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54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三株溶藻菌对水华鱼腥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三株溶藻菌L7,L8和L18的溶藻活性代谢产物对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比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比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的影响,试图从藻类的抗氧化酶系的变化揭示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溶藻机制。在L7,L8和L18的溶藻活性代谢产物胁迫下,水华鱼腥藻的SOD比活性显著升高,MDA浓度急剧上升。加入L18的溶藻活性代谢产物后,水华鱼腥藻的CAT比活性显著高于空白组,L7和L8的溶藻活性代谢产物对水华鱼腥藻的CAT比活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2.
对我国2009年粗钢产量及废钢铁加工供应情况进行概述和预测,介绍了我国废钢铁加工设备的生产规模、使用状况及研发现状,以及我国废钢铁加工设备的种类及其性能。展望了我国废钢铁加工设备的前景,指出质优价廉、适合中国国情、具有环保功能的废钢铁加工设备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53.
针对海上溢油应急处理问题,本文主要对溢油的初级行为--扩散进行探讨.提出了采用溢油扩散图像来预测溢油扩散未来发展趋势的3步非线性处理过程,即图像边缘检测、面积计算和面积预测,对这一过程中应采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以奥里油在静止海水中扩散为范例,在MATLAB环境下,利用非线性方法对扩散图像进行边缘监测,通过对梯度算子阀值的调整来计算完整的油膜覆盖面积,并将其计算结果进行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表明:采用Roberts边缘算子可以得到很好的边缘检测结果,采用BP神经网络获得的面积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  相似文献   
54.
基于2015年~2017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氮磷在阳澄湖内的空间分布以及时间变化规律,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评价了阳澄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2015~2017年,阳澄湖TN浓度波动不大,但是TP浓度持续升高,特别是中湖和东湖,分别升高了81.7%和113.8%;除2017年外,TN、TP浓度均是西湖最高,东湖最低,2017年中湖TP浓度升至最高;阳澄西、中、东湖每年的TN/TP比较接近,且都逐年下降。②年内变化来看,TN浓度每年1~3月较高,7~9月较低,而TP浓度无明显季节变化规律;TN/TP每年1~4月较高,一般在30以上,每年5~10月较低,一般在7~30之间。③TLI值显示阳澄西湖的富营养化状态有所好转,而中湖、东湖的富营养化状态呈恶化趋势。三年中,西湖、中湖均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东湖2015年为中营养,2016和2017年转变为轻度富营养。  相似文献   
55.
从湖泊水域环境异变论洞庭湖区洪涝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洞庭湖泥沙淤积,人类活动的合成作用而导致湖泊水域环境界变及其对洪涝灾害的负效应。并从改善湖泊水域环境的角度上,提出了节制进口,疏浚河湖,稳定湖面和扩大出口等有效治理途径,以尽快提高洞庭湖区的防洪排涝能力。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斑马鱼在不同程度突发性的Zn2+和Cr6+胁迫下的行为反应,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量化研究斑马鱼游动行为数据。结果表明,在Zn2+和Cr6+的突发性胁迫中,斑马鱼的行为反应快速且敏感,游动行为与污染物种类、质量浓度和暴露时间直接相关,并表现出比较相似的行为变化规律;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斑马鱼游动速度的变化幅度增大,反应时间缩短,且其变化曲线符合生物行为的环境压力模型。斑马鱼的行为变化远远提前于生物的病理损伤或死亡,可利用斑马鱼暴露于污染物时的行为变化实现在线水体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故的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57.
为探明刺梨果渣生物炭对白菜产量及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实现刺梨果渣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盆栽试验设置5个生物炭施用量:0 %(CK)、1 %(T1)、3 %(T2)、5 %(T3)和7 %(T4),研究刺梨果渣生物炭施用对白菜产量及品质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刺梨果渣生物炭能够显著提高白菜产量及品质,在5 %生物炭施用量时效果最佳,白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较CK分别提升了71.51 %、40.14 %、33.65 %、38.08 %、9.03 %、28.85 %和35.38 %;②施用刺梨果渣生物炭能够显著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效性,在5 %生物炭施用量时效果较好,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41.06 %、134.84 %、157.48 %、140.79 %、341.75 %和627.13 %,有效Fe、Mn、Cu、Zn含量和交换性Ca、Mg含量较CK分别提高37.68 %、61.69 %、400.00 %、4 648.84 %、617.17 %和351.42 %;③施用刺梨果渣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强土壤酶活性,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分别较CK处理提高的范围为51.43 %~362.86 %、90.63 %~134.14 %、21.40 %~85.12 %和82.92 %~218.43 %;④冗余分析表明施用刺梨果渣生物炭后,土壤有效钾、交换性钙、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锌等是白菜产量及品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施用刺梨果渣生物炭可以显著提高白菜产量及品质,改善土壤性质,将刺梨果渣制备成生物炭可以为刺梨果渣资源化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双连拱隧道采用无导洞后扩挖法施工时的设计参数取值及其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连拱隧道主洞错距、台阶长度、中隔墙厚度以及二衬施作时机4个参数对隧道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主洞错距达到75 m时,既能保证先行洞隧道的变形稳定,又能缩短工期;隧道先行洞台阶长度可以按单洞隧道取值,后行洞台阶长度建议控制在5~10 m为宜;考虑施工扰动的影响,隧道中隔墙厚度在1.4~1.6 m范围内取值较为合理;先行洞二衬在后行洞掌子面前保持35 m以上距离施工有利于隧道稳定性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不同的增强试剂对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的电动修复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为修复对象,研究了添加络合剂EDTA?有机酸乳酸和柠檬酸以及无机酸硝酸对电动修复该污染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强试剂的加入,显著促进了铜?铅?镍和六价铬在电场中的迁移和去除,电动过程促进了土壤重金属向有效态(醋酸铵提取)转化.其中,在阴极加入乳酸并控制pH3.5的处理,土壤中铜的去除率最高,达78.7%.在阴?阳极都加入EDTA的处理中,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率在30%左右,重金属在靠近阴极的部分发生聚集.在阴极加入柠檬酸的处理中,土壤中铜?镍和六价铬的去除率均较高,分别为68.5%?53.3%和52.9%.阴极加入硝酸控制pH3.5对土壤中六价铬的去除率最高,达93.3%.  相似文献   
60.
<正>雷电是大气中十分壮观的超长距离放电过程,通常伴随着强对流天气而发生。其强大的电流、炙热的高温、强烈的电磁辐射以及猛烈的冲击波等物理效应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造成人员伤亡或物体受损。根据全球雷电的卫星观测结果估计:全球每秒钟约有46次雷电发生,而我国每一分钟发生70余次雷电。鉴于雷击灾害范围广,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危害又大,联合国有关部门已把它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击除每年造成我国上千人伤亡外,还导致民用电器损坏,森林发生大火,建筑物、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遭到破坏,仓储、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目前,国内有关监管部门已经把防雷减灾作为一项重要的议题来抓。白山市安监局与气象局在联合执法减灾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执法中也发现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