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介绍污染土壤电动修复技术的最新动态,探讨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改良技术及应用工艺的研究进展。为了提高修复效率和扩大电动修复技术的应用范围,现在已经发展了电动法与其它方法相结合的土壤修复技术。归纳总结了电动修复中常用的几种组合技术并对组合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和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电动法修复污染土壤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湿法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研究了次氯酸盐浓度、氧化反应温度、铁盐原料选择、洗涤所用溶剂种类等对高铁酸钾纯度和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制备次氯酸盐溶液时用冰水浴反应温度控制为20℃,选用37.5%的KOH溶液,可制得ClO-质量分数为123.5 g/L的饱和次氯酸钾溶液。实验还表明制备高铁酸钾的最佳反应时间为45 min,硝酸铁投加量为化学计量的80%时,可得到纯度为80%~90%、产率为71%的高铁酸钾固体产物。通过实验提出在0℃饱和的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搅拌,高铁酸钾晶体可以充分析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了徐州权台矿煤矸石和煤泥的提取物对土壤硝化细菌代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矸石水的提取物外,煤泥和矸石在不同提取剂中的提取物对硝化细菌的代谢速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煤泥和矸石中的有害物质和盐分,其综合生物毒性作用不容忽视;此外,通过研究表明该方法在研究煤矿固体废物的生态效应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法制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加强环境法制意识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法律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电动修复苯胺污染土壤的过程中,添加液的加入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当腐植酸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时,起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苯胺在土壤中迁移增强并在距阳极80~90mm富集。土壤中均匀加入Tween80或β-环糊精后,苯胺在3取样点富集,但富集浓度后者是前者的1.28倍,且污染物有向阴极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对环境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评价农药对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毒性是新农药开发应用的重要环节.依据国家环境保护局"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了78%川楝素原粉和0.5%川楝素乳油对生态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川楝素原粉对鹌鹑、家蚕、蜜蜂、蚯蚓、瓢虫、蝌蚪等非靶标生物均为低毒;川楝素乳油对家蚕、蜜蜂、蚯蚓、瓢虫等均为低毒,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对鹌鹑中毒,对蝌蚪高毒.可见,植物源杀虫剂川楝素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较为安全,但在水田及桑园应慎用0.5%川楝素乳油.  相似文献   
18.
影响煤炭微生物脱硫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能源条件、细菌接种量、氮素营养和酸预浸洗煤样等影响微生物煤脱硫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亚铁盐作能源条件培养的菌株,其脱硫效果较好;对于定量的煤样,在一定限度内增加细菌接种量,可提高煤的脱硫率,但超过某限度后,煤脱硫率的提高并不明显;在煤浆中添加适量的无机氮营养,可有效提高煤的脱硫率;脱硫前用酸预处理煤样,不仅可提高脱硫效率,还能缩短煤脱硫反应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张兴 《安防科技》2008,(8):9-11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VW2005芯片的4路MPEG-4数字监控系统音视频压缩编码卡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其中包括多路音视频数据采集和MPEG-4压缩编码模块,编码后的数据码流通过PCI总线传送至计算机功能模块以及驱动过程,并介绍了板卡与主机之间实现数据通讯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万亩枸杞示范园"119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铅(Pb)、镍(Ni)、锌(Zn)、锰(Mn)、铜(Cu)、铬(Cr)和镉(Cd)含量,以宁夏土壤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利用单因子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和潜在生态危险指数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借助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b、Ni、Zn、Mn、Cu、Cr和Cd含量分别为34. 78、52. 376、83. 692、641. 114、38. 130、87. 257和0. 149 mg·kg~(-1),均低于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但超过了宁夏土壤背景值.内梅罗综合指数显示枸杞地81. 51%样点的土壤重金属呈现轻度污染,16. 81%样点呈现中度污染,1. 68%未受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险复合指数表明,13. 45%样点表现为轻微生态风险,86. 55%样点表现为中等生态风险.枸杞地土壤重金属有4种主要来源:自然源、工业活动源、交通源和农业活动源,其中Ni和Cr的来源以自然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55. 49%和64. 66%,Pb和Mn的来源以工业活动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46. 93%和42. 53%,Zn和Cu的来源以交通源为主,贡献率分别为43. 51%和53. 71%,Cd的来源以农业活动源为主,贡献率为76. 79%.枸杞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受人类活动影响且来源复杂,应根据其贡献率加强控制,确保中宁枸杞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