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4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237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4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31.
推广工业型煤治理锅炉烟尘污染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在一些地方推广力度不可谓不大,但至今未见有较大的突破。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一般的工业型煤无法在占中小型锅炉保有量三分之二的链条炉上正常燃烧。在探讨一般工业型煤在链条锅炉中燃烧时遇到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在不改变锅炉结构和操作的前提下,应用黏合剂、配煤、成型等技术对煤炭进行加工,生产出与链条锅炉炉型相匹配的工业型煤,即用不规则的污泥固硫活性型煤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32.
小屯矿14643综采面煤层自燃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小屯矿14643综采面煤层自燃的特性,结合标志气体指标色谱分析及煤自燃倾向性鉴定预测预报体系,采用喷洒阻化剂、压注凝胶阻燃剂及注氮气的防灭火技术,形成工作面自燃火灾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成功地对小屯矿14643综采面煤层自燃火灾进行了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该研究可为煤矿开采煤层自燃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33.
卫星遥感估算PM_(2.5)质量浓度研究已较为成熟,但精度还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利用2017年京津冀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遥感数据、戈尔德地球观测系统的GEOF气象格网数据以及地面环境监测站PM_(2.5)数据,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空间降尺度方法,估算京津冀地区的逐月PM_(2.5)质量浓度.基于3种不同的残差插值修正,修正后的PM_(2.5)估算结果均很理想,其中,基于自然邻近残差插值修正后的模型估算结果最优.经验证,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其相关系数r达到0.951,决定系数R~2为0.904,调整后的R~2为0.903,平均预测误差MPE为7.307μg·m~(-3),均方根误差RMSE为11.62μg·m~(-3),相对预测误差RPE为18.35%,说明该模型能客观估算京津冀地区2017年PM_(2.5)质量浓度.2017年PM_(2.5)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南北高低值区域界线与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市级行政界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经变异系数分析发现PM_(2.5)在2017年内的稳定性程度与PM_(2.5)质量浓度空间分布呈反向性,即PM_(2.5)质量浓度高的区域稳定性低,年内的变化程度剧烈,而PM_(2.5)质量浓度低的区域稳定性强,年内变化程度弱.  相似文献   
434.
蓝藻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性灾变的表现之一,其治理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受限于水华蓝藻广泛的尺寸分布,机械过滤作为水中悬浮颗粒的去除手段尚未在水华治理中推广。微囊藻是水华蓝藻中常见的优势种,絮凝可使其形成较大尺寸的絮体,有利于机械过滤设备将其去除。通过比较不同尺寸絮体的叶绿素a浓度,可以考察聚合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对微囊藻机械截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效果PFSPASPACPAFC,200 mg/L PFS的絮体有92.26%可被250μm滤网截留,97.55%可被100μm滤网截留。pH值为7~10时絮体截留效果较好;搅拌转速250 r/min时PFS絮体粒径最大,滤网截留效果最好。通过PFS絮凝预处理,64μm滤网对微囊藻的截留效果由14.6%提高到95.1%,并大幅度削减藻水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435.
为研究珠三角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周边汞污染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于2014年1月,采集了马占相思、荔枝和芒萁等优势种的叶片样品192份,并同步采集相应表层土壤样品64份,采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总汞含量,并运用ADMS模型对2013年大气汞年均浓度进行模拟,分析了植物叶片汞含量与土壤和大气汞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叶片的汞含量范围为0.0029~0.1741 mg·kg-1,荔枝叶片汞含量最高,为(0.0766±0.0395)mg·kg-1,其次为芒萁((0.0599±0.0370)mg·kg-1)和马占相思((0.0556±0.0396)mg·kg-1)。植物叶片汞含量与土壤汞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而受风向和距污染源的距离影响显著,与ADMS模拟的大气年均汞浓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植物叶片汞含量变化与烟气扩散浓度的空间分异格局基本吻合,叶片对大气中汞的吸收在植物与环境的汞交换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叶片的生物监测可以反映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汞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436.
综合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和五分制综合评分法建立了1套适用于评价"无废城市"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产业园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从选址、功能、工艺、污染控制、管理等的角度,制定了25个评价指标,并将其归纳为选址与园内布局、处理处置功能与容量、工艺路线、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管理机制和邻利共融措施6个准则层指标群,通过计算权重和对评价指标的赋分,实现对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产业园建设水平的量化评价。通过对华南某市现有案例的应用案例分析,4座固体废物综合处理产业园的建设水平分值分别为3.36、2.12、2.10、1.82,分别处于良好、中等、中等和一般的水平。  相似文献   
437.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人工光源辐照下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在光催化氧化对5种典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IS)和实际印染废水中NIS的去除效果的实验中,未见TiO2有明显催化作用.光解30min,几种NIS的光降解率均达60%以上.NIS的光降解速率受NIS浓度和DO的影响较小;pH值降低有利于NIS的光降解,而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NIS光降解效率仍较好;投加H2O2可提高NIS的光降解速率,最适投加量为4.4×10-4mol/L.对于实际印染废水,NIS的光降解去除率比生化法高且处理时间短得多,同时对COD、MBAS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表明光催化氧化是一项很有前途的NIS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438.
污水稳定塘除藻的可行性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稳定塘系统出水中微藻的自动絮凝作用规律.在光暗交替条件下,微藻生物量呈增减替换趋势;在遮光条件下即出现所谓“暗沉降”现象;揭示了由于优势种的不同所显现的沉降速率的差异.研究还肯定了水生动物( 如蚌和鱼) 对微藻的滤食作用及絮凝剂( P F S 和 P A C) 在适当p H 值下对微藻的快速絮凝沉降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廉价且便于操作的除藻技术,如采用间歇排水方式除藻或采用遮光措施,或用 P F S 絮凝剂除藻等  相似文献   
439.
钢铁行业冷轧、硅钢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铬废水,目前一般采用亚硫酸钠还原法处理,药剂消耗量非常大。在2 m3/h的中试规模上研究了铁/碳微电解还原工艺对钝化液含铬废水的处理,六价铬通过铁炭填料后浓度有一定降低,废水pH稍有升高,氧化还原电位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铁炭微电解工艺对于钝化液含铬废水有一定的处理效果,但由于可能存在含铬废水对铁屑表面造成钝化导致处理不够彻底。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微电解技术相比单独采用亚硫酸钠还原法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且处理出水效果好,可直接排放,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40.
水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现代建筑工程材料,无论是在房屋、公路、桥梁,还是在水利等各种工程建设中,都会被广泛应用,不可或缺。所以,现代社会的建设发展对于水泥的需求量非常大。水泥行业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不断地改进、优化水泥生产技术工艺,既提高了水泥的生产效率,也提高了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使其可以更具针对性地被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但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极易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碳排放量较高,与低碳环保发展理念相悖。为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布局下,水泥行业应当重视并加强对生产污染的控制,全面贯彻、落实低碳环保发展理念,在满足当前社会建设对水泥的需求,保证自身盈利的同时,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大局,有效减少水泥生产过程当中的环境污染和碳排放,促进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低碳环保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内涵,分析了水泥生产过程当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然后基于水泥生产的实践,就污染控制和节能减排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