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162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采用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作为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启动运行的装置,考察了不同上升流速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并对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IFAS)系统内颗粒污泥粒径的变化和生物膜上的生物量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颗粒污泥和生物膜上的微生物进行高通量分析,探究在不同聚集体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在连续运行过程中,上升流速由2m/h增加至6m/h的过程中,总氮去除负荷由0.20kg/(m3·d)逐渐增加至0.66kg/(m3·d),而ΔNO3--N/ΔNH4+-N的比值稳定在0.11,成功实现了CANON的高效稳定运行.当上升流速增加至8m/h时,CANON工艺脱氮性能失稳,总氮去除负荷(NRR)降低至0.42kg/(m3·d),污泥平均粒径由1.3mm减小到0.9mm.上升流速恢复至6m/h后,CANON脱氮工艺脱氮性能逐渐恢复,最终NRR稳定在0.60kg/(m3·d)以上,污泥平均粒径恢复至1.2mm,生物膜生物量的比生长速率为0.0024d-1.高通量测序显示,颗粒污泥中主要以氨氧化细菌(AerAOB)功能菌Nitrosomonas(2.45%),和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功能菌Candidatus Kuenenia(2.38%)为主要菌属;而生物膜中主要是AnAOB功能菌Candidatus Kuenenia(9.78%)、Candidatus Brocadia(4.23%),同时还检测出少量AerAOB功能菌Nitrosomonas(0.40%).结果表明两种微生物在不同聚集体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2.
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式WRF-Chem,对亚洲季风气候变化背景下云南省蒙自市大气环境容量进行模拟评估.根据标准化南亚夏季风指数分别选取2005年和2015年为强、弱季风年.对2015年四季(以1月、4月、7月和10月为代表月)和2005年夏季(7月为代表月)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蒙自市2015年全年CO、NO2、SO2、PM2.5、PM10的大气环境容量分别为120.31、1.127、1.875、1.267、1.688(×104t/a),其中各污染物冬季大气环境容量最小,春季的最大(PM10除外),且PM2.5在冬季排放量已饱和.强季风年相对弱季风年夏季CO、NO2、SO2、PM2.5、PM10的大气环境容量分别提升4.81%、3.86%、12.6%、18.4%、8.7%,其中PM2.5的容量提升最高.亚洲季风年际变化对云南高原空气质量及大气环境容量具有重要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3.
岳强  张宝忠  沈汝浪  张凯 《环境化学》2011,30(7):1368-1369
研究显示养殖食用鱼体内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的浓度水平高于野生鱼,然而目前国内外涉及PCBs在淡水养殖鱼塘迁移规律的研究还非常少.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地区,弄清鱼塘生态系统中PCBs的主要污染源和输入途径,可为相关污染物治理,降低或消除水产品中的PCBs残留量...  相似文献   
144.
农田土壤微塑料分布、来源和行为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微塑料(MPs)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农田土壤中.针对农田土壤中微塑料可能发生的污染问题,对全球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的分布、丰度、来源、形状、聚合物组成、尺寸和迁移等方面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研究展望.全球各地所调查农田土壤均有微塑料检出,其来源主要包括农用塑料薄膜、有机肥、污泥、地表径流与农业灌溉、大气沉降和轮胎磨损颗粒.土壤中微塑料形状以碎片、纤维和薄膜为主,微塑料聚合物组成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为主.农田土地利用方式显著影响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农田土壤中微塑料丰度随颗粒变小而增加.土壤中微塑料可在耕作、淋溶、生物扰动和重力作用下发生迁移.今后应加强土壤微塑料检测方法、数据库建立、安全阈值、迁移转化规律、潜在生态健康风险评价和防控技术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为农田土壤微塑料污染的风险管控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5.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对于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碳储功能也相应发生改变.本研究结合InVEST和GeoSoS-FLUS模型,评估黄河源区2000~2020年以及不同情景下2020~204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2000~2020年黄河源区碳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增加11.59×106 t.② 20年间,黄河源区土地利用变化以低覆盖度草地、建设用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和高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为主,未利用地大面积减少以及草地和湿地的面积增加是导致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③ 2040年自然变化情景下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碳储量为871.34×106 t,较2020年增加3.92×106 t.生态保护情景下碳储量增幅明显,较2020年增加13.53×106 t.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黄河源区土地利用管理决策以及碳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6.
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地区的黄金企业,特别是对漠河、塔柯、呼玛等县的黄金企业所产生的废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根据河流自然状况及实际监测数据提出了切实可行、有效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7.
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是大家的事情,具有综合性、群众性和可持续性。在新形势下,如何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现山东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管理?结合实际,我们要走“11.2.3.4.5”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8.
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再思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入思考,分析、提出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同一性、循环经济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良性影和特环经济系统的稳定性观点。  相似文献   
149.
以模具型腔电极的加工为例,通过对型腔曲面的构型分析,讨论了三维曲面数控加工前处理的有关问题,并以一个具体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0.
环境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国策,是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德政事业,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强化“两个服务”的思想,即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