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52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41.
中国加入WTO后可促进国内职业卫生管理与国际接轨,加快职业卫生立法,改善劳动者健康和安全水平,但应注意国外有害产生的国内转移,引进技术,设备,材料带来新的职业卫生危害和部门中小企业劳动者安全健康状况下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42.
分析了我国及世界职业人群面临的职业卫生问题 ,阐述了职业卫生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及其相互影响 ,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改善作业环境促进劳动者健康的6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43.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白城市乡镇工业迅速发展,到1995年底,全市乡镇工业总户数为11447家,乡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2.39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4.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4%,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主体。但由于全市乡镇工业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344.
清洁煤技术的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国内外清洁煤技术评价的研究现状;从分析清洁煤技术的评价目的着手指出清洁煤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原则与筛选步骤,从而使清洁煤技术的定量评价成为可能,介绍清洁煤技术的定量评价在燃煤电厂的应用。  相似文献   
345.
选用合适的民用清洁煤技术是提高居民生活用煤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利用笔者提出的清洁煤技术定量评价方法对民用清洁煤技术进行了定量评价与筛选,评价结果表明,在标准状态下各种民用适用清洁煤技术的单位综合成本分别为选煤48元/GJ,民用型煤45.73元/GJ,炼焦制气28.53元/GJ,加压气化联产甲醇54.73元/GJ,加压气化联产油蜡50.71元/GJ,两段炉气化88.66元/GJ,直立炉气化38.84元/GJ,其中炼焦制气是单位综合成本最小的民用清洁煤技术.敏感度分析表明,煤气化将是民用清洁煤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46.
投加氢氧化铁对SMBR中膜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向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简称SMBR)中投加氢氧化铁絮体,经过驯化后,进而形成生物铁污泥,来实现膜污染的防治。在对模拟印染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从操作压力变化、膜污染电镜照片、污泥显微镜照片、污泥粒径分布等测定和观察结果来看,投加氢氧化铁絮体后增加了膜水通量,减小了膜污染。在机理上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47.
348.
饱和混凝土单轴拉伸动态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饱和混凝土中孔隙自由水的存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动态工况中主要表现为自由水的粘性效应,且该效应随细观损伤引起的微裂纹密度的改变而变化。本文结合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饱和混凝土考虑动态应变率效应的单轴拉伸统计损伤模型,将材料宏观力学性能同细观损伤机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了动态条件下惯性效应和自由水粘性效应的影响,认为材料自身的惯性效应引起材料破坏形态以及细观损伤演化过程的改变;水的粘性效应则调整了混凝土基体的受力状态。通过算例和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模型可预测等应变率加载情况下饱和混凝土材料均匀损伤阶段的动态拉伸本构行为,形象地描述了饱和混凝土材料动态损伤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