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4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4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MCC制备及除铜去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L-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酰胺化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重金属捕集功能的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2-氨基-3-巯基丙酰壳聚糖(MCC)。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MCC的最佳制备条件,对其除铜性能进行了全面探讨,并对絮体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MCC具有除浊和捕集重金属离子双重功能,形成的絮体量较大、沉速快,出水水质好,重金属回收率较高,残渣稳定,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絮体分形维数越小,空隙越多,除铜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2.
超声波诱导降解甲胺磷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报道了功率超声诱导化学降解低浓度甲胺磷农药模拟废水的新方法.考察了声强、辐射时间、介质温度、初始pH值、外加Fe2+或H2O2等因素对其超声化学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甲胺磷水溶液的初始浓度为1.0×10-4mol.l-1, pH0为2.5,介质温度30℃,Fe2+加入量为50mg.l-1,溶液中充入氧气饱和,经80W.cm-2功率超声辐射2h,其CODCr平均去除率达99.3%,甲胺磷的平均降解率为99.6%.  相似文献   
33.
本文在分析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建设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景观等方面分析了施工期和运营期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新型高能量密度的含能材料DNTF合成的废水特性,对合成工艺过程中的污染源进行了分析,对合成过程的实际废水COD、BOD、Cl-、SO24-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DNTF为多步有机合成产物,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水可生化性差。可通过超声空化、铁微电解、吸附等预处理提高可生化性。废水的含盐量很高,对生化影响较大。鉴于废水的酸性很强,用其生产絮凝剂,可以实现以废治废。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生活用煤汞含量水平,分析生活燃煤给当地环境空气中ρ(Hg)带来的影响,使用Lumex RA915+/M测汞仪,现场在线监测了北京市大兴区46户居民家庭燃煤炉口上方空气和村庄环境空气中的ρ(Hg),并对民用蜂窝煤及煤渣样品中的w(Hg)进行了实验室分析. 结果表明:燃煤炉口上方25 cm处空气中ρ(Hg)为20.4~4 583.5 ng/m3,平均值为823.9 ng/m3(n=46);村庄环境空气中ρ(Hg)为5~13 ng/m3,高于当地背景值(1~3 ng/m3);民用蜂窝煤样品中w(Hg)的平均值为326.6 ng/g(n=46),显著高于我国工业原煤中w(Hg)平均值(约150 ng/g);生活燃煤汞排放率达到99.76%,高于电厂等工业燃煤汞排放率. 鉴于生活用煤多为富汞的劣质煤,其w(Hg)及汞排放率远高于工业用煤,并且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为直接,因此,生活燃煤造成的汞污染问题应得到更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3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实施,流域水资源、能源、生态安全作为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基础动力和约束性要求,三者形成互为基础、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有机整体.本文构建了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概念模型,评估了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生态系统质量、碳排放并揭示了其驱动因素,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之间的纽带关系,构建了黄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系统协同增效战略体系.结果表明:(1)2021年黄河流域水资源严重超载,除青海省和四川省以外,其他7个省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很小;同时流域生态系统敏感脆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极度、重度敏感区域面积占比共计5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较重要区域面积占比共计63.2%. 2005-2021年黄河流域CO2排放量上升,但排放强度总体下降,青海省、甘肃省和山西省CO2排放强度下降明显.(2)自然生态本底脆弱、天然河川径流量减少、供水量平稳耗水量增加、用水结构不合理、上游用水效率不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敏感、水资源超载、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3)黄河流域水...  相似文献   
37.
电气防火及灭火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德迟  Peng Dechi 《安全》2006,27(4):25-26,30
介绍了工厂电气火灾的种类,分析了各种火灾发生的起因,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防范措施,最后提出了电气灭火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8.
本文论述了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前期设备选型及招标工作的重要性;具体介绍和分析了设备选型及招标过程中容易出现或被忽视的问题,并提出了做好设备选型及招标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9.
赵夏婷  李珊  王兆炜  谢晓芸 《环境科学》2018,39(9):4105-4113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EEMs)并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分析黄河兰州段水体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的组成、空间分布以及来源.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水体CDOM可能是由芳香性结构的小分子组成,解析出的4个组分中,类蛋白质(1个组分)含量最多,占总荧光强度的51.06%,类腐殖质(2个组分)次之,占36.74%,非类腐殖质(1个组分)最少,占12.20%,类蛋白质组分和类腐殖质组分来源不同.CDOM属于"类蛋白质-类腐殖质"复合主导型,以生物来源的类蛋白质为主.从上游到下游河段,CDOM的空间分布格局大体有一个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过程,其趋势主要受到类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类蛋白质的含量受到了居民/商业污水排放、河岸及水上餐饮、娱乐设施、船舶运输以及少量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等各种高强度人为活动干扰.黄河流经兰州市受到了一定的内源污染,建议对黄河兰州段水体进行内源污染的控制.  相似文献   
40.
钻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些疾病的发病率亦与环境中钻等微量元素的含量相关。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分析测定土壤中痕量钻的含量对于土壤污染调查具有切实意义。我们采用2-(5一澳一2一毗吸偶氮一5一二乙氨基酚(5-Br-PADAP)作为显色剂,在PHZ.5~7.0时与CO‘“生成蓝紫色配合物,用Zn-EDTA掩蔽Co‘”离子,显色后再加盐酸将除钻以外的配合物破坏,最后在590urn处测定钻配合物的吸光度。此法灵敏、简便、选择性好,可用于环境土壤及海洋的污染调查。1材料和方法l·l实验材料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