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废物处理   3篇
综合类   11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酸性体系中Pd/PPy/foam-Ni电极电化学还原三氯甲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治荣  葛慧  胡翔  彭永臻 《环境科学》2009,30(2):439-444
在沉积电流密度5 mA·cm-2,沉积时间40 min条件下,通过电沉积方法制备Pd/PPy/泡沫镍(foam-Ni)电极,以Pd/PPy/foam-Ni电极为阴极研究酸性体系中三氯甲烷的电化学还原脱氯,实验在室温条件下进行.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进行测试,Pd/PPy/foam-Ni电极在-500 mV (vs Hg/Hg2SO4)左右获得很大的氢吸附峰电流值,峰电流值为-100 mA.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聚吡咯的引入改变了Pd在电极表面的沉积形态,使电极表面具有很好的空间延伸性.在酸性体系中进行Pd/PPy/foam-Ni电极对三氯甲烷的电化学还原脱氯实验,结果表明,综合考虑三氯甲烷去除率及脱氯过程电流效率,在保证脱氯过程电流效率为44.17%的条件下,三氯甲烷的去除率为49.23%,此时最佳脱氯电流密度为0.05 mA·cm-2,最佳脱氯时间为180 min,实现了在酸性水溶液体系中,低初始浓度三氯甲烷较好的脱氯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间歇试验的方法对不同HRT条件下,两相厌氧工艺处理含麦秸的低浓度废水的产酸相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HRT为3 h、4 h、6 h和8 h时,有麦秸反应器和无麦秸反应器中的pH、COD、氨氮、VFA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四种HRT条件下,除第一周期外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pH始终要低于无麦秸反应器的出水pH,而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COD、VFA要始终高于无麦秸反应器的出水COD、VFA,且添加麦秸会明显增加反应器前三个周期的出水氨氮浓度。HRT为3 h、4 h、6 h和8 h的有麦秸反应器的第一周期出水COD浓度分别比进水COD浓度增加了1.34倍、1.04倍、1.18倍和0.96倍。在有麦秸反应器中,HRT为3 h、4 h和8 h之间的酸化率相差不大,而在无麦秸反应器中,HRT为4 h的酸化率要大于3 h、6 h、8 h的酸化率。HRT从3 h增加到8 h不会对有麦秸反应器的pH环境有太大的影响,也不会使有麦秸反应器的出水COD浓度得到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北京某水库的微污染水源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源水和生物接触氧化柱(简称生化柱)出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氯化后形成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以CHCl3,CHCl2Br和CHBr2Cl为主,其中CHCl3含量最高,约占THMs的70%。水温对THMs前体物的去除有很大的影响,水温15.8℃时,生化柱对THMs前体物的去除率为65.2%;当水温由15.8℃降至12.8℃时,THMs前体物的去除率由65.2%降至18.8%。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间,生化柱UV254吸收值的平均去除率为11%。  相似文献   
14.
针对餐厨沼液高COD、高氨氮的特点,采用“陶瓷膜-微氧曝气-MABR”组合工艺处理餐厨沼液。将陶瓷膜作为预处理单元对沼液中的TSS及部分耗氧有机物(以COD计)、NH4+-N进行去除,出水进入微氧曝气单元后,耗氧有机物被进一步去除,并维持NH4+-N处于较低的硝化率。当微氧曝气单元运行稳定后,在MABR单元中启动一段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进行深度脱氮研究。结果表明:陶瓷膜对TSS去除率达98%,COD降低了73%,NH4+-N去除率为14%;经过50 d的驯化,在DO低于0.5mg·L-1的条件下,微氧曝气单元COD降低了90%,平均NH4+-N损失率仅为12.7%;出水三维荧光光谱显示剩余耗氧有机物为类富里酸和类腐殖酸,难以进一步被生物降解;MABR单元经过148d的驯化启动,成功实现一段式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稳定运行,尾气压力为0.025 MPa时处理效果最佳,NH...  相似文献   
15.
