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109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586篇
基础理论   98篇
污染及防治   72篇
评价与监测   75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半干法烟道气脱硫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半干法烟气脱硫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以反应时间和液滴干燥时间为基础数据,优化出液滴在脱硫干燥塔内的停留时间,由停留时间确定脱硫塔高度,由处理的烟气流量确定塔径.  相似文献   
142.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生态学解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诸多国家在环境微生物领域先后开展了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建立和生物学评价工作。一些不依靠纯培养的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具有细胞在测定过程中不被破坏、形状不改变、特异性强、能够真实反映在自然环境下微生物的情况及分布等特点,在环境微生物群落探测分析中已逐渐被广泛应用。该技术利用带有荧光标记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与细胞内相应的靶核糖体结合,能将微生物探测、鉴定到属和种的水平。运用于硝化细菌、除磷细菌和丝状微生物等废水处理中常见的特征性微生物种群和群落生态学研究中,颇为高效。该技术的应用避免了传统培养方法进行鉴定和计数的局限性,在环境微生物生态学解析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3.
粤北岩溶区的石漠化及其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分布有面积广泛的碳酸盐岩发育多种岩溶地貌。由于该地区的特殊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子的影响,其岩溶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低,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作用下,易引发出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岩溶生态环境开始恶化,植被走向逆向演替等,最后出现大面积的石山,发生石演化观象。  相似文献   
144.
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絮凝剂在废水处理的应用概况,作用机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5.
分析了我国地下水污染源、污染特点、污染典型案例,提出对策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把地下水污染的预防控制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强化地下水污染修复及关键技术研发;建立并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污染应急系统。  相似文献   
146.
为了解同步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除磷(SPNDPR)系统的脱氮除磷特性,以低C/N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延时厌氧(180 min)/好氧运行的SBR反应器,通过联合调控曝气量和好氧时间,考察了该系统启动与优化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当系统好氧段曝气量为0. 8 L·min~(-1),好氧时间为150 min时,出水PO_4~(3-)-P浓度约为1. 5 mg·L~(-1)左右,出水NH_4~+-N和NO_3~--N浓度由10. 28 mg·L~(-1)和8. 14 mg·L~(-1)逐渐降低至0 mg·L~(-1)和2. 27 mg·L~(-1),出水NO_2~--N浓度逐渐升高至1. 81 mg·L~(-1);当曝气量提高至1. 0 L·min~(-1)且好氧时间缩短至120min后,系统除磷、短程硝化性能逐渐增强,但总氮(TN)去除性能先降低后逐渐升高,最终出水PO_4~(3-)-P、NH_4~+-N分别稳定低于0. 5 mg·L~(-1)和1. 0 mg·L~(-1),好氧段亚硝积累率和SND率分别达98. 65%和44. 20%,TN去除率达79. 78%. SPNDPR系统内好氧段好氧吸磷、反硝化除磷、短程硝化、内源反硝化同时进行保证了低C/N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147.
为了研究污水处理厂中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s,OPFRs)的污染特征,于2017年采集苏州市8个污水处理厂(7个A2/O工艺与1个氧化沟工艺)的进水、二沉池出水、污水厂出水、生物池污泥以及脱水剩余污泥.采用加速溶剂萃取(ASE)-固相萃取方法测定了污水与污泥中10种OPFRs的浓度,并比较了两种不同工艺各个工艺段OPFRs的去除效果,估算了最终排入环境的日均排放量.结果表明:7种OPFRs在进水、出水、污泥中均有检出,进水和总出水中OPFRs总浓度范围分别为0.74~222.65μg·L~(-1)和0.46~175.41μg·L~(-1),均值分别为65.56μg·L~(-1)和22.99μg·L~(-1);二沉池出水中OPFRs总浓度为0.48~178.14μg·L~(-1),均值为43.14μg·L~(-1);估算污水厂出水中OPFRs日排放量为36.69~2 177.12 g·d~(-1).剩余污泥中OPFRs总含量(以干重计)范围为89.32~596.24μg·g~(-1),均值(以干重计)为249.35μg·g~(-1),剩余污泥中OPFRs的日排放量最小为3.57~7.15 kg·d~(-1),最大为47.70~95.40 kg·d~(-1).氧化沟工艺对OPFRs有较好去除,去除率达到92%;A_2/O工艺则为11%~99%,差异性较大.3种氯代类的OPFRs[分别为磷酸三(2-氯乙基)酯、磷酸三(1-氯-2-丙基)酯、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是进水与出水中主要成分,主要由于氯代OPFRs的使用量大和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对其去除率低.  相似文献   
148.
杨振琳  于德爽  李津  王晓霞  冯莉 《环境科学》2018,39(10):4612-4620
采用SBR反应器研究海藻糖强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反硝化工艺(SAD)处理高盐水的脱氮除碳效能及其动力学特性.当海藻糖为0.25 mmol·L~(-1)时反应器具有最佳的脱氮效能,NH_4~+-N、NO_2~--N、NO_3~--N和COD均可以被完全去除,与没有添加海藻糖相比,NH_4~+-N、NO_2~--N和总氮去除率分别提高了50%、43%和46%,氨氮去除速率(ARR)和亚硝氮去除速率(NRR)分别提高了81.25%和75%.当海藻糖浓度进一步提升至0.5 mmol·L~(-1)时,NH_4~+-N去除率(ARE)仅为58.82%,出水NH_4~+-N浓度下降为33.25 mg·L~(-1).相比于Haldane模型和Aiba模型,Luong模型更适合拟合海藻糖添加条件下SAD的脱氮性能.由其得到的NRRmax、KS、Sm和n分别为0.954 kg·(m3·d)-1、0 mg·L~(-1)、184.785 mg·L~(-1)和0.718.与修正的Logistic模型和修正的Boltzman模型相比,修正的Gompertz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验值最为贴近,修正的Gompertz模型更适合描述海藻糖添加条件下单周期内基质的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149.
采用umu遗传毒性测试方法考察了消毒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消毒剂氯氮比对某饮用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出水加氯或氯胺消毒前后遗传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后水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20~70 ng/L),加氯或氯胺消毒后遗传毒性增加.反应时间为24 h,在相同投加量下氯消毒遗传毒性(40~95 ng/L)高于氯胺消毒遗传毒性(20~40 ng/L);当氯初始投加量从0 mg/L增加到10 mg/L时,炭后水的遗传毒性先迅速增加,在0.5~1 mg左右达到极大值,然后再降低,在3~5 mg左右达到极小值后缓慢上升,但是氯胺消毒后水样遗传毒性变化规律不如氯消毒的明显.当投加量为3 mg/L时,随着反应时间从0 h延长至72 h,无论是氯消毒还是氯胺消毒,炭后水遗传毒性均是先迅速增加,在2 h时达到极大值后再下降,在18 h左右达到极小值然后缓慢上升,而且任意反应时间内,氯胺消毒的遗传毒性(20~62 ng/L)均小于氯消毒(83~120 ng/L).本试验还研究了消毒剂氯氮比对炭后水氯消毒后遗传毒性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从遗传毒性的角度看,对于饮用水消毒氯胺比氯更安全,而且2种消毒方式的遗传毒性的变化规律均不同于总HAAs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0.
文章介绍了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技术(SCR)的基本原理,主要讨论了TiO2和分子筛型催化剂的优缺点,以及这两种催化剂应用于柴油车尾气NOx净化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开发车用SCR催化剂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