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30篇
安全科学   106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397篇
基础理论   131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以土壤为基质,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m)为植被,通过模拟间歇性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处理不同质量浓度的奶牛场污水试验,研究黑麦草对高质量浓度畜牧场污水中氮的吸收转化效果.结果表明,黑麦草在间歇性进水的污水质量浓度高达TN(816.8±125.1) mg·L~(-1),NH_4~+-N(443.6±97.9) mg·L~(-1),NO_3~--N(141.5±51.7) mg·L~(-1)都能较好的适应,生长良好.在不同浓度处理的净化系统中,水力停留时间为8d的条件下,NH_4~+-N的去除率为75.9%~88.3%;NO_3~--N的去除率平均为69.3%;TN的去除率74.5%~83.1%.该试验黑麦草对污水中氮的吸收转化在系统对氮净化中的贡献率平均为20.03%.  相似文献   
122.
采样分析陇中黄土高原地区农田退耕种植苜蓿3 a、5 a、8 a后0~5、5~10、1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活性有机碳(SAOC)及矿质氮(NO3-N、NH4-N)含/储量的变化,并用静态箱-气质联用法对样地的COO2、NO2O排放通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碳氮变化对土壤CO2、N2O排放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SOC、TN基础含量很低的贫瘠土壤退耕后表现出明显的碳、氮固存效应,有很强碳、氮固存潜力.与未退耕休闲农田相比,退耕3 a、5 a、8 a后0~20 cm SOC储量分别提高了9.12%、20.18%、34.39%,SOC平均固存率分别为0.17、0.23、0.25mg/(hm2·a).TN储量在5~10、10~20 cm增加不明显,在0~5 cm退耕3 a、5 a、8 a后储量分别提高14.29%,35.71%和64.29%,各退耕年限0~20 cm TN平均固存率均为0.2 mg/(hm2.a);(2)退耕后各年限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SAOC)含量有所增加,但各层含量变化不明显,其增加量远小于SOC的增加,说明退耕初期阶段积累了较多的土壤惰性碳;NO3-N含量增加明显,0~5、5~10 cm土壤各退耕年限含量达5%的显著性差异,但退耕前后NH4-N含量无明显变化.(3)土壤CO2通量与SOC含量、SAOC含量、TN含量及N2O通量显著正相关;N2O通量与SOC含量、矿质氮含量及CO2通量显著正相关.说明在环境因素稳定的条件下,退耕后土壤碳、氮含量的增加会导致CO2、N2O排放的加剧,表现出大气CO2、N2O的"源"效应.  相似文献   
123.
选取东北三江平原沼泽湿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共16个土壤剖面,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密度均呈自上而下降低的趋势,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垂直差异变小.开垦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并改变了其在表层的分布结构特征.初步估算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沼泽湿地1.58×104t/km2、退耕还湿地1.23×104t/km2、林地1.01×104t/km2、水田0.85×104t/km2、旱田0.99×104t/km2.开垦降低了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且对耕地的影响大于林地,而退耕还湿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固定及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4.
阐述了分级燃烧抑制NOx形成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切圆燃烧煤粉炉的空气分级燃烧改造的基本特点,考察了轴向和径向空气分级、炉内空气浓度等因素对NOx排放量的影响;控制适当条件,使脱氮效率达到30%-50%,对煤粉炉的空气分级燃烧改造进行了费用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25.
木质素是由苯基丙烷结构通过C—O键和C—C键连接而成的复杂三维网状无定形高聚物,热解是木质素的重要利用方式,探究木质素热解过程中连接键的断裂机理对于开发高效热解技术至关重要。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针对典型的β-5连接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探究其热解过程及取代基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苯环之间五元环的开环反应是最可能发生的初步反应,其中Cα—O键和Cα—Cβ键的键解离能(BDEs)分别为163.9 kJ/mol和212.9 kJ/mol,是最主要的断键开环反应。通过对比甲基、甲氧基、羟基、正丙基等支链对β-5连接键的断裂的影响,发现当两个苯环和β-5连接五元环上分别连接羟基、丙基、羟甲基取代基时,Cα—O键和Cα—Cβ键的BDEs最低。对于不同取代基类型和位点来说,Cα—O键均裂始终是最容易发生的初始反应,而Cα—O键和Cα—Cβ键连续断裂的路径是β-5连接五元环断裂的主...  相似文献   
126.
通过中试实验,在常温下考察了回流比、水力停留时间和冲击负荷对改进型EGSB处理城市污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比的提高,水力停留时间的缩短,改进型EGSB的出水CODfilt是下降的,但当水力停留时间低于2 h时,出水CODCr、CODfilt和SS明显增高。改进型EGSB通过改进回流水系统及布水系统,有效地降低了沉淀区水流上升速度,提高了布水效果,同未改进的EGSB相比,出水CODCr最大下降了26.7 mg/L,CODfilt最大下降了17.8 mg/L,而出水中SS最大下降了66.3 mg/L。当容积负荷突然升高时,对2套反应器都带来冲击,但改进型EGSB比EGSB要容易从冲击中恢复稳定。  相似文献   
127.
建立了一种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地毯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分析结果同小型环境平衡舱法测定的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28.
本文初步研究了以草甸土、亚沙土、黑土、江沙、氧化塘底质五种渗滤材料净化城市混合污水的效果.旨在为深入开展土地快速渗滤技术处理城市混合污水实用技术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土壤生物的学习行为是一种综合性的神经高级活动,对土壤中的神经毒性污染物生态风险监测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基于蚯蚓对白光刺激的厌恶本性,通过振动-白光配对刺激,对蚯蚓进行学习训练,使蚯蚓领会借助加速移动阻止白光刺激的策略,通过蚯蚓到达移动位移阈值的时间测定,对蚯蚓的学习行为进行测试,建立了蚯蚓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30.
基于B/S模式建立环保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比较了客户/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两种模式的特点,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开发了环保信息查询系统.对开发过程中媒体类型的表现、软件工具的选择、交互式查询、实时反馈等具体实施方案均做了介绍.解决了连续媒体在网上实时传递,并为主流浏览器所接受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