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29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梁剑茹  李浙英  刘奋武  周立祥 《环境科学》2012,33(10):3606-3612
生物成因施氏矿物虽然在吸附As(Ⅲ)能力上表现出较其它吸附剂更为优越的吸附性能,但其制备过程中细菌分泌的多糖类物质使得矿物颗粒间存在明显的团聚现象.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施氏矿物矿物学特征及吸附性能的影响,寻求一种最佳的矿物预处理方法,以期进一步改善矿物颗粒团聚现象和提高对As(Ⅲ)吸附能力.采用NaOH、NaCl、200℃灼烧及乙醇-超声方法对施氏矿物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矿物的矿相均未发生变化,但其理化性质随处理方式的不同差异较大,矿物比表面积、Fe/S摩尔比、SEM图谱、As(Ⅲ)吸附性能与原始矿物相比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pH 12NaOH处理后矿物的吸附性能最佳,在室温下最大吸附量从原来的101.9 mg.g-1增加到143.3 mg.g-1,比表面积从原来的45.63 m2.g-1增加到325.18 m2.g-1,矿物干燥时团聚现象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2.
某些真菌可产生小分子有机酸,既具有酸化环境介质的功能,又具有络合重金属能力,因此可有效浸出环境介质(如土壤、底泥等)中的重金属.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产酸能力较高的真菌,经形态学及IT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黑曲霉,命名为Aspergillus niger Y9.测定了其生长特性,并采用摇瓶培养法探究其同步、分步培养法去除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效果.结果显示,该菌适宜生长pH范围较广(3.0-8.0),对Zn2+、Cd2+、Pb2+的80%抑制浓度分别为250、130、2 700 mg/L.培养20 d后pH降至2.1,柠檬酸、葡萄糖酸、草酸和苹果酸的产量分别为54.8、20.1、15.9、6.3mmol/L.分步培养法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浸出率最高为Zn 75%,Cd 100%,Pb 43%,略优于同步培养法(Zn 64%,Cd86%,Pb 19%).上述结果表明,Aspergillus niger Y9具有较强的重金属耐受性,能有效浸出土壤中的Zn、Cd、Pb,为后期采用该菌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3.
采用聚乙烯醇(PVA)与海藻酸钠(SA)复配的混合载体对前期研究分离得到的一株多底物硝基苯降解菌N1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确定10%PVA和3%SA为最优的混合载体配比,获得了高硝基苯降解率及优良机械强度等性能兼顾的固定化细胞.与游离态细胞相比,固定化细胞具有更高的硝基苯降解效率、更强的高盐度环境耐受性和更宽的pH适应范围.在处理硝基苯与苯胺混合废水时,固定化细胞受到苯胺的影响比游离细胞小.在连续10轮的降解试验中,固定化细胞表现出稳定的硝基苯降解能力,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餐厨垃圾经三相分离机分离得到的浆渣(简称餐厨垃圾渣)是一种有酸腐恶臭、水分含量高、外观呈泥状的有机废物。采用家蝇幼虫(蝇蛆)并结合机械化运行可高效快捷地将其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动物蛋白(蝇蛆)和优质有机肥(残料)。该蝇蛆处理中试生产线由进料布料系统、蝇蛆培养系统、虫料分离系统以及保温除臭除湿系统构成,单批次可处理500 kg餐厨垃圾渣。每批次处理仅需4 d左右,鲜幼虫产率为17.4%;且残料变成外观相对干燥、蓬松无臭,类似草炭样的优质有机肥,其产率为23.6%。按目前市场价格,处理1 t进入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原始垃圾可产生280~320元的收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嗜酸硫氧化菌株的分离及其在污泥生物脱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元素硫为底物,采用选择性液体培养基加富培养继以稀释平板法直接从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嗜酸硫氧化菌株SS-3.该菌株能将硫粉或硫代硫酸盐氧化成硫酸或硫酸盐,但不能氧化二价铁.序批式生物淋滤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该菌株并添加硫作为底物可有效加速污水污泥中重金属的溶出.经过15 d的生物淋滤,Cr,Cu,Z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6.8%,95.4%,100%.   相似文献   
26.
