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2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12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7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46篇 |
综合类 | 249篇 |
基础理论 | 48篇 |
污染及防治 | 47篇 |
评价与监测 | 25篇 |
社会与环境 | 10篇 |
灾害及防治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厌氧消化是常用的污泥稳定化处理方法,但污泥经厌氧消化处理后脱水性能恶化。分别用无机-有机复合调理剂和物理-化学复合调理剂对厌氧消化污泥进行调理,考察不同调理方法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对厌氧消化污泥的调理效果有限,最优条件下污泥比阻(SRF)分别下降了66.3%、89.2%和67.1%;PAC-PAM复合调理和PFS-PAM复合调理对厌氧消化污泥的调理效果较单种调理剂好,最优条件下SRF分别下降了98.2%和97.6%;稻壳、木屑和草木灰与PAM复合调理对厌氧消化污泥的调理效果较单种调理剂好,最优条件下SRF分别下降了97.3%、97.3%和97.7%。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环境技术概念的演经和环境技术创新的含义。首次对我国环境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在对社会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外环境技术创新的政策设计与实施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环境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状况及宏观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近几十年来中国POPs的使用情况出发,系统分析了典型POPs物质在农产品、土壤、母乳、水体和沉积物等介质中的污染状况。分析了国际上控制POPs的动向以及中国采取的应对策略,并对中国控制POPs污染的宏观对策进行探讨。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有关POPs的政策法规体系正逐渐与国际接轨,但还很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对污染事故的责任、处罚等明确措施,控制POPs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制定行之有效的环境监管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油污泥属危险性固体废弃物,大量排放已成为石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利用铜绿假单胞菌NY3及突变株,将油污泥转化为生物质,并研究了其特性。研究表明,NY3、NB1D、 NB2D及NB12DD均能降解油污泥中烷烃,但NY3、NB1D和NB2D菌对分子量较高烷烃(从C17~C32)的降解率比双突变菌NB12DD分别平均提高19.68%、28.76%和24.04%。铜绿假单胞菌NY3及突变株能直接将油污泥中烃类转化为胞外聚合物。与未加共代谢碳源相比,葡萄糖作为共代谢碳源时(培养液中表观油浓度达15 g·L-1),培养120 h后,NY3 、NB1D、NB2D、NB12DD菌胞外聚合物产量分别提高83.3%、79.8%、20.6%和62.9%,且碱性条件有利于各菌株高效降解油转化为生物质,pH为8~9时,其胞外聚合物产量均最高,分别达到8.1、4.34、4.94和7.15 g·L-1,野生菌NY3转化碳源为生物质转化率最高,为52.75%。结构和组成分析表明,胞外聚合物主要为糖蛋白,蛋白4.4%,总糖44.1%,蛋白与糖的连接方式为O-糖苷键链接,91.1%大分子粒径分布在33.0~716.9 μm范围。 相似文献
15.
16.
食品作为人体砷暴露的主要途径,其砷的含量和形态备受关注。由于食品原料通常要经过烹饪加工后才会被人食用,因此,食品的烹调处理过程及方式对砷的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在砷的健康风险评价研究中,需要作为重要因素进行研究。通过综述不同食品烹调处理前后砷浓度、形态和生物可给性变化的相关研究,分析了砷变化的特征,探讨了相关机理,并得出如下结论:烹调处理能使食品中砷的浓度发生升高或降低;高温烹调能使食品中砷形态发生变化,目前研究结果确定的变化主要是砷甜菜碱的分解,烹调中食品砷形态变化的机理尚不明确。不同烹调方式下,食品中砷的生物可给性差异较大,砷的形态变化可能是其生物可给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烹调特别是高温烹调下食品砷浓度升高及形态变化导致的健康风险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吕宝华 《安全.健康和环境》1994,(1)
强化岗位应知应会教育促进安全生产哈尔滨石油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吕宝华企业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有安全的长周期的生产,必须强化岗位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态度教育,必须强化应知应会这一基础工作。一、岗位应知应会教育的重要性1.应知应会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