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8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460篇
安全科学   411篇
废物处理   74篇
环保管理   186篇
综合类   1507篇
基础理论   210篇
污染及防治   263篇
评价与监测   125篇
社会与环境   96篇
灾害及防治   9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三维溢油预测模型在大连湾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溢油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了三维流场、剪流、湍流、风导输移和波浪破碎对海上溢油行为的影响,结合大连湾潮流的特点,预测了大连湾溢油的行为和归宿。旨在为大连湾海上溢油应急行动的决策和海岸油污染防范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62.
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评价地下水质量——以邯郸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邯郸市地下水主要污染指标年均值进行了探索性评价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综合携带了全部信息的91.374%。通过对这5个新的综合指标进行分析,确定了地下水的主要污染物,同时根据其综合得分对地下水进行分级,分析了其变化趋势,为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甲藻赤潮的海洋环境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有毒赤潮的“肇事者”通常是甲藻,它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甲藻赤潮的毒害主要是人食用含有毒素的贝类或鱼类后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本文就甲藻赤潮及其毒素所造成的环境公害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回顾,并对甲藻赤潮的预防与治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是对甲藻赤潮预防与治理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作了比较的论述和分析。并对我国甲藻赤潮的研究方向与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4.
关于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的探索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环保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防范环境突发事件的3个长效机制,即排查潜在事故隐患,建立信息系统;依据信息指标,建立预警系统;控制污染事态,构建应急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65.
66.
基于指标体系的地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对地下水环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指标与模型,通过实全对两个模型进行了进一步阐释。结果表明,模糊优选模型较系统学模型更能反映问题的实质,结果亦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67.
杀虫双对鲤鱼的亚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8.
大宝山矿区水体中重金属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大宝山矿区矿山废水的排放使周边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体中重金属Cu、Zn、Cd和Pb的溶解态浓度分别达到13.82、50.83、0.103和2.91 mg.L-1。Cu、Zn、Cd和Pb的溶解态和悬浮态含量沿河流主干道断面呈相似的空间分布规律,上游都是沿水流方向降低,下游因吸附于悬浮物中的重金属重新释放略有增加。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提取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AX)表明:4种重金属元素都以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其次为可还原态,个别断面的Cd可还原态甚至超过了残渣态的含量,说明该水体这4种元素对环境都有一定的潜在威胁性。  相似文献   
69.
70.
<正> 铅-铋硫碲化物只是近年来才发现。首先是J.Guha和R.Darling(1972)描述了含铅40.7%和含碲18%的矿物,但没有正式命名。后来在各种矿床中找到了它们的一些变种,如含3.5%到21%的铅以及含各种比例的铋和碲。对这些矿物只进行了成分研究,并取了名称代号。这类矿物有发现的矿物M(,等1980),还有碲铋矿D(《乌兹别克矿物》,1975)、矿物C(等,1976)、硫碲铋矿(Plimer,1974)、高碲“相”矿(Czaman-ske,Hall,1975)和硫碲铋铅矿(Aleksite,P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