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8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水中存在的氧化性污染物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统处理工艺具有能耗大,成本高和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并达到高效安全的处理效果,将无泡曝气技术和生物膜技术结合起来,研制出了一种完全区别于生物膜反应器的新兴水处理技术——氢基质膜生物膜反应器(Hydrogen-based 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因其具有清洁环保,成本低和高效处理氧化性污染物等优点,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本文论述了氧化性污染物(无机阴离子、重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及危害,MBfR的发展简史、工作原理、电子供体的选择以及MBfR去除氧化性污染物的实验效果,并总结了影响MBfR的主要因素以及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从而使其更好地工业化应用,最后阐述了MBfR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膜丝的改进、生物膜的控制、优化反应器结构和操作条件,为后续MBfR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系列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2.
热解温度对生物炭理化性质和吸湿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越  赵保卫  刘辉  李刘军  张鑫 《环境化学》2020,39(7):2005-2012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缺氧(75 min)-好氧(294 min)交替运行的SBR系统中除磷的原因,采用静态实验,对比了不同碳源、水质及运行环境下对磷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SBR脱氮系统中的好氧段磷的减少是生物去除的结果。当供给碳源为丙酸-乙酸混合物(摩尔比为2∶1)、葡萄糖、淀粉或蛋白胨时,污泥都可将磷去除,去除效率依次降低;COD/NO3--N为8.77∶1(400 mg/L∶45.6 mg/L)时除磷效果明显好于5.41∶1(400 mg/L∶73.9 mg/L)和3.57∶1(400 mg/L∶112 mg/L);进水磷浓度为8 mg/L时,COD由50 mg/L增加到400 mg/L,污泥对磷的去除效果基本一样;完全的缺氧或完全的好氧环境下,污泥对磷的去除能力逐渐丧失。  相似文献   
64.
投加外碳源是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的重要手段.为充分对比多种碳源在极限脱氮条件下的性能及经济性,以及碳源对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影响,选取甲醇、乙醇、葡萄糖和乙酸钠这4种单碳源,并采用反应速率较高的乙酸钠和乙醇与价格便宜的葡萄糖配制成4种复合碳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系统均能满足出水ρ(NOx--N)≤1.0mg·L-1的要求.单碳源系统,乙醇反应速率最快,投加量最省,费用最低.复合碳源系统,乙酸钠/葡萄糖(1:1)在COD/ρ(N)为6时,与乙酸钠/葡萄糖(1:3)、乙醇/葡萄糖(1:1)和乙醇/葡萄糖(1:3)在COD/ρ(N)为9、10和10时的效果相当,且乙酸钠/葡萄糖(1:1)系统反应速率最快且经济性最好.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显示,经70 d左右的运行,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在与葡萄糖相关的系统,常规脱氮系统不常见的菌门Candidatus Saccharibacteria,丰度从种泥的1.16%提高到47.37%;相应地,在属水平Saccharibacteria_genera_incertae_sedis成为绝对优势菌种.研究结果可为污水厂尾水极限脱氮的碳源选择提供更全面的对比,也为碳源在微生物菌群驯化方面的作用提供更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5.
TiO_2薄膜光催化降解邻苯二甲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solgel法制备TiO2薄膜。以该薄膜为催化剂,研究了在H2O2存在的条件下,对内分泌干扰物质邻苯二甲酸乙酯(DEP)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分别讨论了pH值、H2O2的加入量、DEP的初始浓度以及光照时间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2、50mg/L的H2O2中对初始浓度为50mg/L的DEP溶液光照150min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我国履约现状,提出了履约建议、措施:建立部委间协调机制;建立与公约要求一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削减和消除制度,并与现有的相关制度有效衔接;建立POPs筛查相关制度;建立疑似POPs或有毒化学品信息采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积极采用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手段;加强POPs监测、处置、替代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7.
清洁生产是将综合性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效率,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它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68.
北京冬季雾霾频发期VOCs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2  
刘丹  解强  张鑫  王海林  闫志勇  杨宏伟  郝郑平 《环境科学》2016,37(10):3693-3701
采用低温固体吸附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北京冬季雾霾频发期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连续监测,对以雾霾期为标志划分的4个阶段的VOCs浓度水平与组成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正矩阵因数分解模型(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PMF)对VOCs的可能来源进行解析,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VOCs的日均浓度为332.34μg·m~(-3),苯系物和卤代烃在研究区域大气环境的VOCs中含量占主导地位;冬季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源为溶剂/涂料使用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区域所检出的致癌性VOCs的致癌风险均超过了EPA给出的风险限值.  相似文献   
69.
城镇污水是污水处理的一部分,不同于工业企业废水,它的水质特点和生活污水相似.处理城镇污水的方法很多,本文中主要列出常见的几种生物处理方法,并且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适合推广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0.
氟(F)污染是严重影响人类及动植物生长的环境问题之一,而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新型环境氟污染的来源之一。调查了运城盆地不同类型工农业污染源中氟的浓度水平,并研究了固体工业污染源中氟在淋滤作用下的环境释出行为。结果表明:采集的固体工业污染源样品中总氟含量最高为1 479.9 mg/kg,平均含量为763.21mg/kg,远高于我国土壤氟含量的平均水平;农药和化肥样品中氟含量均较高,最高含量可达1 161.21mg/kg。氟淋滤试验结果显示:化工厂污染源中的氟溶解性较好,氟释出浓度高达11.0mg/L,具有较大的环境氟污染风险;两种碱性电解质淋滤液Na_2CO_3和NaHCO_3均对氟离子(F~-)的释出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理包括CO_3~(2-)和HCO_3~-对F~-的竞争性解吸附和离子浓度(主要为Na~+)增加对F~-的络合性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