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9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针对磨料气体射流,基于气固两相流理论分析影响磨料速度的因素,在一定喷嘴结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磨料特性对破煤效果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影响磨料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磨料密度和磨料粒径。实验结果表明:在射流压力一定条件下,石英砂、石榴石和棕刚玉3种磨料中棕刚玉破煤深度最大,在80,120,200和280目4种不同目数磨料中,120目磨料破煤效果最优。通过分析磨料特性的影响,得出磨料硬度对破煤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磨料密度。开展磨料气体射流破煤实验,确定了磨料气体射流中最优射流靶距为70 mm,最佳破煤磨料为120目的棕刚玉磨料。  相似文献   
42.
煤层瓦斯流动存在启动压力,在预抽钻孔抽采瓦斯的后期瓦斯渗流出现非Darcy渗流的现象,同时煤层瓦斯压力、吸附膨胀应力、有效应力等物性参数亦发生改变。为得到为得到启动压力对抽采的影响作用,基于煤岩弹性理论和瓦斯渗流理论,研究了在启动压力作用下非Darcy渗流现象,得到了考虑启动压力的达西定律,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地应力、吸附膨胀应力、孔隙压力共同作用的煤岩瓦斯流固耦合数学模型。采用建立的模型对漳村煤矿2601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间距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考虑启动压力的煤岩瓦斯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一定负压下启动压力影响钻孔抽采范围。最终给出了漳村煤矿2601工作面预抽钻孔抽采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43.
针对前河金矿泥质软弱破碎矿脉下向进路回采过程中超爆、上下盘围岩大面积垮塌、爆破后支护作业困难等问题,在总结分析软弱破碎岩体爆破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减震控制爆破基本理论,提出了“预留顶板充填体减震层、径向不耦合装药、控制边眼装药量、秒延期多段别控制起爆”等系列综合减震控制手段,据此分别针对Ⅳ级和Ⅴ级破碎岩体提出了2种具体的浅眼回采控制爆破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回采爆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2种方案均能够有效的控制回采边界,爆破后进路顶板充填体和上下盘围岩完整性良好,为后续采场出矿、支护等创造了有利的时空条件,且炸药单耗较原方案均有所降低。研究成果可分别在矿区范围内类似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超声波多普勒隔水管气侵监测测量原理的正确性和海上应用的可行性,开展了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通过室内实验,得到了油基钻井液在不同含气情况下超声波多普勒信号与含气率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利用多普勒信号畸变进行气侵识别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通过开展陆上井现场试验,确定了隔水管气侵监测系统设计的关键参数,验证了超声波多普勒设备对大壁厚环空内部流动监测的可行性;设计并加工了隔水管气侵监测系统样机。通过在海上钻井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测试了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隔水管内部流动状态的监测信号,验证了隔水管气侵监测系统在海上现场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为提高煤层瓦斯含量预测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出了先采用主成份分析(PCA)方法来降低变量间的相关性,然后将遗传算法(GA)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煤层瓦斯含量预测的新方法。为了避免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算法采用GA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利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建立了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瓦斯含量预测模型。选取淮南某矿瓦斯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作为实验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将主成份回归和BP网络算法预测结果与该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CA-GA-BP网络预测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2.759%,预测效果明显优于主成份回归和BP网络预测模型,可以准确的预测煤层瓦斯含量。  相似文献   
46.
防提安全装置是起下钻杆中防止误操作的安全设备,但长时间未对其进行结构改进,且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情况,从而在油田钻井过程中引起诸多问题,甚至导致一系列严重事故的发生。以某油田防提安全装置现场应用事故为例,从装置系统设计,现场操作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出了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同时结合其他类似事故的调研分析结果,对防提安全装置提出了可行的优化与改进方案,规范了该装置操作与监督岗位的作业要求,且细化了该装置维护与故障处理的具体措施,从而做到了从多方面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通过应用发现,防提安全装置的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和规避措施可有效地防止类似故障的发生,提高油气钻采过程井口设备的安全性,其也可作为油田其他类似装置优化改进以及规范现场操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47.
王翰钊    李守国    段鹏飞    贾宝山    刘昭  耿晓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4):25-29
针对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52304工作面通过风积沙较厚区域时强烈的矿压显现现象,通过理论分析与物理相似模型以及现场测试等方法,建立工作面过风积沙区域时的力学模型,分析风积沙厚度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对风积沙厚度对工作面关键层力学稳定性做出分析,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影响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风积沙厚度较大的开采区域,作用在覆岩主关键层结构上的载荷较大,造成主关键层破断块体的结构回转变形失稳,造成工作面矿压显现极强烈;大采高和风积沙厚度较大条件下距煤层较远的主关键层破断运动也会对工作面矿压显现产生影响,且采高、厚风积沙因素缺少其中一个时,主关键层均不会对工作面矿压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8.
综采工作面的粉尘防治一直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题之一。结合双鸭山矿区新安矿综采工作面的实际状况,采用现场煤层高压注水实验方法,研究了高压注水条件下煤体增湿的规律;运用注水实验数据进行反演数值试验,优化煤层高压注水数学模型内部参数,利用注水数值模拟试验确定了综采工作面煤层高压注水减尘技术的最优参数;运用了高压喷雾降尘效率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确定了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外置高压喷雾降尘的最优参数,研发了孔径为1.2 mm的7孔高压集成喷嘴。新安二矿、三矿煤层高压注水联合高压喷雾二级防尘技术应用效果表明:通过二级联合防尘措施,工作面全尘去除率高达96%,呼吸性粉尘去除率高达94%。  相似文献   
49.
为了研究基于风险的检验(RBI)中燃烧、爆炸后果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以API 581为基础,介绍了Level 1分析法、Level 2分析法及分析流程;然后,以油气分离器为例,根据API 581推荐的Level 1分析法编写VB程序,计算后果面积,采用PHAST软件计算Level 2分析法的后果面积;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以及二者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Level 1法比Level 2法简单,但其计算准确性较低;后果面积计算准确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潜在泄漏质量、能量调整系数和液相后果计算面积公式选用等;应用时应兼顾两种方法的计算精度和经济效益,并选取合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0.
为了提高燃料空气炸药(FAE)爆炸威力,设计制备了不同相态的FAE,并采用光测和电测方法,开展了开放空间下FAE一次引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固态、液固混合及液态FAE被一次引爆后,均存在引爆中心装药、抛撒燃料、点火和爆炸4个阶段,云雾存续时间均长于等质量TNT装药的相应值,随着距离增加,固态FAE爆炸场超压变化规律为“减少-增加-减少”,其值高于等质量TNT装药的相应值;液态、液固混合FAE爆炸场超压变化规律为“增加-减少”,远场超压高于等质量TNT装药的相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