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142篇
基础理论   41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池塘残饵对底泥氮、磷释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元蛟  李瑞娇  张念  赵峰  谢从新  张敏 《环境科学》2014,35(6):2178-2184
运用室内静态模拟的方法,设置静态释放组(A组)和饲料添加组(B组),研究了池塘残饵分解对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A组DO高于B组(P<0.05),A组pH值为中性,B组pH值呈弱酸性.添加饲料后,B组硝态氮低于A组(P<0.05),而B组活性磷高于A组(P<0.05).实验第2~14 d,A组氨氮高于B组(P<0.05),此后B组氨氮升高,实验结束时B组氨氮高于A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饲料的B组,初期氨氮和硝态氮的释放都受到抑制.静态释放的A组,氮的释放变化是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而饲料添加的B组,氮的释放变化趋势则是先降低,后升高.B组饲料分解向上覆水释放大量的磷,活性磷的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2.
文章针对图书馆内藏书对图书馆室内环境污染的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及对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剖析,使读者和工作人员加强防护意识,采取措施改善图书馆环境,使其更好的作为为读者阅读学习和收集信息资料的公共场所和知识中心。  相似文献   
23.
第Ⅷ届“环境影响”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4月27—30日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密尔尼克·黑勃里茨“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之家”举行。会议由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综合研究委员会技术学组及国家材料保护研究所组成主席团。参加这次讨论会的代表有东西方国家的有关专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瑞典、匈牙利、挪威、民主德国、保加利亚、苏联和越南等国专家提出了论文。 会议讨论的中心内容是: 1、电气设备的一般老化问题(电工设备老化学),  相似文献   
24.
2002年5月1日,《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和核心内容是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是指劳动者在就业或者从事职业活动中为了保护自身健康不受职业病危害,有权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也包括要求用人单位作为或者不作为的行为。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以下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一)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对其进行上  相似文献   
25.
“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特定地区前一日空气污染程度的分析报告。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自今年3月1日起,开始每日发布前一日的空气质量日报,为广大市民了解城市大气污染程度、关注环保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由于“空气质量日报”是环保部门发布的专业性权威报告,其中必然涉及到许多专业指数和数据,再加之环保类报告走入百姓生活的时间远不及我们早已熟知的气象预报。因此,许多人在阅读“空气质量日报”时感到费劲、读不懂就不奇怪了。其实,只要您稍微了解一下环保知识,就会发现原来阅读“空气质量日报”是一件十分容易而又平…  相似文献   
26.
毒死蜱是目前全世界使用和销售量最大的有机磷杀虫剂之一。为探讨围生期毒死蜱暴露致8周雄性子鼠睾丸组织的氧化损伤,选择健康Wistar妊娠母鼠于妊娠期(gestation days,GD)第6天至子鼠出生后(postnatal days,PND)21天通过灌胃染毒0、0.75、1.35和2.70 mg·kg~(-1)剂量的毒死蜱,待雄性子鼠8周龄取左侧睾丸实施组织病理学检查,右侧睾丸用以检测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的含量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s,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的活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子鼠体重和睾丸、附睾脏器系数有下降的趋势(P0.05);而MDA呈升高趋势(P0.05)。各组T-SOD和1.35、2.70 mg·kg~(-1)剂量组GSH-Px活力的下降及2.70 mg·kg~(-1)剂量组GST活力的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可见2.70mg·kg~(-1)剂量组睾丸组织有明显的损伤,管腔中精液量减少,生精细胞脱落增多。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母鼠于围生期暴露于毒死蜱,可通过氧化损伤诱导子代雄性大鼠睾丸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7.
2012年4~10月采用自制沉降颗粒收集装置收集主养草鱼和黄颡鱼池塘生态系统中沉降颗粒物,开展了颗粒物质的垂直沉降量以及沉降颗粒中碳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组成及沉降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可以显著提高池塘颗粒物质的垂直沉降量,主养草鱼池塘中颗粒物质垂直沉降量显著高于主养黄颡鱼池塘(p0.01),且两种养殖模式池塘颗粒物质沉降量随着养殖时间推进有显著增加的趋势。主养草鱼的池塘中颗粒物质垂直沉降量在100.39~414.66g/(m2·d)之间变化,平均为224.46g/(m2·d),主养黄颡鱼池塘中沉降颗粒物质垂直沉降量在34.14~272.91g/(m2·d)之间变化,平均为155.18g/(m2·d)。两种养殖模式沉降颗粒的碳氮磷成分在养殖周期内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主养黄颡鱼池塘沉降颗粒中TN、TC、TOC和TON的含量均比同时期主养草鱼高,且均随着养殖时间的推进,沉降颗粒中碳氮磷的总量呈增加趋势。两种养殖模式池塘沉降颗粒中的C/N比值与沉积物中的C/N比值较为接近,表明沉降颗粒与沉积物营养物质来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养殖系统内养殖对象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对颗粒物质的产生以及沉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8.
焦林申  张敏  秦萧  孔宇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8):2004-2017
对空置住房进行精准感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华北X县2019年全县居民用电大数据构建了一种精准的空置识别和空置率计算模型。结果显示:该县出现过空置的住房占比高达33.81%,年空置率为21.64%;月空置率在一年中随月份小幅规律波动,波谷出现在2月和8月,波峰出现在5月和11月;村空置率具有空间自相关属性,县城为空置率高值集聚区;全年性空置为1931种空置节律模式中最主要的一种。将空置成因归纳为举家迁移和入城团聚等新流动模式促使全年空置和春节空置增多;扩展家庭内部住房过滤引发老旧住房空置;县城住房城镇化导致中心城区出现空置。应重视空置识别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基础作用,客观看待乡村住房空置现象,高度警惕县城的高空置率问题。  相似文献   
29.
叙述了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的硬质耐腐蚀磨损防护涂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腐蚀磨损耦合工况特性和作用机理,单元、多元掺杂氮化物涂层,高熵氮化物涂层,多层、纳米多层、纳米复合、梯度氮化物涂层耐腐蚀磨损性能研究,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掺杂DLC涂层、多层复合DLC涂层耐腐蚀磨损性能研究,并对涂层改性、强化机理和腐蚀磨损失效机制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未来物理气相沉积硬质耐腐蚀磨损防护涂层重点发展的方向,应重点发展涂层组元/结构设计、力–电耦合损伤机理研究、高效率研发设计、涂层先进制备装备与评估体系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0.
了解医院护理人员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流行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提供线索,并为干预措施效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采用自填式调查问卷对某大型综合医院787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所发生的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护理人员在过去一年中发生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共3258人次,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年人均发生次数为4.14人次/人,接触发生率(%,人/100人)为88.31.发生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的高风险人群为妇产科、重症监护室、外科、急诊科护理人员,其接触发生率(%,人/100人)和年人均发生次数(人次/人)分别为95.56和5.04、95.18和3.64、92.95和4.37、84.13和5.32;引起护理人员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的主要医疗操作是掰安瓿、输液结束拔针、整理用毕的锐器、静脉穿刺(采血、加药、输液)和回套针帽,其接触发生率(%,人/100人)分别为67.85、46.89、37.99、14.61和9.28.护理人员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主要是由安瓿瓶、头皮针、皮下注射针、缝合针和手术刀片,其损伤接触发生率(%,人/100人)分别为67.98、56.42、37.74、6.73和2.92.护理人员仍然面临较大的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风险,不同科室护理人员在不同医疗操作及医疗操作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医疗锐器、使用锐器的用途不同发生针刺及其他锐器损伤的风险不同,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全面贯彻落实《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