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1.
对中荷战略环评中公众参与的法定程序、机构、内容、参与主体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借鉴荷兰的经验,我国战略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中应进一步细化参与的时机和过程,统一技术规范或标准,建立起全过程的监督评估和协调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13.
朱源  张磊 《环境保护》2011,(8):33-34
什么是新兴环境基础设施 环境基础设施,是基于环境保护目的设置的基础设施,包括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它的首要特点是环境公益性,建立和运行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提高居民生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综合暴露风险模型评价贵州草海湿地水鸟群落的重金属暴露风险,并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图层叠加分析确定暴露风险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草海水鸟栖息地土壤中As、Cd、Cr、Ni、Pb、Zn的均值含量均超过贵州的土壤背景值,As、Cd、Cr、Pb、Zn在浅水沼泽、草地、耕地和水沟4种生境植物中均呈污染水平,As、Pb在水鸟肉食性食物鱼样中超标.草海水鸟主要对Cr、Pb、Zn存在暴露风险,在不同食性水鸟食物摄入途径不同则对重金属的暴露风险不同.在不同食性的代表性水鸟中,Pb在食植途径对针尾鸭、斑头雁,在食土途径则对白鹭暴露风险最高.Cr在食土途径中对3种水鸟暴露风险都较高.而Zn主要在食肉途径对白鹭、斑头雁的暴露风险最高.综合评价表明,代表肉食性水鸟的白鹭和代表植食性的针尾鸭的重金属潜在危害风险为高风险,代表杂食性的斑头雁为中风险.以水鸟栖息区域的潜在危害风险来看,双河、胡叶林、王家院子周边和邻近威宁县城城区的区域达到了高风险水平.建议重点监测肉食性水鸟群落的健康状态,优先治理和防控Cr、Pb、Zn重金属污染物以及污染高风险区域,采取科学合理的人为活动限制和污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法律法规草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立法环境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最高层次。美国、欧盟、世界银行和我国在立法环境评价领域都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有效的经验。我国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国国情,积极开展立法环境评价,灵活处理立法评价和立法环境评价的关系,构建立法评价和立法后评估的联动机制,注重环境管理能力的建设和提高。立法环境评价既要评价国内法,也要关注国际条约,既要将公众参与作为强制要求,也要将其作为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野营拉练,展翅亮剑;寒冬腊月,铸就精钢。元旦的喜庆还未散尽,一股"战味儿"悄然来袭……1月2日,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三明支队百余名指战员闻令而动,打响新年度开训"第一枪",组织开展30公里野营拉练。队伍穿梭在蜿蜒道路上,步履铿锵、歌声嘹亮、口号震天,成为一道独特的蓝色风景。用脚步丈量青春士气高涨,迎着朝阳出发。即使沐浴在冬日的阳光里,寒风来袭也带着阵阵凉意。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已经构建出了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的框架,但仍存在全过程环境管理力度不一致、各管理环节衔接性较差等问题。本文以加拿大某制糖厂的环境许可为案例,分析了其主要内容及全过程管理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在全过程管理的主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环境报告详尽等方面。结合我国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份环境许可对应一个监管主体、细化企业环境责任、提高企业环境表现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甘青新三省(区)重点开发区面临的草原超载退化、自然景观和林草植被遭破坏、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风险及持续加剧的生态风险,提出"兴水于文、涵水于山、节水于业、储水于漠"四大防控区域中长期生态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在推行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而环评与排污许可证两个行政许可之间的关系,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丹麦在环评和许可证融合管理上的经验以及美国在环评和排污许可证衔接管理上的做法,得出对我国的启示:明确环评和许可证在项目环保管理中的功能定位和分工,探索许可证和环评在实践中的融合管理,强化环评和许可证管理的双向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