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170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饮用水中的病毒会引发人体健康风险,故消毒是饮用水生物安全的重要屏障。为了比较不同消毒工艺对病毒的灭活效果,在总结水介质中常见病毒的种类及特性的基础上,围绕当前饮用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的消毒工艺(氯、氯胺、臭氧、二氧化氯、紫外线),梳理了各种消毒工艺的原理、影响因素、消毒效果及实际应用中的问题。鉴于消毒工艺进水水质对病毒灭活效果影响较大,且饮用水常规、深度处理工艺均可直接、间接强化对病毒的去除效果,故提出"常规处理+深度处理+消毒"协同高效运行的饮用水多级屏障处理工艺,以有效控制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引发的饮用水水质风险。  相似文献   
392.
为探究淡水中微塑料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数据源,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对2010—2023年淡水中微塑料领域的发文量、作者、国家/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在发文量、作者和国家/机构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微塑料的取样、预处理和表征”、“微塑料在淡水环境中的污染、丰度及分布”、“微塑料的生物毒性”及“微塑料的来源”4个方面,并结合相关关键词对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关键词突现和相关文献综述分析显示,微塑料研究趋势概括为“微塑料与COVID-19”、“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研究”及“微塑料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未来的研究应重点集中在淡水环境微塑料的检测标准建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微塑料与新兴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生态风险、COVID-19背景下微塑料与药物残留的污染问题、微塑料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等方面.  相似文献   
393.
提出了应用流动注射梯度稀释法与原子吸收光度法相结合,样品不经稀释便可同时测定酸雨中不同浓度的钙。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394.
随着哈龙灭火剂的淘汰,逐步开发出了多种哈龙替代气体灭火剂.如何选择既经济环保,又与保护目标相适应的灭火剂成为每个设计人员和每个工程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常用的二氧化碳(CO2)、七氟丙烷(FM-200)、烟烙尽(IG-541)、气溶胶等四种哈龙替代气体灭火剂各项性能综合分析,对灭火系统进行了对比,讨论了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场所及应用,使我们对它们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气体灭火系统的选用和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95.
国内湿法烟气脱硫中普遍采用强制氧化工艺,但很多电厂存在氧化效果较差的问题。通过分析氧化过程及其反应机理,提出了提高氧化效果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96.
养殖废水SBR碳源投加实时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畜禽养殖废水是典型的高氨氮、低C/N比有机废水。常规生物处理工艺由于反硝化碳源不足导致脱氮效率较低。在2个平行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建立实时控制体系以研究投加猪粪浓浆作为外部碳源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ORP实时曲线特征优化碳源投加方案,可按水质变化情况适量补充所需碳源,增强体系脱氮效果,同时加强对磷的去除。在优化碳源投加的运行期NH4+-N及PO43-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69%。  相似文献   
397.
通过批次实验考察了活性污泥对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的吸附特性,研究了包括吸附平衡时间、污泥浓度(MLSS)、温度以及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CTC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5 min可达到平衡吸附量的90%以上,6 h达到吸附平衡;CTC的总去除率随着MLSS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污泥单位吸附量却随之减少,当CTC初始浓度为500 μg/L,MLSS浓度从1 000 mg/L增至8 000 mg/L时,吸附平衡时CTC的总去除率从30.97%上升至60.42%,而污泥单位吸附量则从151 326.70 μg/kg下降至37 530.98 μg/kg;在10、20、30℃条件下,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线性分配吸附模型,Kd值依次为190.93、162.32和121.08 L/kg;热力学数据表明,CTC在污泥上的吸附为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当pH值介于3~11之间时,CTC在污泥上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98.
采用臭氧氧化污泥减量法对畜禽养殖废水SBR中的剩余污泥进行处理。当臭氧反应时间控制在30 min时,污泥的溶解比例在30%左右(以 MLSS计)。上清液中一定量的SCOD溶出可为生物处理单元提供充足的碳源,同时在上清液中,TN、TP及水相重金属浓度增加有限,臭氧氧化后的污泥液回流污水处理系统后造成的N、P处理负荷较小,重金属对污泥微生物的活性抑制风险较低。若继续延长臭氧的反应时间,上清液SCOD、TN、TP以及重金属Cu、Pb的释放速率明显增加,同时上清液的C/N降低,臭氧化后的污泥液回流反而不利于生物单元的脱氮处理。综合考虑TN、TP及水相重金属浓度增加的危害性,臭氧反应时间应控制在30 min,臭氧实际投加量应为123.1 mg O3/g SS。  相似文献   
399.
用三维贯通网络结构的SiC多孔陶瓷作为汽车尾气净化CO和CH的载体材料,研究了SiC多孔陶瓷的性能和气体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SiC多孔陶瓷主孔道呈三维贯通网络结构,主孔道孔径为300~400μm;具有优异的抗热震性和电致发热性能,是净化汽车尾气催化剂载体的理想材料.(2)SiC多孔陶瓷加热迅速、表面温度高,可以显著提高净化器内的气体温度;在不用涂覆催化剂的情况下,利用SiC多孔陶瓷的电致发热性能就可以有效地实现CO和CH的转化,对汽车尾气模拟气体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400.
废弃电路板中环氧树脂真空热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空条件下,应用程序升温管式电炉对废弃电路板中环氧树脂热解规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的热解终温(200~700 ℃)、升温速率(5~30 ℃/min)、真空度(以压力表征,3~30 kPa)及保温时间(10~150 min)对热解产物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解终温是影响热解油产率最重要的因素;选择适当的热解终温(400~550 ℃)、升温速率(15~20 ℃/min)、真空度(15 kPa)及保温时间(30 min)有利于提高热解油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