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12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六价铬分析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时,试样混浊、有色;用锌盐沉淀分离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时,絮凝效果不佳;试样中含有氧化性、还原性物质;显色剂有色;比色皿厚度不一致等因素对测试结果准确度影响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2.
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量。本法基于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作氧化剂,然后在115℃烘箱内加热氧化半小时(从室温放入样本,在烘箱内同时升温至115℃,恒温半小时)的办法代替水浴加热,用亚铁溶液代替草酸还原过剩的高锰酸钾,被氧化出的当量高铁用磺基水杨酸显色,直接在分光光度计上比色测定,用葡萄糖作标准计算结果。本法的检出限为0.02mg/L,当含高锰酸盐指数5mg/L 时,变异系数为4.8%。本法与标准方法同时测定水样,其误差范围在10%以内,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本法可批量分析水样,若与流动注射分析连用,  相似文献   
103.
高锰酸盐指数分析一般不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因为加标回收率的实施对一个综合指标来说不易找到现成的标准物质,且容量法做加标回收存在一定困难,为加强高锰酸盐指数分析时准确度的控制,文章在加标回收率的测定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论述了加强环境经济能力建设的背景、避免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的措施以及商业银行参与环保产业融资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5.
苏州河网区河道上覆水与底泥中氮素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荣菲  庄舜尧  戎静  杨浩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2):1433-1439
以苏州河网区河道为研究对象,分布式采集10个采样点,分析水质状况和底泥中氮素形态与含量及其剖面分布,以探讨上覆水和底泥中各形态氮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上覆水中ρ(总氮),ρ(总磷)及ρ(CODCr)均超标,水质呈弱碱性,ρ(硝态氮)(1.10~2.39 mg/L)均高于ρ(铵态氮)(0.30~1.70 mg/L),80%的采样点水质为劣Ⅴ类,水质污染严重,且以氮污染为主;底泥中w(总氮)为2.78~6.30 g/kg,其随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河道污染负荷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底泥中w(铵态氮)为37.2~228.0 mg/kg,其随沉积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铵态氮的沉积量在逐年减少;底泥中w(硝态氮)为13.1~69.4 mg/kg,其在各点的剖面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这可能与河道水体流动性较大有关. 相关性分析和空间关系分析显示,虽然上覆水中各形态氮含量和底泥表层中各形态氮含量点位对应的关系不显著,但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即由于水体的流动性,使得底泥到上覆水的氮含量高值区有从东向西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6.
赖氨酸废水的处理和氨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镇民 《化工环保》2001,21(5):258-263
对赖氨酸浓废水调 p H沉淀处理后的澄清水进行预处理 :先加入石灰乳 ,搅拌、沉淀 ,SO42 -从 2 0 0 0 0 m g/ L 左右降至 130 0 mg/ L 左右 ,去除率为 94%左右 ,然后进行空气吹脱 ,NH3- N从 5 0 0 0 mg/ L左右降至 80 m g/ L左右 ,去除率 >98%。吹脱出水经厌氧生化处理后 ,再进行空气吹脱 ,NH3- N从 70 0 mg/ L 左右降至 85 mg/ L 左右 ,去除率 >86 %。再吹脱出水与稀废水混合后进行好氧生化和 A/ O、O系统处理 ,出水的 COD<10 0 m g/ L,BOD5<2 0 mg/ L,SS<70 mg/ L,NH3- N<2 5 m g/ L。对浓废水与石灰乳混合后搅拌过程中及两次空气吹脱过程中挥发的 NH3进行回收 ,将其与 H2 SO4反应 ,生成的 (NH4) 2 SO4回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7.
pH调节对活性污泥混合液膜过滤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庄芫  吴金玲  黄霞 《环境化学》2006,25(1):55-59
探讨了用NaOH调节pH值对膜-生物反应器混合液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污泥混合液性质的变化研究其作用机理.试验表明,适当调节pH到碱性,可以使膜过滤性能得到改善.投加碱液使污泥胞外多聚物(EPS)减少,污泥容积指数(SVI)降低,但上清液中总有机碳(TOC)浓度增加.混合液膜过滤性能的改善与污泥SVI的降低密切相关.在碱性条件下,从细胞表面脱落下来的EPS对絮体颗粒的絮凝性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效果有限.推测碱液处理使细胞表面的LB-EPS脱落,从而使细胞表面疏水性增加,有利于絮体颗粒之间的絮凝,从而有利于混合液膜过滤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8.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废水COD浓度高、毒性大、污染物成分复杂、较难生物降解。通过系统阐述目前国内外各种针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废水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动态,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此类农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此类废水处理工艺选择和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9.
植物生态浮床的制备及其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福州市闽侯县旗山大学城景观湖某富营养化实验水区,制备了一种应用型植物生态浮床。原位修复结果表明,负载美人蕉(Canna coccinea Mill)的生态浮床对浮床周围的小生境有一定的修复效果;对美人蕉根际圈的微生物数量跟踪显示,在60 d内,微生物数量增加了2个数量级,微生物种类无明显变化,但不同植株根际圈的微生物种类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0.
完善生态影响评估 促进中国生态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影响评估对减少工业和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估工作比较重视发展项目对其周围水、气污染方面的评估,对自然资源影响的评估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对生态影响评估的重要性及中国内地生态影响评估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讨论,并介绍了香港生态影响评估系统,以为我国同地生态影响评估工作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