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30篇
综合类   172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1.
采用Fenton试剂对含分散红E-4B和活性艳兰KN-R染料组成的模拟印染废水进行氧化处理,考察了H2O2和Fe2+浓度、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在H2O2投加量为5.0ml/L,Fe-SO4.7H2O投量为1.1g/L,pH为3,反应25min后静置5min的条件下,初始COD为700mg/L,色度为1200倍的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5%,脱色率达97%。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对该废水可以起到很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12.
高分子固体废物基活性炭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别以3种高分子固体废物,即轮胎橡胶、聚氯乙烯(PVC)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为原料,利用KOH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对2种有机染料(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吸附、解吸行为,同时探讨了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表面活性剂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VC和PET基活性炭比表面积分别为2 666和2 831 m2.g-1,中孔容积分别为1.06和1.30 cm3.g-1,15 min内对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8.5%和97.0%、99.5%和95.0%,且Langmuir模型拟合的染料最大吸附量均超过2 mmol.g-1,显著高于商业活性炭F400.Langmuir模型比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地描述2种染料的吸附行为,说明吸附以表面单层覆盖为主.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表面活性剂对染料吸附均有较大影响.制备的高分子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强于甲基橙,2种染料均不容易发生解吸.实验结果可为高分子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制备经济高效的碳质吸附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13.
在对某电厂一台420t电站锅炉检验过程中,发现该锅炉水冷壁管存在结垢现象,水冷壁管垢下腐蚀会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造成影响。通过均匀腐蚀失效试验、氢脆腐蚀失效试验确定其腐蚀原理,并对其腐蚀速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14.
介绍污泥循环混凝沉淀工艺的流程和原理,其核心设备涡流反应沉降罐集加药、混凝反应、沉降、污泥回流、污泥排放于一体,混凝沉降效果好,出水稳定,确保后续工艺设备的安全运行。以长庆油田采气一厂为例,分析污泥循环混凝沉淀工艺实施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循环混凝沉淀工艺,沉降污泥含水率降至90%,污泥减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15.
发生于延安市甘泉县马岔沟的黄延高速公路14标段的滑坡灾害,滑坡体小但灾情严重,造成19人死亡、2人受伤。滑坡体滑向285°,滑动块体长约12 m,宽约10 m、厚约3 m,体积约360 m3,为一小型黄土滑坡。调查发现,滑坡体位于黄土沟壑区,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后缘有一长大裂缝,为古滑坡体的一部分。形成原因主要是高陡边坡的存在,加之滑坡体上部储水设施引水管漏水,长期浸润,导致滑坡体含水量高达31%以上,最终形成一个规模小、滑距长、速度快的飞跃式滑坡,滑坡体直接砸在坡脚下的工棚上,致灾严重。提出了加强黄土沟壑区工棚、建筑工地选址论证和地质灾害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216.
史晓丹  李勇  李大鹏  王忍  邓猛  黄勇 《环境科学》2015,36(5):1622-1629
以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借助Rhizon间隙水采样技术、Unisense微电极技术,解析了物理扰动和摇蚊幼虫组合扰动下,沉积物微环境及微界面特征对物理扰动强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高强度物理扰动下(240 r·min-1),溶解氧渗透深度(OPD)达到12.1 mm,远高于低强度(60 r·min-1)的3.8 mm.沉积物总氧气交换速率(TOE)、TOE与DOE差值、ORP、溶解氧渗透深度(OPD)、DO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等均显示了与物理扰动强度正相关趋势.沉积物中p H增加的区域和幅度及Fe2+减小的区域和幅度也显示了相同响应规律;在沉积物表层0~6 cm范围内,相同深度沉积物的含水率、孔隙度、总微生物活性均随物理扰动强度增加呈递增趋势,并对物理扰动强度的响应程度随沉积物深度递增逐渐减弱.这暗示了物理扰动胁迫摇蚊幼虫构造更深和更多的廊道,进而从垂向的角度改造了沉积物微界面和微环境.  相似文献   
217.
218.
以焦炭为载体,Na2SiO3为粘结剂制备了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制备该光催化剂的最佳条件,研究分析了该催化剂在紫外灯辐照下降解亚甲基蓝染料废水的效果及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煅烧3h,粘结剂浓度为20%wt,煅烧温度为400℃时制备的负载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降解效果最好,达到80.88%。  相似文献   
219.
我国东南丘陵区化肥和农药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分省和典型地区化肥和农药使用情况对比,结合实地调查采样的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不同尺度上分析了我国东南丘陵区化肥,农药扩散污染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浙江,广东和福建3省化肥和农药施用量较高,引起的扩散污染也较为严重;广西,湖南,海南和江西4省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还不高,但近期有迅猛上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220.
研究以碳纤维毡为阳极,采用不同的表面改性方式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产电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塔菲尔曲线(Tafel)和慢速扫描循环伏安法(SSCV)研究了碳纤维毡表面经不同改性处理后作为阳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碳纤维毡经丙酮浸泡(CZ—C)和热处理(CZ-H)后,最大输出功率从763mW/m2上升到896mW/m2,提高了17%;电化学测试证实碳纤维毡热处理后阳极交换电流密度提高,且氧化峰电位正移、峰电流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