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67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22.
研究零价铁(Fe^0)的除砷效果,试验考察了Fe^0投加量、接触时间、pH值、DO浓度、温度、腐殖质、竞争性阴离子(SO4^2-,NO^3-,SiO2^3-,H2PO3^-,HCO3^-)对Fe^0除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0(80目)投加量为2g/L,接触时间180min,pH值为6.5,DO值6.5mg/L的条件下,对质量浓度为1mg/L的含砷水样,Fe^0对As(Ⅴ)的去除率高达96.5%,而对As(Ⅲ)的去除率只有75.8%。降低水样pH值或提高DO可显著提高Fe^0的除砷效率,温度对Fe^0除砷影响不大,水体中的腐殖质、磷酸盐、硅酸盐的存在会由于竞争性吸附而导致Fe^0除砷效率下降。采用Fe^0颗粒去除饮用水中的砷高效、经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际应用中,对于DO值较低的地下含As水,可通过充氧提高Fe^0除As效率。当水体中腐殖质、磷酸盐或硅酸盐浓度较高时,应考虑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3.
24.
2008年11月24日,林德集团宣布签订三项新的百万美元合同,从而占有中国50%以上的太阳能薄膜市场份额。这些新的合同将推动林德成为向太阳能薄膜光侠行业提供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全球规模最大的供应商。  相似文献   
25.
小浪底的魂魄张大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黄河小浪底工地,外国总工长故意把钢筋截短插进桩眼。危及到水库的安全和质量。一普通中国民工见状,怒火中烧,勇敢地揭发了外国工长这一卑鄙的行径。事发后,面对某些外国人的仇视他并不怕,可一些中国同胞的冷嘲热讽,打击报...  相似文献   
26.
马妍  张大定  张帆  程芦  马跃  郭建达 《环境工程》2022,40(1):94-101+116
以壳聚糖改性后的沸石作为稳定化材料,对实际污染土壤中铅(Pb)、锌(Zn)、镉(Cd)进行稳定化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及TCLP毒性浸出实验对改性材料物质组成及多金属稳定化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改性材料投加量、土壤含水率与pH对多金属污染土壤稳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材料表面具有清晰的纤维状结构和均匀的突触状结构,且在结合能400 eV左右处增加了N1s的特征峰,证实壳聚糖已负载到沸石表面且硅酸钙粒子起到修饰作用;最大投加量为10%时,稳定化效果最好;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浸出浓度小幅增加,不同含水率下,Zn、Cd对Pb的稳定化无明显竞争;当土壤环境为弱酸碱或中性时,Zn、Cd对Pb的稳定化无竞争优势,但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下,Zn、Cd竞争优势较强,从而抑制Pb的稳定化。此种新型、高效的土壤稳化材料可为多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7.
28.
29.
设计废渣沉降分离装置,增加调节堰,保证良好产水质量,改善传统产水率小的问题。分析废水水质,选择超级滤波作为低渗油层废水净化处理主要技术,采用压力式电絮凝过滤方式,提取沉淀物中重金属,改善传统废渣粒子截留率小的问题;使用活性炭吸附工艺来去除化学需氧量来提高吹水滤膜系数,改善传统滤膜透水通量问题;通过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和精细过滤完成石油化工厂低渗油层废水回用技术研究。对比结果可知,该技术具有良好回用效果,最高可达到90%,为解决城市用水短缺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0.
本文分别于2012年4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13年1月(冬季)在鄱阳湖进行了4次野外调查和样品采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对鄱阳湖水柱中常见的3种微囊藻毒素(MC-RR、MC-YR和MCLR)的质量浓度进行定量分析,探寻了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质量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湖泊环境理化因子和生物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MC-RR是鄱阳湖MCs的主要毒素种类.胞内微囊藻毒素(intracellular MCs,IMCs)与微囊藻生物量(r=0.47,P0.01)、颤藻生物量(r=0.68,P0.01)、蓝藻生物量(r=0.56,P0.01)、Chl-a(r=0.28,P0.01)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鱼腥藻生物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这说明微囊藻和颤藻是鄱阳湖微囊藻毒素的主要产毒藻类.IMCs与水温(r=0.51,P0.01)、透明度(r=0.69,P0.01)、Fe(r=0.43,P0.01)和Zn(r=0.43,P0.01)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TN(r=-0.44,P0.01)、TP(r=-0.29,P0.01)、NO-2-N(r=-0.28,P0.05)、NH+4-N(r=-0.33,P0.05)、Ca(r=-0.34,P0.01)和Mg(r=-0.35,P0.05)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与pH、PO3-4-P、NO-3-N、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Cu离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这说明光照强度(透明度反映)、氮、磷、水温是控制鄱阳湖微囊藻毒素产生的重要因子,金属离子Ca、Mg、Fe、Zn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微囊藻毒素的产生.鄱阳湖IMCs和胞外微囊藻毒素(extracellular MCs,EMCs)呈现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即夏季最高,其次为秋季,冬季和春季较低.鄱阳湖IMCs的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东部湖汊群、松门山周围以及蚌湖和蚌湖进入鄱阳湖的入湖口较高,其它区域较低的趋势,而EMCs的高值区位于松门山周围和蚌湖及其入湖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