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溪  廖雷  凌云汉  覃爱苗  赵成根  赵非超 《环境科学》2011,32(11):3372-3378
采用原位阳极氧化法在Ti基底上制备了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SEM图像表明TiO2纳米管定向排列整齐,分布均匀,其管径范围在70~100 nm.XRD结果证明,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为无定型晶型,经退火后为具有良好光催化活性的锐钛矿型.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为目标物研究了TiO2纳米管光电催化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以0.1 mol/L NaCl为电解质,在氧气热处理气氛下,外加偏压为0.5 V、pH=3.25、光照强度为1 000μW/cm2、纳米管薄膜表面积为2 cm×2 cm且MB初始浓度为10 mg/L的条件下,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光电催化降解MB的降解效率可达99.56%.电化学阻抗谱分析显示,光电催化降解过程的速控步骤均为表面反应步骤,外加偏压减小了界面电荷转移阻抗,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2.
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一般直接排放到下水管,经市政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综合处理,或者通过专门的运输车辆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生物处理。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成分复杂,且含有多种难降解的有机物,不利于污水处理厂的生物处理。为了达到将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及时、就地、干净和快速地处理,减轻后续生物处理负担的目的,本文以桂林市南溪山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压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利用Fenton和聚合硫酸铁(PFS)组合处理100mL城市生活垃圾压滤液的最佳反应条件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pH值为2.5、H2O2的投加量为12.0mL、H2O2与Fe2+的摩尔比(Fe2+的投加量)为10∶1、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30℃时,Fenton法处理达到较好的效果;PFS法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值为8、PFS的投加量为3.6mL、搅拌方式2(先250r/min反应2min、再60r/min反应8min)、反应温度为30℃;将经Fenton法最优处理后的垃圾压滤液调节至PFS法处理的最佳条件,再利用PFS法处理生活垃圾压滤液,得到浊度去除率为96.49%,COD的去除率为85.20%,氨氮去除率为45.36%,浊度、COD、氨氮分别降到8.4NTU、3 728.0mg/L、149.8mg/L。  相似文献   
3.
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净化烹饪油污菌种选育的环境和营养条件 ,即 :油 :2 0mL、NaNO3( 2g L) :4mL、KH2 PO4( 0 .5g L) :3mL、微量元素溶液 (CuSO4·5H2 O 0 .0 3g L ,ZnSO4·7H2 O 0 .1g L ,MnCl2 ·4H2 O 0 .0 5g L) :1mL和温度 3 7℃ ;而且得出氮源是影响菌体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降解的重要因素 ,而微量元素和磷源对菌种培育结果影响较小。在此优化条件下选育出了合适降解烹饪油污的c种子菌液 ,其每天可降解油 2 2mg L以上 ,并鉴定出主要的微生物是嗜水性气单孢菌 (Aeromonashydrophila 4AK4)、黄丝藻属 (Tribonema)和多甲藻属 (Peridinium)等菌体 ;分析了选育过程活性微生物、目标污染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发现所选微生物能利用油类物质作为碳源进行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4.
以改性蔗渣焚烧灰为吸附材料,通过吸附实验研究其吸附去除硫酸盐的吸附机理。利用伪一级和伪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及内扩散模型,对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蔗渣焚烧灰吸附去除硫酸盐较符合伪二级动力学特征,整个吸附反应的吸附速率主要由颗粒内扩散决定;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发现,Langmuir模型更好地描述改性蔗渣焚烧灰对硫酸盐的吸附过程;用Van’t Hoff方程式计算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ΔH和ΔS均为正值,ΔG为负值,说明该吸附反应是自发的、吸热的,且是反应过程中体系混乱度增加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挥发性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排放到大气中,逐渐增加的VOCs已成为当今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生物净化VOCs具有易操作、维护方便、净化效率高、运行费用低、安全性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VOCs废气生物处理技术原理是将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换为无害或者低害的物质,而微生物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生物滤池、生物滴滤、生物洗涤3种净化工艺的原理和研究进展,将3种反应器优缺点进行了对比;最后论述了该技术当前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酸雨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酸雨的形成机制及影响酸雨酸度的因素。重点探讨了致碱物质,如气体氨、含有Ca^2 、Mg^2 的碱性粒子以及海盐氯循环对酸雨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桂林市2013年机动车保有量数据的基础上,参考清华大学开发的中国多尺度大气污染排放清单模型(MEIC)中的排放因子,估算流动源对大气细颗粒物的贡献。结果表明:桂林市区和桂林3大区域的流动源PM_(2.5)排放量分别为71.96和118.87t;按使用的燃料来分,柴油燃料对桂林市区和桂林3大区域PM_(2.5)贡献率较大,分别为94.07%和90.44%;按机动车类型来分,桂林市区和桂林3大区域的流动源PM_(2.5)主要贡献车型均为重型载货车、大型载客车、中型载货车,3大车型PM_(2.5)贡献率之和均超过80%。  相似文献   
8.
将活性污泥驯化25d后,考察了其性能及其在洗涤净化餐饮油烟VOCs过程中气液组成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驯化后活性污泥的MLSS稳定在3.10g·L-1,MLVSS稳定在1.60~1.90g·L-1,SV、SVI分别稳定在35%和120 mL·g-1;在此条件下,洗涤净化系统对油烟的洗涤效率稳定在85%;系统对油...  相似文献   
9.
洗涤法净化油烟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油烟废气由泥浆和活性污泥2种洗涤液分别进行洗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洗涤液中泥浆和活性污泥的质量浓度愈高,其初始洗涤效率越高.在ρ(泥浆)和ρ(活性污泥)为1.2 g/L,烟气流量为2.8 m3>/sup>/h,油加热温度为160 ℃,洗涤液量为20 L条件下,运行15 d,泥浆的平均去除率为67.4%,油烟粒子粒径由0.2~75 μm变为0.2~42 μm,其液相油烟饱和浓度达95.77 mg/L;而活性污泥平均去除率为83.9%,油烟粒子粒径由0.2~75 μm变为0.2~5.5 μm,其液相油烟饱和浓度为50.00 mg/L.从活性污泥洗涤液中筛选出4株优势菌种,它们对油烟的降解效率大于60%,表明活性污泥洗涤液的洗涤效率明显高于泥浆,是由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对油烟污染物具有显著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廖雷  钱公望  吴娟 《环境化学》2004,23(1):43-45
通过实验确定了复合薄膜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硝酸灵膜厚度为12nm,BaCl2膜厚度为2nm;采用辛醇蒸汽来促进粒子与复合薄膜的反应;样品在蒸汽中的处理时间为18h.在所确定的反应条件下,粒子中所含的硝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与复合薄膜反应后,在电镜下分别具有清晰的针状结晶和圆环状晶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