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32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应用数学方法确立了中性水体PH值与温度t的定量函数关系,PH(中)=7.37d-1/509.2,由引可计算任一温度下的纯水的PH值和水的离子积,使PH测定弯得简单而快捷。  相似文献   
12.
采用UASB-接触氧化法处理天津某中药厂废水,处理后出水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同时对二级处理后出水采用微絮凝沉淀-砂滤-消毒工艺,出水达到中水绿化使用标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石油化工产品的增加及深度加工,其排放污水中NH3-N经中和沉淀,生化处理后仍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为促使石油化工外排污水NH3-N达标,提出了A/O生物膜脱氮、过氯化脱氮、碱化曝气吹脱脱氮及程序间歇式多级生物氧化法脱氮(简称生物氧化法)等技术,经过小试、中试及局部生产性试验,取得了明显的脱氮效果,在源头来水水质较稳定的情况下,可确保外排污水中NH3-B达标。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喷漆和涂装废气中VOCs的污染,采用同轴圆管式介质阻挡反应器进行低温等离子体降解高浓度甲苯探索,研究了反应器参数(放电间距、放电长度)、操作参数(初始甲苯浓度、气体流量、输入功率)等关键参数对甲苯转化率和产物CO2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间距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甲苯的降解,放电长度的增加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输入功率越大,甲苯的降解效果越好,并且反应产物中臭氧的浓度越低,但气体流量及初始甲苯浓度的增加不利于甲苯的降解。最后对产物进行GC-MS检测,分析了甲苯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15.
基于IMS微震监测系统的微震事件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震监测系统对岩体发生非弹性变化造成的微震事件进行实时监测,能及时做出岩体的失稳预警,保证矿山的安全开采.根据东升庙铅锌矿的采空区的实际赋存情况,提出了布置9个检波器的监测方案,通过对该方案进行室内模拟,分别对Vert1和Vert2及其整体性进行定位精度分析,分析可知该方案是合理的.矿山构建IMS微震监测系统后,采用人工爆破定位的方法来确定该监测系统定位的准确性,通过对实测坐标和微震数据处理软件分析的坐标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该监测系统的精度是12m左右,能够实现矿山采空区的稳定性监测,满足矿山安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极化SAR的河流有机物污染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炯  贾海峰  杨健  陈玉荣 《环境科学》2010,31(9):2017-2022
选择我国南方水质变化梯度较为明显的典型河流为对象,分析基于C波段极化合成孔径雷达(极化SAR)的河流水污染监测评估技术.引入了随机粗糙面电磁散射理论对污染水域的散射特性进行了建模,研究了水体污染可能对散射模型及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同步得到的极化SAR数据与水体常用污染指标的监测数据.通过比较19个采样点的后向散射系数与同步监测的水质指标,发现化学需氧量(COD)与HH和VV通道的后向散射系数比成正相关性,这与由电磁理论建立的散射模型及水体污染对散射模型参数影响的分析相符.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利用HH与VV通道后向散射系数比来反演化学需氧量的公式,拟合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0.90.本研究建立了利用极化SAR的HH与VV通道后向散射系数比监测水体有机物污染的模型,该模型主要通过分析同步监测数据获得,基于电磁散射理论的分析支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不断探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的结果,旅游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的体现。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循环经济全面深入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虽然进行得较为迅速,但是迄今为止,其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资源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等问题,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影响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以期对我国旅游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混凝沉淀-两段接触氧化法处理制革区综合制革废水,经过半年多稳定运行,系统COD去除率达到96%,硫化物去除率达到99.5%,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指标完全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制革行业废水二级标准。对废水处理系统的工艺作了简单介绍,对系统调试、运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押浩博  姜博  邢奕  张甜 《环境化学》2021,40(2):343-354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现象变得十分普遍.这些残留的抗生素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到水环境中,会对人类健康以及水生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分子印迹技术(MIT)因其能选择性识别、有效富集和去除目标分析物,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中抗生素的富集及检测.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以及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并且总结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水环境抗生素富集中的应用.最后,本文对分子印迹技术在处理水体中抗生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可再生能源的电价补贴是一项旨在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的政策机制,对中国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煤电比例)、改善大气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此,本文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带来的空气污染物(CO_2、SO_2、NO_X和PM_(2.5))排放的减少作为衡量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效益指标,利用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建立包含温室气体、污染气体和颗粒物模块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从总量和行业的视角量化研究了实施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对改善大气环境的积极作用,考察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辅以硫税、硫税及碳税这两种冲击的情景。研究表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减少了温室气体、污染气体的总排放量和颗粒物浓度,在补贴的基础上辅以硫税不仅可以有效地增进大气环境福利效益,而且还能抵消征税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使清洁能源发电对火电产生替代效应,各个行业排放的CO_2、SO_2和NO_X均下降;但这一替代效应在工业部门尤其是重工业部门相对有限,这也证明了工业部门的减排压力较于其他产业(农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更大;补贴可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提升,进而优化能源结构,这是增进大气环境效益的根本原因。上述结果意味着短期内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补贴与税收双管齐下以增强减排力度。而可能面临的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不足问题则意味着中期内要实现补贴方式逐渐向定额补贴、绿色证书模式过渡,利用市场机制确定补贴标准;长期内需最终取消补贴政策,倒逼技术进步,推动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