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安全科学   386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134篇
综合类   746篇
基础理论   112篇
污染及防治   111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96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贵州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与水质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南明河为例,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全流程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综合分析.污染识别结果表明,外源污染是造成南明河污染的关键原因,其对南明河COD、氨氮和TP等污染物的贡献分别达68%、95%和77%;COD和氨氮是南明河的主要入河污染物(80%和60%的入河外源来水中COD和氨氮水平劣于地表V类水).采取截污纳管、污水处理及河底清淤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可共削减南明河COD、氨氮和TP污染负荷41414.6、874.2和218.0 t·a~(-1);通过生态建设恢复河道自净能力并运行半年后,南明河整治段劣V类河道长度占比从整治前的51.0%下降至17.4%,达到地表水V类的水质段由原来的10.1%提高至24.3%.建立MIKE模型预测综合整治措施3期工程全部完工时南明河水质运营情况发现,南明河下游水质断面能稳定达到IV类水体,但在枯水期仍可能存在部分河段TP和氨氮超标的情况.通过从上游水库(红枫湖,II类水)进行生态补水以保障南明河干流城区段稳定达标IV类水体,在考虑模拟误差且保证率高于90%的情况下,枯水期最高补水量应达到3.47m~3·s~(-1).  相似文献   
972.
艾比湖流域河流水化学季节特征及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16年5月和10月两次野外水质数据,综合应用空间分析和多元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艾比湖流域河水水质的季节性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流域大部分地表水的SO_4~(2-)、Cl~-和HCO_3~-浓度并无显著差异,水化学类型处于水化学类型易变的区域.但结合Piper图可以初步判断艾比湖周边的水化学类型为SO_4~(2-)-Na~+型,精河及博尔塔拉河为HCO_3~--SO_4~(2-)-Ca~(2+)-Na~+型,奎屯河为SO_4~(2-)-Cl~--Na~+型.流域水化学组成整体的自然起源主要受自身蒸发-结晶作用与以碳酸盐岩为主的风化溶解作用的共同影响,大气降水的输入作用十分微弱.10月河流部分地区受农业、工业等人类活动影响,说明人为因素对流域内的水化学组成产生影响.结果研究可以为艾比湖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3.
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氨氮时校准曲线的时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在主要试剂配制好后绘制了一条参考校准曲线。分别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绘制校准曲线,对当前样品检测结果与参考校准曲线代入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主要试剂未重新配制的情况下,用参考校准曲线计算的结果与各时期样品检测前绘制校准曲线的计算结果无显著差异。为减少校准曲线的绘制次数,可用参考校准曲线直接代入计算样品氨氮浓度。  相似文献   
974.
为提高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的准确度,通过实验研究了显色时间为5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的情况下对氨氮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纳氏试剂充分摇匀后,显色时间应控制在10~20 min。  相似文献   
975.
为探究施用不同肥料对红黄泥和河沙泥农田土壤中Cu、Zn、Pb、Cd有效态含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7种肥料(猪粪、鸡粪、紫云英、商品有机肥、磷肥、复合肥、化肥)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水稻幼苗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红黄泥中复合肥处理能显著增加Zn有效态含量,比对照增加57.0%,猪粪处理显著降低了Cu、Pb、Cd有效态含量,比对照降低22.1%、13.4%、20.0%.②不同处理河沙泥中Cu有效态含量变化不显著,复合肥处理显著增加Zn有效态含量,比对照增加23倍,化肥处理显著增加Pb有效态含量,比对照增加31.6%,施用复合肥显著增加Cd有效态含量,比对照增加30.6%.③红黄泥中商品有机肥、紫云英处理显著增加水稻根Cd含量,且紫云英处理效果更明显,比对照增加1.92倍,猪粪、鸡粪、商品有机肥、磷肥处理均降低了水稻秸秆Cd含量,且商品有机肥作用更明显,比对照降低58.7%.④在河沙泥中商品有机肥、紫云英处理显著增加了水稻根Cd含量,且商品有机肥处理效果更明显,比对照增加4.27倍,猪粪、鸡粪处理均降低了水稻秸秆Cd含量,且鸡粪作用更明显,比对照降低29.2%.研究显示,不同处理土壤中Cu、Zn有效态含量差异明显;磷肥处理能显著降低红黄泥中Pb有效态含量,猪粪、鸡粪、紫云英处理可显著降低红黄泥中Cd有效态含量,复合肥处理能显著增加河沙泥Cd有效态含量;猪粪、鸡粪处理均能降低红黄泥和河沙泥中水稻秸秆Cd含量.   相似文献   
976.