城市污泥堆肥中水溶性有机物的理化特性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透析和XAD-8树脂等方法研究了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水溶性有机物(DOM)的理化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肥的进行,堆肥DOM的浓度和pH值分别降低了58.4%和9.5%;DOM中小分子组分和亲水性组分分别减少了13.1%和9.2%,而大分子组分与疏水性组分有所增加,疏水性组分/亲水性组分由0.89增至1.29;DOM中C、H、N、S含量和C/H、C/N、C/S、C/(N+S)均呈降低趋势.这些变化趋势与堆肥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规律一致,因此,堆肥DOM的理化特性能用以表征堆肥的腐熟度.  相似文献   
27.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Pb在红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能量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Pb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Pb最大吸附量,随酸度增加显著下降,随温度升高提前达到平衡.用扩散速率常数计算的活化能(△E*)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加,Pb扩散需克服的能障加大;△H值为正,温度升高可促进Pb的扩散;AS值均为负,说明吸附反应使体系有序度增加.原液pH为4.5和5.6时,流出液的pH急剧下降;pH3.8和3.3时流入液比流出液的pH高,是由于土壤的缓冲作用和土壤表面质子化;当溶液中H+超过一定数量后,反应初期的H+消耗是快反应过程.H+对矿物的溶蚀成为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8.
生物催化合成的施氏矿物对废水中Cr(VI)的吸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模拟多种金属离子[Cr(VI),Cu2+,Zn2+和Cd2+共存的电镀废水中,采用新型生物催化合成矿物无定型羟基硫酸高铁(Schwertmannite,施氏矿物)去除废水中的Cr(VI).实验结果表明,施氏矿物对Cr(VI)络阴离子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吸附,整个吸附过程符合Langmiur方程.吸附的最佳pH值为6.0~7.0,最大吸附量为55mg/g,且当Cr(VI)初始浓度≤100mg/L时,去除率达90%以上.在温度20~50℃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吸附的影响较小.一价阴离子(如Cl-和NO3-)对Cr(VI)的去除干扰极小,而仅当介质中SO42-和PO43-与Cr(VI)的摩尔比分别超过5:1和1:5时,2种无机阴离子才影响施氏矿物对Cr(VI)的吸附.  相似文献   
29.
土壤溶液和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的比色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紫红色络合物Mn(Na2HP2O7)3在浓H2SO4存在时可氧化有机质使络合物颜色变浅的基本原理,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有机碳化合物(脂肪族与芳香族)、比色测定的条件(温度、显色时间和比色波长)与一些干扰离子对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的有机碳化合物的浓度与比色测定的吸光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比色波长为490~500nm.当溶液中Cl-浓度>80mg/L或Fe2+>15mg/L,会使比色测定结果显著增大,测定前需要排除它们的干扰;在所建议的最佳比色条件下,天然水体中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法测定结果相当于TOC仪测定结果的81%.当显色液中有机碳浓度为0~5mg/L时,土壤溶液水溶性有机碳比色法测定结果相当于TOC仪测定结果的76%.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土壤溶液和水体环境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是可行的,最突出的优点是无需价格昂贵的TOC仪,而且测定速度要比仪器快得多.  相似文献   
30.
水溶性有机物对草萘胺在土壤中吸附与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批次吸附试验和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了绿肥和污泥中水溶性有机物(DOM)对除草剂草萘胺在黄棕壤和石灰性潮土上吸附和迁移影响.结果表明,供试DOM均能明显降低草萘胺在2种土壤上的吸附,促进草萘胺的迁移,在黄棕壤上效果更明显.在所研究的草萘胺和DOM浓度范围内,绿肥DOM(GM)都比污泥DOM(SS)作用显著.草萘胺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方程定量描述.绿肥DOM和污泥DOM可分别使黄棕壤中草萘胺吸附量比对照处理(不加DOM)减少22.9%和11.3%,使迁移出土体的草萘胺总量提高了73.42%和26.87%,而使潮土中草萘胺的吸附量减少了9.5%和6.5%,迁移出土体的草萘胺总量增加了43.54%和28.29%.因此,农业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对农药环境行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