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赵昕  吴子龙  吴运东  张浩 《化工环保》2018,38(4):369-372
阐述了丛枝菌根真菌(AMF)-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制,重点介绍了AMF-植物联合技术在金属矿区、煤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并对今后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加大AMF-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将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2.
为了测量餐饮废水的含油量,利用乳化剂将餐饮废水配制成乳状液,测定其在特定吸收波长的吸光度,依据绘制出的标准曲线推算出相应的餐饮废水中含油量。实验表明,选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既能很好保证实验要求,也有很好的经济性;在搅拌速度为10 000 r/min的条件下,搅拌时间选取5 min便可得到稳定的乳化液;通过对实验数据方差和加标回收率的计算,发现实验数据波动较小,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将此方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 637-2012(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对比,2种方法测定结果相近。此方法测得的数据准确、可靠,能够简单快速地得到餐饮废水中的含油量,并且不使用有机溶剂,消除了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73.
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渗滤液COD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浩  孙力平 《环境工程学报》2009,3(10):1755-1758
针对重铬酸钾法测定COD药剂耗费高、操作时间长、连续监测难、废液二次污染等问题,以垃圾渗滤液为例,阐述了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预测污水COD的操作方法及其消除悬浮物干扰的原理。结果表明,在水样悬浮物波动较大时,选取272 nm及550 nm的双波长预测模型较单波长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更为准确。无需对水样进行任何化学预处理,不需过膜,便可消除悬浮物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是一种准确、便捷的COD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4.
张浩  吴开  薛丽娇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2):1115-1117,1071
工业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沿海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工业化,实现地区跨越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根据经济地理学界定的沿海欠发达地区及其特征,以典型城市连云港市为例,分析了其工业发展现状和所处阶段、资源禀赋和制约因素,阐述了应选取临港产业和工业园区为突破口,以期对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5.
高层建筑救火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目前高层建筑救火费用(救火消防车数和消防队员数)的基础上,提出运用优化数学的思路,建立高层建筑救火模型。首先,确定高层建筑救火费用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策略,将目标函数写成约束条件和策略的函数;然后,根据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提出建立模型的8个假设条件,从而建立一个高层建筑救火数学模型,运用高等数学微积分的有关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从而达到高层建筑救火费用最低的目的。最后,以实例论证了该数学模型在高层建筑救火中的应用效果,同时为高层建筑救火提供理论上、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6.
文章通过污泥干化的实际工程案例,对浆叶式和带式污泥干化系统产生的冷凝废水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运行结果,确定冷凝废水的主要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相似文献   
177.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地形起伏度、土壤类型、地层岩性、坡度、降水强度等11项评价因子,并对所选因子进行等级区分;采用信息量为基础构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利用随机森林(RF)算法确定各因子权重,完成信息量模型赋权;使用RF-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分析,并用历史灾害点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评价精度。结果表明:1)土壤类型、地层岩性以及平面曲率是影响工布江达县内地质灾害发育的3个主要因素;2)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极高易发区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54.43%、23.74%、14.91%、6.92%;3)在县域内处于高易发或极高易发的区域多靠近沟谷;4)通过ROC曲线比较,RF-信息量模型精度高于信息量模型。使用RF算法可以提高信息量模型的评价精度,使评价结果更理想,为以工布江达县为例的高山高原地区的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8.
小麦粉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粉体原料,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遇到点火源非常容易造成粉尘爆炸。采用对不同粒径分布下最低着火温度的测定,利用变异系数-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小麦粉粒径分布与最低着火温度的综合关联度,再根据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小麦粉颗粒粒径分布对于最低着火温度的综合关联度如下:(d90-d10)/d50>d90/d10>d10>d50>d90,且在有限空间内,固定粒径条件下的粉尘爆炸强度随粉尘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79.
随着油气资源的持续开发,无商业开采价值的油气弃置井日益增多,弃置井的封堵效果是其永久保持井筒完整性的关键。为此,基于永久性弃置井特点及封堵技术规范和要求,提出了一种永久性弃置井封堵屏障单元的封堵效果测试及评价方法,自主研发了评价套管内水泥塞和套管外水泥环封堵有效性及可行性的测试系统,并模拟我国西北典型井井下工况开展了弃置井管内水泥塞和管外水泥环的密封性能测试和界面力学性能测试,获取了水泥塞、水泥环的突破压力、击穿压力及其与套管之间界面力学参数,分析了水泥塞/水泥环长度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拟合得到了水泥塞/水泥环长度与封堵压力的函数关系,对比了水泥塞与水泥环的密封性能及界面力学性能,明确了水泥塞/水泥环密封性能与界面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了水泥塞与水泥环封堵屏障的薄弱区。研究成果可为永久性弃置井封堵水泥浆体系及施工参数的“量身定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0.
针对目前掘进面通风系统因无法对风流进行实时监测及适应性动态调控而造成的瓦斯与粉尘聚集严重等问题,研制出了风流监测及适应性智能调控原型系统来优化风流场分布。通过对掘进面风流监测及出风口风流适应性智能调控方法和系统实现的整体架构进行分析,基于流场相似与模化理论对掘进面进行了相似还原设计,确定了风速、瓦斯及粉尘隐患监测点位置,完成了基于ZigBee及GPRS技术的数据采集及传输架构,利用PLC控制技术实现了风流智能调控装置的动态调控,并研发了上位机系统。以柠条塔矿S1202掘进面为对象,对研制的风流监测及适应性智能调控原型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出风口距迎头5 m时,司机位置与回风侧行人呼吸带高度平均粉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48.94%和34.36%,平均瓦斯体积分数降低了41.18%;出风口距迎头10 m时,司机位置与回风侧行人呼吸带高度平均粉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38.04%和41.36%,平均瓦斯体积分数降低了43.02%,验证了风流适应性智能调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