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6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217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纳米TiO_2固定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稳定、牢固并具有高活性的纳米TiO2 膜的制备是光催化技术实用化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主要就纳米TiO2 的固定化方法、烧结温度、载体选择、TiO2 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2.
针对区域生态安全预警中的不确定性问题,考虑生态安全等级边界信息的随机性、模糊性及动态性,利用可拓学中兼具定性和定量分析及动态性的物元理论和具有不确定推理特性的云模型,提出了基于可拓云模型的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模型;运用该模型对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张掖段2005—2015年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2017年生态安全环境进行动态预警。结果表明:祁连山生态功能区张掖段2005—2015年的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均处于"理想"以下,其变化趋势为"较差"到"一般"再到"良好";2017年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张掖段生态安全为"蓝色"预警,但有向"黄色"转变的趋势,其中工业三废、环保投入强度、森林覆盖率及人均水资源量是影响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张掖段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15),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以县域为评价单元,选取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胁迫指数及污染负荷指数,对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状况以"良"为主,期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无明显变化,生态环境状况保持稳定,呈稳中向好趋势。  相似文献   
104.
正生物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程度,以及国家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世界的共识,也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于2020年10月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题确定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由于沿海地区人为活动加剧导致河口湿地退化严重,采用红树植物进行人工恢复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而关于土壤氮、磷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天然红树林湿地,人工恢复对其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该文以福建晋江河口恢复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湿地恢复过程中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氮、磷含量的变化特征,探究湿地恢复对其影响。结果表明:恢复区土壤总氮和总磷含量均高于对照,且不同混交方式和种植密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性,表明红树林恢复促进了湿地土壤氮、磷的积累,不同恢复模式对其含量产生影响。此外,河口区复杂的水文环境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6.
农户生计与耕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切入点。论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从农户生计资本和生产要素配置两个角度,探讨农户生计分化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池县兼业户与非农就业户合计占调查农户的58%,农户非农化现象普遍;2)劳动力越多、人均耕地越少的农户,其家庭非农收入占比越高,生计资本是农户生计分化的"推力";3)务农机会成本越高的农户其生计分化程度越高,务农机会成本是农户生计分化的"拉力";4)随着生计分化程度的增加,耕地利用的生产要素投入强度呈递减态势,但是兼业户的耕地利用效率高于纯农户和非农就业户。农牧交错区同时面临着生态保护、农牧业生产、脱贫攻坚等挑战,政策制定需充分考虑当地农户的生计特征与人地关系的演变规律,加强非农就业引导,鼓励农户土地流转,促进农户生计多样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07.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重要水源,了解其径流变化特征及成因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基于趋势性分析、广义可加模型(GAMLSS)等方法,采用黄河流域近60 a来流量、降水、主要农业种植面积及大型水库资料等数据,通过细化农业小麦生长期与玉米和大豆生长期以及假定不同降水情景,在季节尺度上深入分析了1960—2005年黄河流域气候、农业种植面积等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5个水文站点小麦生长期与玉米和大豆生长期径流变异点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且除花园口站小麦生长期间径流有少部分呈上升趋势外,黄河流域径流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唐乃亥、兰州的小麦生长期、玉米和大豆生长期及龙门、花园口的玉米和大豆生长期趋势均达到了0.05的显著性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2)对比两种降水假设状态,暴雨年的径流始终高于小雨年的径流,因此,降水仍是影响径流的主要因子之一,而农业种植面积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程度,不仅与降水量的多少有关,还与流量分位数的大小有关,对于唐乃亥站小麦生长期的暴雨年时期,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在低流量分位数时可以增加径流,而在高于0.75分位数时会减小径流,小雨年时期规律相反。该研究结果对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8.
ASME B31.8S—2016《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通过大量简化和假设,得出了基于管道管径与压力关系的输气管道潜在影响半径简化公式,在输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该简化公式进行分析,表明泄漏衰减因子的取值对潜在影响半径计算结果有着极大的影响,泄漏衰减因子随管径的增大而增大,但不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统一将泄漏衰减因子取为0.33,并不适用于大口径管道。最后通过对不同管径管道泄漏衰减因子进行计算,得到了不同管径管道的潜在影响半径计算公式。研究成果可为管道潜在影响半径的确定,尤其是大口径管道潜在影响半径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采用自身对照试验,利用个体噪声剂量系统检测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作业人员在作业期间生产性噪声个体暴露水平(40 h等效声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噪声暴露作业前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并分析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与噪声暴露水平和暴露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噪声暴露作业后,全部作业人员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p0.05,α=0.05);不同噪声暴露水平作业人员血清皮质醇水平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暴露20 d的作业人员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噪声暴露≤20 d者(p0.05)。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与噪声暴露水平没有显著关联性,而与噪声暴露时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生产性噪声慢性暴露使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且暴露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0.
周倜  张强  梅宝中 《环境与发展》2020,(1):83-83,85
城市河道黑臭水体对市民生活有严重不良影响,黑臭水体形成复杂、治理难度大。本文通过分析黑臭水体的外源性及内源性成因,明确了黑臭水体来源与治理方向,同时从控源截污、底泥修复、水体净化等方面研究了有效治理城市河道黑臭水体污染的技术,旨在进一步明确其治理策略,以期为有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