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2篇
安全科学   95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93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31.
以三峡库区重庆市主城段清水溪为典型的城市富营养化河流代表,选取河岸带3种常见凋落叶为分解对象,设计了7种凋落物组合(3个单种和4个混合物种)和3种孔径的分解袋(50μm、250μm和2mm),开展原位实验,探讨混合凋落物的性状、功能多样性与底栖分解者类群及其交互作用对叶片质量损失和混合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50%的处理表现为显著非加和效应(且均为负值),这与凋落物的性状密切相关.随着混合凋落物功能离散度的增加,尤其组合中含高木质素等难分解物质的凋落物时,分解变慢.微生物在富营养化河流混合凋落物的分解中占主导作用,小型和大型底栖动物均抑制了混合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在富营养化河流的修复过程中,需重视河流凋落物分解功能,注重调整河岸带植物的配置,以及提升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并恢复底栖动物在凋落物分解中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2.
通过构建UV/O3/TiO2耦合工艺反应体系,打破了以臭氧为基础的高级氧化技术臭氧利用率低的技术瓶颈,使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和荧光探针法分析了UV/O3/TiO2耦合工艺的反应机理,明确了臭氧链式反应产生的O2在反应体系内自循环利用是提高臭氧利用率的主要原因。以2,4,6-三氯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通过分析初始浓度、接触时间、pH、催化剂投加量等影响因素,对比UV/O3、UV/TiO2工艺的降解效果,显示出UV/O3/TiO2耦合工艺的技术优势。在相同条件下,单独UV/TiO2光催化体系和UV/O3体系对2,4,6-三氯苯酚模拟配水的TOC矿化率分别为12.65%和51.54%,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0058,0.1956 min-1,而UV/O3/TiO2耦合体系的矿化率达到82.97%,反应速率常数为0.2893 min-1,耦合工艺的臭氧利用率较UV/O3工艺提高11.7百分点,并且在pH=3~11的较宽范围内有良好的适用性,证明了理论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3.
三氯乙烯是场地及地下水中广泛存在的典型有机污染物,生物炭基零价铁材料可用于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然而其也会影响含水层土壤的微生物群落,进而改变三氯乙烯的归趋.通过限氧控温热解,NaOH和HNO3改性处理,并采用球磨法合成了改性生物炭负载零价铁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改性生物炭负载零价铁对模拟含水层土壤中三氯乙烯的去除及微生物群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aOH改性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NaOH改性和Fe/BC为1∶10的复合材料(BC_2处理组)对三氯乙烯的去除率最高,为90.01%.除BC_1处理组外,不同处理组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可能是三氯乙烯的降解菌属.BC_2处理组增加了土壤中硫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相对丰度,有利于三氯乙烯的降解.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as)、Thermincola、溶杆菌属(Lysobacter)、Gemmatimonas、Microvirga和假单胞菌属维持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微...  相似文献   
134.
曹霞  张宽  王燕鹏  孙一兵 《环境工程》2017,35(1):133-136
以贾鲁河郑州段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污染源与水质响应关系的二维EFDC模型。首先,采用Delft3D针对贾鲁河郑州城区段建立了曲线正交网格,基于2014年上半年污染源流量数据和河流水文数据模拟该段河流流场,利用实测值率定河道糙率,采用2014年下半年数据对河流水动力模型进行验证;其次,在河流水动力模拟的基础上,以COD为主要指标构建水质模型,同样采用2014年上半年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用2014年下半年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最后对模型建立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35.
消油剂的水下使用是水下溢油应急处置的一种潜在的有效手段,但是消油剂对水下溢油分散效果的定量评估还比较少见。本研究采用自制的1 m×1 m×2 m(长×宽×高)的水下溢油模拟实验装置,开展消油剂作用下的蓬莱19-3原油水下喷射实验,以油滴体积分布和体积中值粒径为指标,考察不同消油剂使用量对水下溢油油滴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使用消油剂相比,使用消油剂时的水下溢油分散效果更加显著,表现为油滴体积分布最高点向小粒径方向移动,大粒径油滴的体积分数减小;消油剂使用量越大,大粒径油滴的体积分数越小,最终完全消失。油滴体积中值粒径也随消油剂使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36.
为了研究作用在壁面装饰材料预热区的侧向水喷雾的临界水施加率,选取10 mm、12 mm、15 mm和18 mm 4种不同厚度的杉木板开展符合ISO 9705标准的全尺寸试验.利用红外热像仪等温线方法划分杉木板的预热区和热解区,得到仅作用于预热区的侧向水喷雾的临界水施加率的试验数据,并同临界水施加率的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临界水施加率试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其中10 mm和12 mm薄型材料存在较小的误差.临界水施加率和杉木板厚度成非线性关系,随着杉木板厚度的增加,临界水施加率减小.  相似文献   
137.
针对当前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问题,从高层建筑的特点分析其火灾的特点,从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来探讨对策,进而为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8.
本文对南充市不同区域农村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参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运用单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充市农村土壤重金属平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01,受到了重金属轻污染。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为Hg、Ni、Cu和Zn。52.8%样点受Cu轻污染,41.7%Zn轻污染,8.3%Hg轻污染,36.1%Ni轻污染,2.8%Ni中度污染。不同区域和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9.
140.
采油污水的电催化杀菌工艺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形稳阳极借助于电催化方法对油田污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FB)、腐生菌(TGB)进行杀菌实验研究,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并对杀菌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30mA/cm2、极板间距2cm、pH值5.0下处理30min时三种细菌的杀菌率均达100%。通过对杀菌机理的初步探讨表明,在电催化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氯对杀菌效果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