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8篇
综合类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是反映安全生产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准确把握安全生产形势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工矿商贸领域目前缺乏系统完善的相关基础数据,为研究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总体情况,本文对其抽样调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基于对抽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全国生产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推算方法,可为我国开展生产安全生产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抽样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分级安全生产监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企业对安全生产监察需求非常大。全国安全监管体系建立不久,安全生产监察基础十分薄弱。截至2004年底,全国安全监管系统人员约2.5万人,其中,安全生产监察力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按照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在安全生产监察机构中,现场监察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比例约为2:1,我国从业人员的每万人拥有监察员数仅为0.933人,日本和英国分别是我国的1.4倍和4.8倍。  相似文献   
33.
企业职业伤害风险分级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我国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对企业强有力的安全监察.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安全监察的差距,提出了分级安全监察的理念,并研究了支持分级安全监察的企业分级指标和模型,使用模型对调查企业数据进行计算、排序和分级,效果明显,该模型能够起对分级安全监察起到指导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4.
英国中小企业风险评价分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内中小企业当前安全生产严峻状况和今后风险评价在中小企业中的安全监管中所占的地位。介绍了英国研发的一种针对中小企业简便实用的风险优先评价方法-RPA及其使用步骤,简要分析了对将来我国中小企业监管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用有限元法计算焊接残余应力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温度场和应力场的数值模拟,介绍了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方法的近期研究成果,并探讨了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
企业职业伤害风险分级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企业进行职业伤害风险分级,根据不同级别实施力度不等的监察以逐步扭转目前被动的安全生产局面。本文提出了企业职业伤害风险分级的指标体系和模型。该指标体系能充分显示企业职业伤害风险所在,并予以量化,该模型能对实施基于风险的分级安全监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7.
企业分级监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企业监察级别的划分是有效利用监察资源,提高监察绩效,实现集约型分级安全生产监察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安全生产现状,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特点和行业特性,建立了基于企业职业伤亡统计的分级监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柳州市502家企业的2005年监察级别进行了划分.最后,对企业分级监察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我国生产安全事故伤亡比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安全事故能够造成人员不同程度的伤害。根据几项安全科学实验与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四个工业化国家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认为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比率关系。由于从我国家统计数据中无法直接得到这个比率值,因此,通过对比分析,本文给出了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与受伤人数的比值,并估算了2006年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受伤人数及其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9.
选用氩弧焊工艺对1o号钢换热管与16MnlI管板四种组对坡口形式(缩孔45、缩孔u型、凸孔45°、平口45°)进行了焊接,并对其进行了拉伸及低周疲劳性能研究,对断后焊缝断面进行了显微形貌观察和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四种组对坡口形式焊缝结合良好,无明显缺陷。缩孔和凸孔焊接试样拉伸性能相差不大,平口焊接试样略低;平口焊接试样抗疲劳性能优于凸孔焊和缩孔焊。因此四种组对坡口形式中平口焊接试样的接头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0.
为科学规划并有效利用矿区及周边土地资源,以某铁矿爆破作业及临近拟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现场开展振动监测并结合修正后的撒道夫斯基公式得出振动速度等参数;针对单次爆破振动情形,依据不同类型建筑物在寿命周期内可正常使用对应的振动速度,得出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针对频繁爆破振动情形,采用ANSYS有限元建模分析频繁爆破振动下建筑物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单次爆破振动对建筑物影响较小,仅对精密科研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影响,长期爆破微振动会使结构出现“软化”趋势和疲劳损伤,当振动次数超过20 000次时(每天振动2次,约27 a),建筑结构压应力已超过破坏极限应力,从而预测建筑物使用寿命未达到设计年限要求;建议拟规划建设项目的选址距离振动源200 m以上(一般居住或办公用途)或1 km以上(精密仪器设备等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