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54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201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研究了蜂窝陶瓷对臭氧化降解苯乙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蜂窝陶瓷显著提高了臭氧化降解苯乙酮的效率,叔丁醇的试验表明该体系遵循.OH氧化机理.蜂窝陶瓷催化臭氧化降解苯乙酮的动力学可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表观动力学常数为8.77×10-4s-1,Rct为10.34×10-10;第二阶段的表观动力学常数为4.63×10-3s-1,Rct为172.34×10-10.基于降解过程的色度变化和水样原子吸收的分析结果,结合降解动力学可以推测:降解过程中蜂窝陶瓷催化剂中Ti4+的溶出是苯乙酮降解效率提高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2.
不同性质污泥在模拟填埋场中的稳定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确定污泥达到稳定化所需的时间,研究了污泥及改性污泥在填埋后的稳定化进程.结果显示,经过498d的降解,生物污泥、生物污泥+矿化垃圾和化学污泥中有机质的降解率分别为67.1%、61.6%和30.5%.污泥初始有机质含量越高,总降解率越高.生物污泥较化学污泥易于降解.按照污泥中的有机质降到100mg·g-1预测,污泥填埋场达到稳定化所需时间约为3年;按照生物可降解物质(BDM)降到4.76%为污泥达到完全稳定状态预测,污泥填埋场达到稳定化所需时间是2.9~4.7年.从上海老港污泥填埋场多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污泥填埋场在封场3年后即可达到稳定化,所形成的矿化污泥即可开采和利用.  相似文献   
133.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多方面的服务功能。本文以大连市为例,对城市森林净化环境、涵养水源、固碳释氧、保护土壤等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计算,并分析城市森林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的构成。  相似文献   
134.
潜流湿地系统防堵塞设计及运行措施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已掌握的国内外湿地技术和实际工程经验,对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堵塞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工程设计与工程运行的角度,提出了l污水进入潜流湿地系统的基本要求,并给出湿地单元防堵塞的设计方法和运行措施,为人工湿地的建设和运行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5.
油类污染事故频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低估。我国在2005~2009年5年中公开报导的油类突发污染事件共有95起,涉及到84个县市,其中77起是人为因素引起的,18起是企业违法造成的,污染到水系的有72起。文章就此阐述了油类突发污染事件对水环境、人类和植物造成的风险与危害,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只有政府、企业与公众3方负责,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突发事件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136.
有机成分是城市污泥处理处置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污泥处理技术路线的选择十分重要。介绍了我国城市污泥有机成分含量的2种测量方法和有机成分的分类研究,阐述了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干化、焚烧、水热处理等污泥处理过程中有机成分的变化,包括有机成分的反应机理,产物中有机成分的组成及性质等。  相似文献   
137.
对某腈纶污水处理厂的现有处理工艺进行了评估,考察了污染物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经一级生化处理后,废水中的COD、TOC和BOD5去除率分别为51.1%、32.1%和98.1%,但二级生化处理对COD和TOC的去除没有贡献。一级生化处理过程中氨化作用显著,有机氮逐渐向氨氮和有机胺转化,含氰基的大分子逐渐降解为较小的分子,且可见光区类富里酸荧光物质向类腐殖酸荧光物质、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物质转化,同时生化出水中新增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但一级生化出水中碳氮比很低,几乎没有可生化性,导致二级生化处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38.
介绍LED产品常见的失效分析手段,主要包含外观检查、电性能测试、X-Ray透视检查、开封检查、金相切片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几种方法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39.
对典型丁苯橡胶废水进行了水质综合分析,并利用凝胶排阻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了有机物特性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DOM的组成与可生化性的关系,利用树脂将其分离为疏水酸性有机物(HoA)、疏水碱性有机物(HoB)、疏水中性有机物(HoN)以及弱憎水酸性有机物(WHoA)和亲水性有机物(HiM)五种组分,分别考察了DOM中各组分的比例分布及其生物急性毒性。结果表明:DOM是单体物质和聚合物的混合体,重均分子量约2 583Da,主要含有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物质。DOM中疏水性有机物和亲水性有机物所占比例分别为40.23%和59.77%,其中HoN和HoA具有相对较高的芳香度和分子量。生物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疏水性有机物的急性毒性显著高于亲水性物质,其中含量较低的WHoA和HoB的急性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0.
上海不同强度干霾期间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的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资料,通过分析后向散射系数、体积退偏比和色比等参量揭示了上海地区发生不同强度干霾时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特征,并结合地面气溶胶观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生干霾时,低层大气(2km以下)污染最严重,气溶胶的后向散射系数主要集中在0.0015~0.0035km-1×sr-1,体积退偏比集中在0~15%,色比集中在0.2~0.8;2~10km高度内,散射系数相对较小,其中2~8km的值主要集中在0.0008~0.0025 km-1×sr-1,8~10km的值则主要集中0.0008~0.0015 km-1×sr-1,气溶胶体积退偏比和色比在2~4km、4~6km、6~8km和8~10km各高度内分别集中在0~20%和0~0.6.在0~10km高度内,相对于轻微干霾和轻度干霾,中度干霾时气溶胶的散射能力和不规则性最强,粒径也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