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防风网后方存在复杂的湍流结构,通过耗散能量、降低风速形成扬尘庇护区。数值风洞是研究防风网流场结构及预测堆场扬尘的重要方法,由于涉及复杂的大气边界层及多孔介质边界问题,建立高精度的数值风洞目前仍是计算流体的难题。通过一系列数值模拟并与物理实验对比分析,研究了影响防风网数值风洞模拟精度的3个边界条件,即紊流入流边界、地面粗糙边界和多孔介质边界。结果表明:计算域入流紊动强度对风场结构模拟结果具有较大影响,紊动不足能够造成高达50%以上的虚假庇护长度;数值风洞地面粗糙高度通过壁面函数影响流场结构,对防风网抑尘效应有较大影响;防风网阻风效果可利用多孔跳跃介质边界模型实现,模型中惯性阻力系数对模拟结果有较大影响,应根据风压损失系数、防风网厚度和雷诺数设定。  相似文献   
92.
微生物絮凝剂制备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然而,微生物絮凝剂的高制备成本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微生物絮凝剂工业化制备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分析微生物絮凝剂制备成本偏高原因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微生物絮凝剂制备的最新进展,包括利用复合菌群产微生物絮凝剂、利用廉价替代培养基制备微生物絮凝剂和利用剩余污泥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等;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微生物絮凝剂制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
对主要国际组织和部分国家的PM2.5排放标准及其实施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均已制定了PM2.5排放标准;墨西哥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制定了PM2.5排放标准,中国也制定了PM2.5排放标准,但还未正式发布.WHO除制定了PM2.5的日均浓度限值和年均浓度限值外,还设立3个过渡时期目标值.发达国家制定的PM2.5日均浓度限值比较一致(在25~35 /μg/m3),低于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和印度)制定的限值标准.发达国家中澳大利亚制定的PM2.5排放标准最为严格,而日本制定的PM2.5排放标准在亚洲最为严格.WHO、欧盟、美国、加拿大和印度还规定了PM2.5的达标判断要求,各要求有所差异,而中国还未规定PM2.5达标的判断要求.美国制定了PM2.5排放标准的详细实施计划,中国拟发布的PM2.5排放标准也将分期实行.  相似文献   
94.
95.
河西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分析了河西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成因,认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人口压力破坏了干旱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机理,导致区域的水、土、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使区域生态环境劣变。对此,文章提出了河西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碳纳米管,然后以聚合氯化铝(PAC)通过微波法修饰得到磁性聚合氯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用以去除水中的腐殖酸(HA),对复合材料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微波制备条件下复合材料去除HA的效果,研究了吸附工艺中HA去除的影响因素,对复合材料同步去除HA和浊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能谱、X-射线衍射及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AC和磁性物质Fe3O4、γ-Fe2O3成功负载于碳纳米管上。PAC修饰显著提高了磁性碳纳米管对HA的去除率。在微波功率600 W及微波时间6 min条件下得到的复合材料去除HA的效果最佳,去除率达99.15%。当HA初始质量浓度小于25 mg/L时,HA去除率较高,但高于25 mg/L后吸附量变化不大而去除率下降;HA去除率随材料投加量增大而增大,但大于0.5 g/L后基本不变;在酸性与中性条件下HA去除率较高,在碱性条件下急剧下降;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的HA溶液,吸附前5 min的HA去除速率很快,9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量为39.48 mg/g;温度对去除HA没有影响。控制适当的条件,可同步去除HA和浊度,去除率同步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97.
利用啤酒废水所产微生物絮凝剂处理靛蓝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啤酒废水为培养基,利用其中的碳源和能源,对复合菌群进行发酵培养,制得微生物絮凝剂。将此絮凝剂处理靛蓝印染废水.系统研究了pH、微生物絮凝剂用量和助凝剂(1?Cl2溶液)用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微生物絮凝剂去除CODCr和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该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8.
在分析国际经合组织(OECD)、欧盟、英国、荷兰、瑞典、美国环境战略和环境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些国家和组织环境战略和环境政策的重点领域:①气候变化;②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系统(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保护;③人类健康;④土地保护和退化土地恢复。  相似文献   
99.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王新华  张志强 《生态环境》2004,13(4):608-611
利用1987年和2000年1:100000Landsat TM图像解译数据分析了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评估了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3年间,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总的趋势是森林、草地、河流冰川面积大幅减少,耕地、盐碱地和建筑用地迅速增加。这一变化损害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人民币)从404.22亿元/a下降到370.3亿元/a,损失率达到了8.39%。  相似文献   
100.
1 前 言城市生活垃圾属废弃物的再利用范畴 ,不仅可作为再生物质的原料 ,而且还可作为能源。利用垃圾焚烧方式回收其能量的垃圾处理技术在近 2 0年得到迅速发展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开始大量应用 ,并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 ,这些发达国家还利用无机垃圾制RDF(垃圾衍生燃料 ) ,利用废塑料制汽油 ,利用有机垃圾制取甲烷 ,这些制取能源的方法被认为是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一个重要方向。深圳市 1 988年投产了从日本引进的两台三菱马丁式垃圾焚烧炉 ,日处理垃圾 1 50吨 /台 ,发电装机容量为 30 0 0千瓦 ,开我国焚烧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