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39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71.
水中矿物油和动植物油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测定水中矿物油和动植物油含量对环境分析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验证明 ,内径 17mm ,干法装柱的玻璃层析柱 ,具有节约洗脱剂、省时、回收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72.
273.
电-Fenton法是一项新兴的废水处理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了电-Fenton法的基本原理、基本类型、基本特点,以及对水体中的农药、染料、PPCPs、工业污染物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应用的现状,同时也指出了该法的一些优点和目前的不足,提出电-Fenton法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4.
建立了以EDTA和柠檬酸为铁盐络合剂的循环脱硫体系,采用络合铁法对垃圾填埋气中的H2S进行脱硫中试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所建立的络合铁脱硫体系运行稳定,脱硫效率高,适合应用于垃圾填埋气中硫化氢脱除。  相似文献   
275.
丙烯酸废水超临界水氧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2O2作为氧化剂,对丙烯酸生产废水进行超临界水氧化研究.得到了反应速率方程表达式.COD、H2O2和水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0和0,指前因子A为4.97 s-1,反应活化能Ea为20.64 kJ/mol,诱导时间为8 s左右.  相似文献   
276.
活性红BF-3BN脱色菌群的构建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梯度压力式驯化法,从河南某印染厂的活性污泥中富集筛选一组活性红BF-3BN高效脱色菌群AR1。经菌株分离和16S rDNA测序分析,确定菌群内微生物分别归属Clostridium sp.、Pseudomonas sp.和Shewtnella sp.等3个属。染料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在活性红BF-3BN起始浓度为200...  相似文献   
277.
复理层     
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的地向斜-造山带中,都发育有所谓的“复理层”(flyseh)或“复理式互层”(Flysch-type alternation)地层。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发育有浊流沉积物及其有关的地层,厚度可达数百米,有时数千米。但在地向斜-造山带沉积物中,仅分布于一定层序的范围内,反映地向斜发生分化后,造山运动开始时期,或其进一步发展时,沉积盆地比较急速的沉降。  相似文献   
278.
笔者对茅东断裂带构造岩和断层泥进行了显微构造、力学实验研究和差热分析.由显微变形、构造岩类型及方解石脉穿插、位移等微观现象显示茅东断裂带具有多期的挤压剪切运动方式,其中"切砾"现象、石英塑性变形等反映茅东断裂具有快速粘滑兼有旋转的滑动方式,它与溧阳地震的成因机制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79.
280.
用H2O2作为氧化剂,在595~704 K、18~30 MPa条件下,对活性染料废水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随温度、压力、停留时间和氧化剂量的增加而上升,在704 K、28 MPa时,COD去除率可达到98.4%,停留时间小于35 s.COD、H2O2和水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0和0;反应活化能Ea为37.21 kJ/mol;指前因子A为76.69 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