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103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72篇
综合类   350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通过对海河流域土壤中硫及其形态含量的分析结果,计算出该流域土壤中硫的库存量为7.90×10^kg。并以径流带入量,成土母质,人畜粪,化肥施入量,大气降尘及植物的残留量等因素为对土壤中硫的贡献;同时,以径流的带出,大气的扬尘量及植物体茎,叶因素为硫的迁出部分,以计算出海河流域土体中硫的进出量为0.68×10^9kg/yr,1.71×10^9kg/yr,以此来研究其流通关系。  相似文献   
82.
作者对西岭凤地山锡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特别是火山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西岭锡矿是一个与火山侵出相碎斑熔岩时、空、成因关系密切的次火山热液脉状锡矿床。根据西岭锡矿的地质环境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矿质、水介质来源建立了理想的成矿模式。进而指出粤东斑岩锡矿的远景。西岭锡矿类型的确定,对粤东和赣南火山岩地区锡矿普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的光催化降解效率.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DBS的光催化降解能用准一级反应式进行拟合,且DBS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当体系中存在磷酸二氢钠时,DBS的光催化降解速率降低;当体系中存在三聚磷酸钠时,在其低浓度时DBS的降解速率降低,在高浓度时降解速率则增加.磷酸盐与DBS在TiO2表面会产生竞争吸附,同时也会影响体系的pH值,从而影响到DBS的光催化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84.
为了探究3种不同粒径的污泥生物质炭(S1:大粒径 0.165 mm;S2:中粒径为0.025~0.165 mm;S3:小粒径0.025 mm)对Zn的吸附效率和固化稳定的机理,以此为污泥生物质炭在水污染控制方面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实验室模拟法,研究不同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和重金属浓度对生物炭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运用四步萃取法分析生物炭上Zn的吸附形态.结果表明:①生物炭在4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率呈先增加后平缓的趋势,最终吸附量S1S2S3;②溶液初始浓度为0~2 mmol·L~(-1)时Zn~(2+)的吸附量呈线性增长趋势,但随溶液浓度超过2 mmol·L~(-1)时吸附量开始趋于饱和;③3种不同粒径生物炭的水溶性组分Zn分别占总萃取量的1.70%、5.02%和7.47%,可交换态组分分别占25.27%、32.35%和27.29%,酸溶性组分分别占35.06%、38.63%和27.90%,非生物利用组分分别占37.97%、24.00%和37.34%.④污泥生物质炭的动力学吸附特征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单位质量的污泥生物质炭粒径越小吸附量越大;⑤污泥生物质炭的等温吸附特征更符合Langmuir模型,小粒径的生物质炭最大吸附量最优;⑥在酸性条件下随着pH的上升污泥生物质炭的吸附率在逐渐增加,碱性条件下吸附率的增加可能是形成锌的络合物沉淀导致的;⑦Zn的吸附形态以酸溶性和非生物利用态为主,水溶性占比较小.污泥生物质炭对Zn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S1吸附的Zn酸溶性组分和非生物利用组分占比最大,吸附效果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85.
人工湿地中磷是通过基质、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去除的,其中基质对磷的吸附和沉淀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方面。构筑两个以碎石和细砂为填料的人工湿地模拟单元,一个种上芦苇,另一个不种任何植物,研究湿地对磷的处理效果。前期试验表明,种芦苇的湿地总磷去除率可以迭到92%,其中,总磷的67.35%在湿地上部就得以去除,有相当一部分磷是由湿地中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协同作用加速去除的。最后对人工湿地除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
废旧汽车的环境问题与回收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育  夏北成 《污染防治技术》2003,16(Z1):158-161
我国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随之废旧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废旧汽车的回收处置技术、管理方式和相应法规都不完善.因此,分析了废旧汽车主要污染物的危害,研究了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措施,提出了加强废旧汽车回收管理法规的建设,建立和完善回收管理体系以及示范试点,开发生产绿色汽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7.
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分子生物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渗透到各相关学科。本文综述了分子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其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讨论了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的检测应用及在污泥、生物膜、底泥和土壤等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分析方面,以及环境工程菌的挑选和培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巨大研究前景,对该技术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8.
我们于1995年3月 ̄4月调查了武汉市高位铁皮水箱的供水质量。结果表明:高层住宅水箱近年虽曾清洗消毒,但高层用户龙头水及水箱水中游离性全氯未达标比例较大,分别为73.3%和66.7%。个别底层住户水样中铁超标。高位水箱水样中细菌总数超标比例为20%。反映了高层住宅二次供水中在水的输送、贮存过程中有二次污染存在。经水样监测指标相关性和灰色关联性分析,认为游离性余氯可作为常规监测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质量的  相似文献   
89.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在大气中存留时间很长的强效温室气体,并被认为是21世纪破坏臭氧层的重要物质之一,气候预测需要对自然与人为排放的包括N2O在内的温室气体进行全面准确地估算.内陆水体是N2O的重要排放源,由于人为氮输入的增加,江河N2O的排放量可能逐年升高.本研究总结了江河N2O排放速率的研究方法,重点汇总了中国各气候带十大流域江河N2O的溶存浓度和水气界面交换通量,并与世界其他河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江河溶存N2O浓度为0.3~1591 nmol·L-1,N2O释放通量为-12.2~2262.1 μmol·m-2·d-1,总体与世界其他江河的范围值具有可比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江河N2O的产生和释放机理,探讨了水中溶解性无机氮、溶解氧、有机碳以及水文、地形地貌与气象条件等对江河N2O产生和释放的影响,并讨论了变化环境下江河N2O的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解决220 V-6 kW石英灯管阵列在试件表面1200 ℃持续40 min以上试验过程中的热破坏问题。方法 对灯管破坏形貌进行分析,通过热应力计算找到了爆灯的主要原因。针对现有加热器灯阵中灯头部位的热结构问题设计一套气体强制对流冷却装置,利用流体仿真分析方法获得出气管上不同出气孔孔径在相同间距条件下的气流速度、出气管外空流场状态和有灯阵时的灯头绕流冷却效果,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结果 在相同地面热环境模拟试验中成功进行了考核试验。对比有无冷却装置时的试验结果,对流换热装置能够增加灯管使用寿命,保证试验质量。结论 针对灯头部位进行强制对流保护的方法,能够提高加热器在试验过程中的热环境模拟温度上限和有效试验时间,对高温长时间类热环境试验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