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13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301篇
基础理论   67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和海岸工程中使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建筑材料。将矿物掺合料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加入混凝土中,既能废物利用提高环境效益,还可以提升混凝土的部分性能。为准确评估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安全性、耐久性和环境友好性,提出了一种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综合评价方法。基于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估(LCA)理论,通过实景数据与资料调研建立了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矸石粉、赤泥、玻璃粉5种矿物掺合料的环境影响清单和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对于7种环境影响指标的计算方法。采用社会支付意愿法(WTP),以环境保护税、资源税为框架,将不同环境影响指标统一货币化,并结合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指标提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性能与环境效益综合评价方法,以期为发展环境友好高性能混凝土提供定量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62.
张鹏 《绿色视野》2014,(3):53-59
正一度沸沸扬扬的张艺谋超生门事件最终以张艺谋缴纳七百多万社会抚养费而尘埃落定,人们讨论此事的热度逐渐消退时,我国多个省份陆续启动"单独二胎"政策。在上百万"失独家庭"的疼痛敲打着社会神经之际,"单独二胎"政策的启动无疑成为一缕春风迅速吹遍大江南北。一时间,"生二胎"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63.
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效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大片污染场地亟待进行修复。通过分析污染场地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综述了应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主要技术及优缺点;通过对国内外主要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特点及其效能的比较,探讨了我国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4.
养殖固体废物掺杂磷肥工艺中养殖固体废物与酸的反应直接影响其有机组成。以鸡粪为研究对象,采用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鸡粪粒径、酸浓度、鸡粪与酸溶液质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鸡粪在硝酸和磷酸溶液中水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溶液中影响因素显著性依次为鸡粪与硝酸质量比、反应时间、硝酸浓度、鸡粪粒径、反应温度,最优工艺条件为鸡粪粒径0.20mm、硝酸质量分数15%、鸡粪与硝酸质量比0.2∶1.0、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4h;在磷酸溶液中影响因素显著性依次为鸡粪与磷酸质量比、反应温度、鸡粪粒径、磷酸浓度、反应时间,鸡粪水解率与反应温度间呈正相关关系,最优工艺条件为鸡粪粒径0.40mm、磷酸质量分数60%、鸡粪与磷酸质量比0.1∶1.0、反应温度95℃、反应时间8h。鸡粪比表面积及其单位质量耗酸量、美拉德反应是制约鸡粪在硝酸和磷酸中水解反应的内因。研究结果为养殖固体废物掺杂有机磷肥的研发和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5.
中美环境监测体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美环境监测体制进行对比性评述,指出了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存在的分析标准滞后、体制不完善、人员匮乏等问题,提出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法律体系,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培育竞争有序、监管到位的环境监测行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从中国独有的大规模小区建设及物业管理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楼宇信息系统的全新概念,分析了中国目前围绕小区智能化建设而发展的可视对讲系统、安防报警系统、家居自动化系统、家庭信息及娱乐系统、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特别提出了以可视对讲系统拥有的通信平台和音视频多媒体平台为基础来构建楼宇信息系统的方案,标明了其产品和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为楼宇信息系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7.
长庆油田公司在长期生产运行过程中,建立了一系列保障生产运行的安全管理方法,但随着《安全生产法》实施后,国家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的空前加强,原有的“同体管理、同体监督”安全管理模式格局,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企业内部逐步实施新的安全管理模式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68.
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及参照国内外对该区域的研究资料基础上,充分认识了高海拔地区基本特点及其重要性,系统阐述了目前高海拔地区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限制因素,提出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确立生态保护优先区,建立保护区网络,加强区域物质、科技、人才等基础建设,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投入机制,加强立法与监管,实行合理的生态移民政策等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为当前和今后我国高海拔地区的区域开发及进一步开展生态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兰州市AQI(空气质量指数)及常规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数据,模拟研究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以兰州市为受点的大气污染物输送特征.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抵达兰州市气团的主要输送途径和每类路径所对应的污染物质量浓度特征,并利用受体模型PSCF(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和CWT(权重浓度轨迹分析法),分析了大气污染区域传输对兰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探讨了影响兰州市空气质量的污染物输送来源和可能的潜在源区.结果表明,在影响兰州市的气流轨迹中,污染轨迹多来自兰州市以西和以北方向,污染轨迹约占总轨迹的39.52%,说明外部污染物的输入对兰州市空气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第3类轨迹(对应来向为西)的气团对兰州市的空气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该类轨迹虽仅占总轨迹的15.21%,但其中污染轨迹数占56.76%,是影响兰州市空气质量的主要传输路径;第4类轨迹(对应来向为东南)的气团最为清洁.研究显示,对兰州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强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青海共和盆地、兰州市本地及周边区域,中等强度潜在源区为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及甘肃省河西走廊等地区.   相似文献   
70.
在工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工业产品与废物逐渐地对土壤产生污染,无论是对大气的或水体的污染,最终都会污染土壤,使土壤污染成为一个突出的环境保护问题。土壤污染是随着工农各业发展而扩展的。在新的条件下,土壤资源不仅为人所用,而且也为污染所害。溪河两岸有的农田已由生物栖息之地,变成了排污场所,土壤污染的范围由城市工矿区向农村逐渐扩大,日趋严重。我市桃花溪地区的土壤污染,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为了摸清溪水灌溉引起的土壤污染规律,探索合理整治的途径,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