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56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14年在新疆和田市城区分冬、春、夏、秋4个季节采集大气PM2.5样品,分析了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组成和来源,并评估了其致癌风险。结果表明:PAHs浓度年均值为99.02 ng/m~3,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即冬季(241.52 ng/m~3)秋季(87.50ng/m~3)春季(30.81 ng/m~3)夏季(10.39 ng/m~3),冬季苯并[a]芘(Ba P)的浓度高达16.57 ng/m~3;全年PAHs以4~6环为主,冬季4环PAHs比例(46.03%)明显高于夏季的比例(15.97%),表明气粒两相分配对PAHs分布有显著影响。PAHs浓度与气温和风速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表明相对低的气温和风速、相对高的湿度是冬季PAHs污染较高的重要原因。特征比值法源解析结果显示,PAHs主要来源于燃烧源,其中冬季PAHs来源以燃煤及薪柴燃烧为主,春、秋季以燃煤源和交通源的混合污染来源为主,夏季以交通源为主。后向轨迹分析表明,除和田市东北部的局地输送外,来自中亚、西亚其他国家外部输入的气团也对和田市城区PAHs有重要影响。苯并[a]芘毒性当量浓度(Ba P_(eq))年均值为10.51 ng/m~3,终身呼吸性肺癌风险(CR)为9.14×10~(-4),是美国环保署(USEPA)可接受致癌风险指数的9.14倍,表明和田市城区居民具有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32.
通过介绍塔城市奥布森生态区建设及其产生效益的情况,提出了一些改善生态环境的建议,对塔城的社会经济与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34.
二英类对环境的污染及对内分泌的干扰作用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叙述了水中二英类的来源 ,在食物链中的迁移、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及日本环境空气、土壤、水、底质及生物 ,食品中二英类的存在情况。还报道了世界各国二英类发生源及大致排放量。本文还介绍了目前在国外通用的二英等环境激素类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及我国制定此类监测分析方法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5.
塔河下游胡杨和红柳自然恢复的土壤条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塔里木河下游中段,随塔里木河下游应急放水,河滩地的胡杨和红柳种子出苗与根系吸水后重新发芽生长等自然恢复措施的同时,分析了河床自然淹水条件下林灌草甸土的水分,盐分和肥力变化状况及其对胡杨和红柳乔灌木植被种子出苗和地下水位的升高对升灌木根系重新发芽生长的效果。根据对塔河下游定点观测取样分析结果来看,淹水林灌草甸土不但是自然恢复保护塔河下游绿色走廓的根本基础,而且是恢复与保护绿色走廓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6.
引言 在勘探过程的早期阶段,石油地球化学能够帮助预测盆地中各种类型烃的分布。在地质上不复杂的加拿大西部盆地,是表明地球化学实际应用于烃类勘探的一个极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37.
乌鲁木齐城市灾害特征及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市地处欧亚大陆腹地 ,三面环山 ,地形复杂 ,气候多变 ,生态环境脆弱 ,是多种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地区之一。乌鲁木齐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灾害发生 ,特别是人为灾害———环境污染。近年来 ,随着城市人口密集和社会发展 ,生命线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人为灾害发生的频次越来越高 ,城市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和破坏性也在大幅增加。因此 ,研究如何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城市和环境的破坏 ,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8.
39.
为研究水田土壤中氮的行为,施给15NH4 或15NO3-标记的硝胺(NH415NO3或15NH4NO3)的沙壤土(Shirasu soil)添充在根箱里,对Japonica水稻(品种Hinohikari)进行温室栽培6周.收割后,水稻植株分地上部和根部,对各自的全氮,15N atom%进行测定.根箱各区域的土壤按着鲜土形态进行采取后,对此全氮,NO3-N,水溶性NH4-N,KCl抽出NH4-N和其各自的15N atom%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与栽培前相比,在非根际明显降低,但在根际比非根际要高,保持了与栽培前相同的水平.土壤NO3-N浓度从非根际到根际递增,但与其栽培前相比显著地降低,在整个根箱里,施给NO3-N的79%为因脱氮而损失.土壤中NO3-N的大部分来自于土壤氮化合物,来自施肥的比例却较低,尤其是在根际.反而,施给NO3-N的残存率约仅为16%左右,但其中有机态氮所占的比率在非根际里55%~86%,在根际却达到了93%.土壤水溶性NH4-N和KCl抽出NH4-N浓度靠近根际逐渐降低,而且在非根际两者匀由1∶10的比例存在,但在根际里水溶性NH4-N没被检索到.在非根际里,土壤KCl抽出NH4-N的35%~66%为来自施肥,但其比例在根际里却降到15%左右.在土壤中残存的来自施给NH4-N的氮化合物之中,有机态氮所占的比例在非根际里约为11%~65%,但在根际却达到了92%.以上结果表明,在水稻根际,氮的无机化和有机化的活性比非根际显著.  相似文献   
40.
论文利用采自黄河源区的两个样点的祁连圆柏树轮样本建立了区域树轮宽度年表,分析了树木生长与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7月的平均流量与树轮宽度密切相关,相关系数达0.73。由此重建了黄河源区过去390 a来的流量变化,统计检验结果表明,重建方程方差解释量高达53.6%。重建序列大体经历了7个丰水期和10个枯水期。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重建序列存在着42、18和2~4 a左右的显著变化周期。区域对比结果表明,重建结果与周边其他基于树轮资料的重建序列的干湿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论文重建序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