均(Mw)和数均(Mn)分子量分别界于2300~2500 Da和1900~2150 Da之间,说明其主要来源于降水对土壤有机物的淋滤和径流作用。根据色谱分析的结果,可以把溶解有机质的分子量分布分为四个组分:大分子量组分(MW〉3500 Da);中等偏大分子量组分(3500~2000 Da);中等分子量组分(2000~1000 Da)和小分子量组分(MW〈1000 Da)。由于生物活动和光降解作用以及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导致各分子量组分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其中分子量在3500~2000 Da之间的有机物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余组分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少。计算所得的溶解有机质的Mw和Mn在表层较小,在中部随深度基本保持不变,到底部又变大。这种变化趋势与分子量组分的变化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0.
【案件来源】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案件点评人】颉秀娟、唐亚龙【案件类型】评价类【案件名称】塑料颗粒加工"三无小作坊"违法生产屡禁不止【违法企业所属行业】生产加工业【关键词】环境监管;履职免责;基层环保部门;小作坊;屡查屡犯【案件概要】河北省魏县与河南省清丰县交界处有10家塑料加工小作坊违法生产,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环保局先后进行了4次查处,其中3次被当地村民电工私自接通,致使小作坊违法生产屡次反弹。由于魏县环保局依法履行了监管职责,未被追究责任,但由于涉案镇政府取缔措施不到位,供电所为非法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