钛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电沉积法在钛网(Ti)上负载钯、钯镍双金属及聚吡咯(PPy)双金属,对比研究不同修饰对电极电化学催化活性的影响。循环伏安测试(CV)表明,在最佳制备条件下,Pd/Ti电极在-500 mV(以Hg/Hg2SO4为参比电极)左右获得氢吸附峰值为-59.47 mA;引入Ni制备双金属修饰电极(PdNi/Ti电极)获得氢吸附峰值为-64.40 mA,双金属修饰电极表现出较好的电催化性能;吡咯修饰后制得的Pd-Ni/PPy/Ti电极获得的氢吸附峰值最大,峰值为-80.14 mA,电催化性能更优。扫描电镜(SEM)分析了Ni和PPy的引入对电极表面形态的改变。利用原子发射光谱(AES)分析了电极表面Pd、Ni金属的负载量。实验表明,Ni与PPy的引入使Pd-Ni/PPy/Ti电极在大大减少钯负载量的情况下,仍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电化学脱氯潜能也很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2-氯酚在超临界水-NaOH体系中的脱氯特性,考察了NaOH添加对2-氯酚转化率、Cl-生成率、脱氯选择性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OH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2-氯酚的转化率、Cl-的生成率和脱氯选择性。2-氯酚的转化率随着NaOH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460℃、25 MPa条件下,NaOH添加量与2-氯酚的摩尔比为1∶1时,停留时间27 s时可实现2-氯酚的完全转化。  相似文献   
17.
饮用水处理中的几种消毒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饮用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液氯、二氧化氯、氯胺及臭氧进行了比较,指出消毒效率为:O3>ClO2>Cl2>RNH2Cl,消毒持久性顺序为:RNH2Cl>ClO2>Cl2>O3,成本费用为:O3>ClO2>RNH2Cl>Cl2,液氯和二氧化氯消毒会产生有毒的消毒副产物,几种消毒剂各有所长,在使用时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沉积法制备了Pd/Ti电极,用于2,4,6-三氯酚(2,4,6-TCP)的电还原脱氯.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了2,4,6-TCP脱氯试验条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了脱氯中各步骤的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2,4,6-TCP初始浓度为80mg/L时,优化的脱氯参数为电流为5mA,支持电解质Na2SO4浓度为0.05mol/L,阴极电解液初始pH值为2.40.在优化条件下, 2,4,6-TCP在80min内完全脱氯; 2,4,6-TCP的还原脱氯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主要脱氯途径为2,4,6-TCP→2,6-DCP→2-CP→苯酚.  相似文献   
19.
铁系金属对氯代有机物的还原脱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属还原法中铁系金属还原脱氯去除氯代有机物的机理及研究现状,概括总结了催化剂类型、两种金属的比率、氯代有机物种类、溶液pH、反应温度、污染物初始浓度等因素对脱氯效果的影响,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复合生物反应器低溶解氧同步脱氮除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复合生物反应器(HBR)中同时存在的活性污泥和悬浮生物膜混合生物体系,进行了同步脱氮除磷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和进水COD/TN对系统脱氮除磷效果有重要影响.当曝气量(Qair)控制在0.07m3/h时,系统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较好,最大释磷率(释磷结束时溶液中PO3-4-P浓度与初始PO3-4-P浓度百分比)为249%,TN平均去除率为80.0%,PO3-4-P去除率为92.2%.曝气量升高或降低,TN、PO3-4-P去除率均降低.随着COD/TN的升高,系统TN、PO3-4-P去除率也逐渐升高,COD/TN从3.2升高至10.5,系统TN平均去除率从70.3%升高至84.9%,PO3-4-P平均去除率从82.2%高至96.0%.整个试验过程中污泥体积指数(SVI)均小于90 mL/g,污泥的沉降性能良好.实验采用复合反应器进水后未经过传统脱氮、除磷理论认为所必须的缺氧、厌氧段而直接曝气,仍然取得较高的TN、PO3-4-P去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