为了提高生物炭-壳聚糖复合微球对NOR(诺氟沙星)的吸附能力,以复合微球对NOR的吸附量为指标,考察了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壳聚糖脱乙酰度、戊二醛用量、交联时间、交联速率及生物炭热解温度对复合微球吸附NOR的影响,并由均匀试验确定复合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壳聚糖脱乙酰度、戊二醛用量、交联时间、交联速率及生物炭热解温度对复合微球吸附NOR具有明显影响.制备复合微球的关键影响因素是生物炭热解温度、戊二醛用量和交联速率.吸附NOR的复合微球最佳制备条件:生物炭热解温度为300℃、生物炭与壳聚糖质量比为5:1、壳聚糖脱乙酰度为77%、戊二醛用量为80 mL、交联速率为150 r/min、交联时间为3 h.此时,复合微球对NOR的吸附量为9.51 mg/g,且具有较高的耐酸溶性和机械强度.研究显示,复合微球能够高效吸附NOR,并且吸附后容易分离,具有修复水体污染的潜力.   相似文献   
977.
为优化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污染土壤热脱附尾气的处理效果,采用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含DDTs(滴滴涕)的热脱附尾气,控制进气中的ρ(DDTs)为2.873 mg/m3,考察了载气φ(O2)、等离子体温度、载气湿度和脉冲电压对DDTs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了O3在降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当氮气/氧气混合载气中φ(O2)分别为0、3%、6%、10%、21%和100%时,DDTs降解率分别为80.1%、76.5%、78.4%、81.1%、88.8%和94.6%,ρ(O3)分别为0、0.20、0.25、0.40、0.99和1.93 mg/L.随着φ(O2)的增加,ρ(O3)逐渐增大,除氮气气氛外,DDTs降解率均逐渐增大,当φ(O2)超过10%时,DDTs降解率较氮气气氛下更高.p,p'-DDD降解率均为100%,p,p'-DDE和o,p'-DDT的降解率随φ(O2)的增加而增大.氮气气氛下p,p'-DDT降解率高于低浓度氧气气氛,除氮气气氛外,p,p'-DDT降解率随φ(O2)的增加而增大.②当等离子体温度分别为80、100和150 ℃时,DDTs降解率分别为88.8%、83.2%和56.3%,ρ(O3)分别为0.99、0.65和0.35 mg/L.当载气湿度为0、1.0、2.7和20.5 g/m3时,DDTs降解率分别为88.8%、81.6%、68.6%和30.0%,ρ(O3)分别为0.99、0.73、0.56和0.32 mg/L.随着等离子体温度升高、载气湿度增大,反应器内ρ(O3)逐渐减小,DDTs降解率也随之降低.③DDTs降解率随脉冲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当脉冲电压为24 kV、脉冲频率为50 Hz、等离子体温度为80 ℃、气体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为10 s时,DDTs降解率达86.9%.研究显示,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热脱附尾气中的DDTs.   相似文献   
978.
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现状概述与标准化建设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地震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典型防震减灾科普与宣传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从传统媒介资料、网站、新媒体三个大方面分别入手,以使用者的角度对于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的现状概要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对于传统媒介资料,主要从内容、资料整理与分类、形式、管理几个角度进行问题分析;对于网站,主要从网站设计、平台推广、内容、网站建设与管理几个角度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新媒体,主要考虑内容、渠道选择和运维的相关问题。针对前述的问题,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9.
分析了自《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以来,在项目竣工时环保自主验收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环保意识、验收周期长、信息公开不到位、第3方技术服务市场不规范等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包括强化后续监管、加强责任意识、规范第3方服务机构等举措,以保证建设单位的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工作开展的更加规范、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980.
活性污泥系统处理苯酚废水的生物强化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性能测定观察到,菌株Candidasp.对苯酚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因此选取来作为生物强化试验的模式菌株.通过不同接种量、不同苯酚初始浓度的比较实验,发现随着菌体加入量的增加,活性污泥系统获得的生物强化效果逐渐增强,随着初始底物浓度的增加,活性污泥系统的生物强化效果逐渐减弱,同时通过20d的长期实验发现,强化效果没有随时间减弱,而且比单独活性污泥系统经过20d驯化所得的降解能力高60%.图4参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