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设施农业废水由设施园艺废水、设施禽畜养殖废水和设施水产养殖废水组成,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贡献来源。考虑到设施园艺废水排放的随机性、广泛性、扩散性,以及发生时间、污染物浓度、发生源的不确定性等特征,提出了从源头进行控制和从过程进行控制的两个出发角度,即对设施园艺废水从源头进行减量控制的技术和从过程进行阻控的技术,并综述了当前设施园艺废水处理工艺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希望为中国设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抢险救援工作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保障工作,我国在抢险救援工作水平和能力上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尚存在很大的差距,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对社会抢险救援工作的需求,我们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抢险救援队伍建设和改革抢险救援机制上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3.
农村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处理技术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比较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地沟污水处理系统、稳定塘系统、人工湿地4种土地处理技术在我国许多地方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针对土地处理工艺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容易产生堵塞、系统的复氧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4.
采油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二氧化氯杀灭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废水中硫酸盐还原菌 (SRB)所造成的注水系统的腐蚀、结垢和阻塞严重影响着原油的开发与生产。以二氧化氯作为氧化型杀菌剂杀灭SRB的实验结果表明 ,ClO2 对SRB具有很强的灭菌能力 ;ClO2 投量C >1 0mg/L时就能满足回注水的要求 ;适宜的接触反应时间为t>4 0min ;相应地有Ct>4 0 ;对ClO2 的杀菌机理进行了探讨 ,研究成果将为今后油田水处理工艺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5.
采用基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高效载体生物床工艺对温州某电镀基地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项工艺技术对电镀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对总铬、六价铬、总镍、总铜及总氰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试验连续运行2个月以上,在进水COD及重金属浓度均有较大波动的情况下,保持COD平均去除率为62.3%,出水COD浓度降至60.0mg/L左右;出水总铬、六价铬及总氰浓度分别降至1.0mg/L、0.2mg/L及0.3mg/L以下;出水总镍与总铜平均浓度分别为0.33 mg/L与0.27mg/L,远低于《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中的浓度限值,保障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6.
吉林省西部新增灌区水田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省西部实施土地整理和引水工程新增水田1.53×105ha,同时暴露了以T-N、T-P和总盐量为特征污染物的严重的农田非点源污染问题。应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量方程(USLE)和美国农业非点源管理与化学径流模型(CREAMS),结合典型流域单元试验农田连续监测,估算了吉林省西部地区盐碱地改水田新增非点源污染物TN、TP和总盐量年输出负荷。研究表明:吉林省西部新增水田非点源污染物输出总负荷:氮素4 029.561 t/a(26.337 kg/ha),磷素1 407.982 5 t/a(9.242 5 kg/ha),总盐分851 537.871 t/a(5 565.607kg/ha)。按照驱动作用力分析,降雨径流与农田排水共同驱动水田氮素流失,降雨径流是磷流失主要驱动力,田间排水是总盐分流失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7.
使用ITC201A空气负离子测量仪测定了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室内正负离子浓度水平,按照空气质量评价标准评价了室内空气质量等级,研究了室内空间的正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讨论了正负离子浓度与室内温度湿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东北地区冬季室内正负离子浓度水平极低,负离子平均为浓度46.9个/cm3,正离子平均浓度为52.0个/cm3,室内空气质量等级为中度和重度污染。②室内正负离子平均浓度在中午时刻均达到全天中的峰值阶段,全天中大部分时间正离子浓度高于负离子浓度;在室内人群活动和环境因子等因素复杂的影响下,正负离子平均浓度此消彼长的发生波动变化。③研究期间室内正负离子浓度变化与空气温度和湿度间未发现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影响着室内正负离子的浓度变化水平。  相似文献   
58.
采用催化氧化/两级生物滤池组合工艺,以生化处理后的有机胺废水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该组合工艺对有机胺废水COD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催化氧化预处理工艺,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抑制性物质,提高废水的BOD5/COD;末端采用两级串联生物滤池处理该废水,能有效降低废水中的COD和氨氮.当进水COD在700~900 mg/L、氨氮在250~370 mg/L时,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当地环境保护的要求(COD≤300mg/L、氨氮≤35 mg/L);同时说明该工艺能够应用于高浓度有机胺废水的深度处理,为有机胺废水的达标处理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59.
应用分子生态克隆技术,直接对A/O反应器所驯化培养的厌氧脱氮除磷微生物样品进行主要功能菌群的分子生态学鉴定。通过克隆文库的序列分析,发现驯化培养后厌氧污泥样品中的优势菌群主要是Azospirillum和Selenomonas两个属。这一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中的某些红螺菌科和氨基酸球菌科的微生物,可能是在厌氧条件下对氮磷同时降解起关键作用的功能菌群。  相似文献   
60.
中水回用工程在生态校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生态校园的建设提到了工作日程上来.中水回用工程在生态校园建设中具有经济、技术可行性并作为生态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许多高校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天津某高校采用以新型淹没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为主的处理工艺,具有占地少,出水水质稳定,能耗低,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这一工艺为解决生态校园中水系统高效、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